从我出生到现在一直住在朝阳区,看着她飞速的变化,我也一天天长大,结婚、生子,快乐地生活。 朝阳的变化可谓是天翻地覆,无处不在。有时走在街上,见物见景,偶有所动,想回忆起她原来的模样,但大都是沧海桑田,却是一些拾不回的记忆了。那些老街、早点铺、五七理发店……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记忆中模糊了。 家离日坛公园很近,步行三分钟即到。公园几经整修,变化很大。从它的变化就可见朝阳区巨变之一斑。1976年我们家搬过来的时候,日坛公园还是大门敞开,只有几座古建和几棵参天的古树。不收门票,放了学,几个小伙伴就玩起了“攻山头”。冬天,我们都穿着棉衣,我还戴了一个爸爸单位发的狗皮帽子,进攻开始了,“土了喀”在耳边呼啸…… 那时的公园景象还很荒凉,记得在现在的“主峰”脚下,有个砖砌的乒乓球台子,一边的地是平的,另一边有一个大坑,下雨天积水,要想玩需落上几块砖,且脚不能移动,就这样还是每天有人排队。夜晚,寻找树丛草木中的恋人,是我们那时的探险活动,所以特别理解恋人的胆量最大,哪里黑去哪。但一般逃不过我们这些“小捣蛋鬼儿”的眼睛,每天记数,有时还要搞一些恶作剧。 有一天,日坛公园贴出了告示,门票3分。有人把守大门了。这对于我们这群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来说,不但不是什么困难,反倒增加了一份“勇闯难关”的乐趣。先是翻墙,看看四周没人,一跃跳下,对于年少的我们,围墙的高度可并不算矮,还真需要些勇气。后来不知道是谁发现,在公园西门靠北的不远处墙下有一个洞,可以一个人钻过去,我们都讲好不要告诉别人,但不久这个洞就大了许多,终于被公园的管理人员发现,补上了。其实翻墙和“钻洞”虽大多无事,可也有个别“走麦城”的,让工作人员抓住教育一顿的。 3分钱的门票没过多久,改成1毛了。我们只有在放学时在公园外转转,看看里面有什么变化,过节时免票,进去了,变化了些,那个乒乓球台拆了,并没有建新的。 从3分、一毛、一元到现在的免票,公园里还真发生巨大的变化,我的生活也变化了,现在带着儿子在公园玩了。站在坛西门的古柏下,我对儿子说,我爬上去过,儿子用质疑又羡慕的眼光看着我,说:“怎么可能?这里有这么高的栏杆。”我说:“真的,我上去过。”其实那时还没有高高的铁栅栏。 我们沿着新修过的小路上了我儿时的“高山”,那座日坛“主峰”。站在亭子下,清风徐徐,不远处亭榭之中飘来的京剧、昆曲,虽不致极,但却也点缀得恰到好处。不知何时宰牲亭的戏迷们迁走了,那是我开始对京剧着迷的所在,那些戏迷们都是我的启蒙老师。南面是一池碧水,石舫仿佛在水中荡漾,这里融合了江南庭院的湖光山色和古朴典雅的北方园林风光。湖畔倚建古色古香的水榭、画舫、小亭,湖的南北架以曲桥、拱桥。湖边围绕蜿蜒迂回的小路,有曲径通幽之趣,登山峭壁眺望,山水融为一体。 向东面,楼宇林立,仿如海市蜃楼,缥缥缈缈,这就是著名的CBD中央商务区。 一群鸽子天上盘旋,哨声是那么亲切,偶又回想起,儿时见大雁南飞,吃槐树花的时候,那时我和儿子现在一般大,我所能想像的、没想到的,现在都实现了。未来会更好。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23 , Processed in 1.08683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