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崔勇的小书店之前,我一直以为热爱老北京文化的“铁杆粉丝”们都是一群上了年纪的北京土著,他们对于“老北京”的一物一景烂熟于心,逢周四就往报国寺跑,买点老物件,以满足自己那怀旧的情绪。可小崔是位八零后,居然也粘在了大栅栏这么个地界,钻进廊房二条开书店,而且专门收集和老北京有关的资料书籍。有关北京的史料文献达数万册之多,在他这儿,您连旧北京各个时期的地图,像清代石板印刷的《京师城内首善全图》,民国时期张恨水审定的《北平旅行指南》都能翻到。而且,您没听说过的前门大栅栏过去的故人旧事,崔勇都能娓娓道来,着实把我给“惊着了”! 大概是在2009年初秋的季节吧,我去大栅栏的同仁堂给一位老师抓药。从同仁堂出来,突然想到,一晃至少有十余年没来大栅栏闲逛,何不借此机会“到此一游”。眼前就是廊房二条,于是决定“钻胡同”。 不钻不知道,原来,这“廊房二条”的胡同竟是如此的窄,要是赶上三五成群的旅游者队伍,就要出现“摩肩擦背”的场面了。胡同里一溜的老房子,大多开的是饭馆,正是吃晚饭的点儿,各家跑堂的正门里门外此起彼伏地吆喝着,招揽着来来往往的客人。再往西走,人声渐尽,竟然出现了一家小书店,店名古色古香——正阳书局。我被门口放的一大箱子旧书给吸引住了,顺手拿起一本随便翻了翻,书店掌柜的这会儿现了身,原来是位仪表堂堂的北京小伙子,长相斯文,可说话一点不含糊。我问他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吗,他说:“当然!世居六代,一直就没离开过这北京城!” “都拆了,才知道珍惜故人旧物!” 后来我知道他叫崔勇,祖上属官宦之家,崔勇的高祖崔师范曾为清代翰林,曾祖父还留洋海外,到祖父崔兴祖这一辈开始走下坡路。解放后,家中房产及家业交归国有,数口之家衣食所需全靠公私合营前自家经营的铁工厂的股息和变卖祖产来维持。 崔家老宅在琉璃厂附近的大安澜营胡同,是一座三进的院落,后来家道衰落,到了崔勇父亲那一辈,已经搬到了大栅栏地区的甘井胡同。小崔打出生就没离开过大栅栏地区。2007年甘井胡同拆迁,小崔那年二十四岁,突然要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胡同,搬到一个四周都是水泥板的楼房去,这种“变迁”让年轻轻的小伙子心中顿生出一种苍凉的感觉:“我家都拆了,我才开始意识到过去的一物一景,一砖一瓦是多么的宝贵,才开始珍惜它们。” 偏就在那会儿,小崔遇到了80多岁的薛老太太。这位老人家在解放前是崔家老宅的房客,连崔家老辈人的乳名都叫得出。薛老太太讲的崔家祖上的故事给了崔家后人一个震动:一个家庭都有那么多的故事,一个城市该有多少珍贵的往昔需要留住!小崔感慨:“过去见天儿地吃爆肚、炸酱面、玩虫玩鸟,每天都生活在‘胡同,院子’那种气氛中,也没有想过应该让自己的长辈讲讲过去的事情。” 听薛老太太讲了自家的故事,小崔竟有了“寻根”的愿望,他跑到北京档案馆去查找崔家过去的户籍档案记录,对于祖上老宅的旧貌格局以及家庭成员情况都有了了解,这让他十分兴奋,也促使他做了一个更大的决定:收集与老北京有关的一切“记忆”,特别是与大栅栏的一街一巷、一店一铺有关的文字和资料,都成了他猎取的宝物。 “我那时就琢磨我应该以什么姿态出现在这里?”小崔慢慢开始买书,周四半夜逛报国寺旧货市场,有时也跑拍卖会,总之,动静越来越大,计划也变得越来越具体:就在这廊房二条开家书店,与更多热爱北京的人们分享旧京城的资料和物件,用这种方式把老北京留住! “做胡同里的一盏小路灯。” 说到自己开办的正阳书局,崔勇没有什么炫目的口号,“存在就有意义。”他只希望这小小的书店能“成为胡同里一盏小小的路灯,给行人带来些许光亮。” 2009年4月,正阳书局算正式开业。当时的小崔心里还是挺忐忑的,因为毕竟是一方店主了,要在一条商业街上做弘扬文化的事情,做这真金换白银的买卖,靠卖老北京的书来维持书店的生存,特别珍贵稀少的书籍、史料文献还不能卖,只能作为书店的藏书提供给客人参考阅览,真不是轻松的活计。 小崔也有各种压力,毕竟,辞了体面的工作开家小书店,在不少人眼里也不算是风光的事情。“为了支持我,当时姑姑送了我一辆电动自行车,我就骑着它去进书,驮书。那时出来进去的我都把帽檐儿压得低低的,不好意思被人认出,但老街坊邻居的还是认出了我,说,‘呦,那不是小勇吗?怎么捣腾起书来了?’” 2010年冬天,用小崔的话说“特惨,特冷”。