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1902-1988),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后回到北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代表作品有《边城》、《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等。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大、小羊宜宾胡同,因“五四”运动而闻名遐迩。1919年5月4日,为抗议巴黎和会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华特权的无理决定,北京学生和市民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愤怒的游行队伍,就是从大、小羊宜宾胡同进入赵家楼胡同,火烧曹汝霖住宅赵家楼的。1923年,从苏俄开会归国的共产党领袖瞿秋白,曾住进过这条胡同其兄瞿纯白的寓所,并在这里翻译了《国际歌》。 小羊宜宾胡同三号,曾是著名诗人邵燕祥母亲家的宅第,后成了《人民文学》杂志的办公地址。《人民文学》是孕育王蒙、李国文等作家的摇篮,也曾是吞没他们的泥潭。因《人民文学》发表了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改造》,两位年轻的作者王蒙和李国文初露峥嵘,便被打成右派开始漫长的蹉跎岁月。同他们一起落难的还有批准编发这两篇小说的该杂志负责人秦兆阳。《人民文学》杂志迁走后,这里改成中国作协干部宿舍。葛洛、黄秋耘、秦兆阳、张天翼等作家风云际会地住进三号。 “文革”后期,被美学家朱光潜认定“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从文与老舍”之沈从文,也曾蜗居小羊宜宾三号,住在前院东厢房南面的一间斗室。这位苗族作家,虽有中国莫泊桑和契诃夫之称,却一直被忽视、被误解,甚至被封存的厄运。但他在被迫远离文学之后,却因致力于中国古代服饰和文物的研究,同样取得同文学一样的斐然成就。他为之耗尽后半生心血的巨著《中国服饰》,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而被人称颂。 沈从文对中国服饰的研究,是当时周恩来总理认可的。第一个试点本,还得到康生的题签,郭沫若写了长长的序。后因“文革”被搁置。令人痛心扼腕的,是沈从文多年收集的工具书和亲手抄摘的上千文献卡片及多方面积累、十分难得而有用的图像资料,在倏然而至的动乱中毁尽。 “文革”后期,沈从文重新编撰此书时,他将再度搜集到的几十万实物图像资料,与他自己一起塞进一间局促的小屋。沈从文对能重操旧业,感到十分满足,“在小小的房间里,大约一尺五寸桌面空间,还能交叉进行这些工作,真应说是‘老天保佑’”了。为了方便工作,经他多次申请,才搬进三号院那间小房。沈从文每天都在这里吃完午饭,然后提着装好晚饭和明天早餐的饭盒,匆匆赶到很远的“工作室”,通宵达旦地工作。一次我在胡同口碰到七十多岁的沈老,见他苍白的脸上,戴着玳瑁近视镜,有点佝偻前行的样子,不禁心有戚戚焉。就是他这老迈羸弱的肩头,支撑着浩大的文化工程。《中国服饰》的横空出世,体现着一种更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丰厚的文化承载。 1978年4月,我与住在南小街的军旅作家王愿坚,一同去三号看望沈老。他正从小屋走出来,和煦的春阳,照着他飘飞的白发,满脸的超然淡定。待到5月,沈老已乔迁到前门东大街三号,结束了“快40岁了的孩子夫妇由四川回来探亲时,照例还得‘摊地铺’睡觉”的窘境。1985年6月,沈老定级为正部级研究员,享受正部级待遇,又迁居到崇文门东大街22号高干楼五居新房,与我们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女作家韦君宜比邻。可惜的是84岁高龄的沈老,已再不能妙笔生花了。那座留下他匆匆步履的、见证他诞生《中国服饰》的小羊宜宾三号,也在建作协宿舍大楼时,悄然消逝。 几年前,我曾与王蒙先生一起去给住进这座大楼研究鲁迅的学者、我的大学老师王景山教授贺寿。归时,久久徘徊在面目全非的小羊宜宾胡同,怅然若失……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9:10 , Processed in 1.07347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