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东四九条的雪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段文辉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父亲单位分房,父母觉得劲松远,就放弃了换楼房的机会而选择了位于东四九条的平房。

    东四北大街往北,头条到十条,基本都是明清老北京胡同的格局,胡同东西走向,两侧整齐地排列着大大小小的四合院。我家的这处房子位于东四九条胡同靠西口路南,原来是一个很大的院子,有标准的如意门楼,由于堆满了旧家具和自行车,原本宽敞的过道显得很拥挤,从规模上看,这里原来应该是一个两进的院子,院内的房子大多都陆续翻盖过,这从砖的颜色和规格上就能看出来。我家住的是二进院子里的东房,这儿一溜儿五间被分为了四家,我家住在中间的一间半。

    一到冬季,父亲早早就把炉子给安上。数九寒天,屋里必须得生火。生炉子不仅能让屋子暖和起来,还有就是烧水和做饭。

    每当夜渐渐地深了,当看书正看到昏昏欲睡的时候,屋外窗根儿煤棚子的瓦口铁上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雪开始下了。

    早晨起来,一拉开窗帘就能看到美丽的冰窗花。推开门,房上、地上,连树枝上都白了,胡同的灰墙灰瓦都被银装素裹了起来。当家家户户的房门里开始有了动静,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扫帚铁锹把自己门前的积雪扫干净,不大工夫,院子里就出现了一条蜿蜒的小路直通院门。

    胡同里是有专人负责扫雪的,大竹扫帚刷刷地把雪扫向街边的树坑里,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里曾经这样形象地写道:“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只是不同的是,这里的灰土变成了白雪。

    1990年的冬天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那年整个寒假我基本都是在九条过的,一个雪后的晚上,正在北航上大三的表弟忽然来找我,说准备退学去海南经商,这让我很震惊。来的时候,表弟在胡同口的小卖部买了一大包用报纸包着的炒花生米,我把炉子捅开,把花生米摊在炉盖上烤着。早先父亲曾凭抽到的白酒票平价买了两瓶好酒,放在写字台的柜门里好几年了。我打开了一瓶带着塑料纸封口的五粮液倒在一个大搪瓷把儿缸子里,哥俩儿围着炉子,就着花生米,边吃边喝,我们聊了很多,从学校的处理到家长的态度以及各种可能的后果都谈到了,那个晚上我们都喝多了,第二天表弟就向学校递交了退学申请。如今表弟已经开了自己的公司,几乎每年春节都会回北京过,哥俩儿也一定会再喝点酒,每次花生米是必不可少的,但表弟总说,怎么也找不到那个冬天在东四喝酒的味道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了东便门附近一家工厂。每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同班组的几个老师傅总要聚在一起去吃顿涮羊肉,有一年的初雪正好赶在春节期间,由于各家地方都有限,我提议到东四九条我那儿去聚餐,还是涮锅子。刘师傅负责买羊肉片,付师傅准备烧饼调料,白酒和下酒菜儿是胡师傅的差事,我提供场地和火锅。当一切准备停当,大家围坐在哗哗作响的火锅前,喝一口温热了的二锅头,咬上一口火炉子上烤着的烧饼,再赏着窗外纷飞的大雪,那种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前几年修地铁五号线,九条西口的好几个院子都拆了,我们院也被拆掉了大半,只剩下院子东边这溜儿房孤零零地保留了下来,我家的屋子也按照老房子的规格重新进行了翻盖,炉子早被电暖器和空调取代,但屋里的老物件基本都留了下来,木床,方桌,包括那个紫铜火锅。

    我心里有个想法,等到新年第一场大雪来临的时候,邀上三五好友,再回一次老宅,再来一次涮锅子,再体味一下曾经的东四九条的冬天和这里曾经的雪。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0 17:15 , Processed in 1.10850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