天气太冷,生意清淡,白天黑夜都守在店里的小崔连空调也舍不得开,就为省点钱多买些书。另外,自己做饭洗衣,连逮耗子都成了小崔的必修课,“这是关系到书店‘生死存亡’的大事,耗子要是把旧书都咬了,那娄子可就大了!” 困难归困难,书店是一天比一天红火。红火的原因是因为它不仅仅是家书店了,小崔已然把它办成了一个道场,或曰平台。吸引来的自然是“志同道合者”,“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感动的事情常有发生。” 小崔给我讲了他卖出第一本书的故事。 刚开业时店里的书没有现在多。有一天,来了一位老奶奶,很显然,她是在儿子陪同下逛前门大栅栏来的,但遗憾的是今天的前门大街已是如此陌生。路过正阳书局门口,也许老人试图在这里找到点旧日的气息,她将王永斌老先生写的《话说前门》捧在手里,当她知道这书的价格是25元时,失望地放下了。老人离开的背影,这忆昔抚今的一幕,让小崔有些伤感,他毫不犹豫地把书拿起放在老人家手里说:“这书您收着,就算是我送您了。”小崔说,这本书真的很珍贵,里面有前门地区建志以及早年这里的商业形态介绍,老人家显然也是看重这一价值,才爱不释手。小崔说,自己是被老人家对老北京的这份爱感动了。 小崔告诉我,大部分光顾正阳书局的老北京都是五十上下的人,“他们不一定都是嗜好读书之人,他们其实是想用眼睛触摸一下那看一眼少一眼的北京城”。还有一些喜欢收藏的北京人,他们也来这里找货。小崔视他们为自己的同道,“只要是老北京、爱北京,站在这里都是掌柜的!” 上门来查找老北京历史资料的也不乏外国学者。小崔告诉我,连外国人都在研究大栅栏的过去,咱们作为北京人真该把自己家门口这点事弄清楚。让小崔感到自豪的是,社科院的专家也来他的书店查找资料,了解以前大栅栏这一带商业店铺的情况。 小崔告诉我,他店里有一部分书和资料属个人收藏,不卖,但他准备开设一家网站,在上面出书目,将这些书的出版年代、著作单位等等内容都展示出来,如果社会人士有需要,他可以提供。崔勇一门心思要把老北京的晨夕往事、各等京城人物的过往经历感受,都在网站上记录下来,与热爱老北京文化的朋友们共同分享。 听小崔讲故事 讲前门大街大栅栏地区的故事,是小崔的拿手戏。但凡去过正阳书局的客人,不可能错过这精彩的一幕。 小崔讲故事,那是张口就来的,说不完道不尽的。 那天,小崔跟我聊起已经拆了的廊房头条。他说:“您知道吗?头条过去主要是灯笼铺,灯局子(即前店后厂)。这胡同的东口原来有栅栏,上面有中英文对照的‘廊房头条’四个字,说明这里作为商业街,在历史上已经国际化了,外国人也光顾。” 由头条,小崔又说到二条:“廊房二条过去是珠宝一条街。有家叫德源兴的珠宝店,掌柜姓铁,叫铁宝亭。民国时期,上海有块天价的翡翠原石,没人有把握拿下它,铁家看了,二话没说就交钱拿走了石头。后来打开一看满堂彩,铁家因此而发了大财,由此人送外号‘铁百万’”。 除了卖书,小崔店里还卖北京艺人泥人韩捏的“兔爷”等传统工艺品。“您知道兔爷是怎么回事吗?”小崔一见客人要买,就立刻趋前问上一句。如果您不知道兔爷的故事,小崔当场就给您补上这一课,他说:“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不想让客人买回去一个泥疙瘩。” 我很好奇,二十几岁的小崔怎么知道这么多旧事。小崔说是平时常爱和隔壁的街坊——70多岁的郭大爷聊天。郭大爷打小就没离开过这一带,对这里的一切都太熟悉了。 听小崔说,郭大爷过去是老工美公司的职工,有做传统锦盒的手艺。对于郭大爷这种年纪的老北京来说,“坚守”是一件很悲壮的事情。他们蜗居在老平房里,过去冬天还要烧蜂窝煤,不仅是舒适度差,而且很危险。对于老年人来说,这里买东西不方便,子女也不在身边,取暖上厕所都是问题,“可许多老人仍然不愿搬走,是因为老街坊还在,他们念旧情,就这么一年一年的守着这条胡同,不厌其烦地对年轻人念叨着过去的故人故事。” 小崔感叹:老北京的故事太多了:人文的,自然的,历史的,商业的,这里的一花一草,一人一物,甚至一砖一瓦都有着属于它们自己的往事。小崔说,将来他想把自己能够收集到的这些故事都搬到网上,与大家分享。 谁能说年青一代不愿意亲近传统文化?听这年轻人从容地讲着自己的打算,让人打心里感动。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16 , Processed in 1.08524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