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四合院中美丽“三林”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彭俐

 林巧稚

林徽因

林海音

协和医院

东堂子胡同东口有林巧稚故居

林海音故居小院门口

  在一座城市的时间与空间的交叉点上有许多故事,行走便成为一种阅读。今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也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诞生100周年纪念日,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不远的上世纪初三位中国杰出女性的北京往事吧。她们在胡同四合院的生活朴素、美丽、充满智慧,而知性的劳动与体力劳动一样值得尊敬。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巧合,为雄伟古都增添许多魅力与柔情的三位女性都姓林,而且说不出她们中谁更知识渊博、才华横溢、妩媚动人。

  林巧稚、林徽因、林海音——曾经居住过的四合院都是无价之宝,因为没有伟大女性的存在就不会有伟大民族与国家。想象着、追忆着她们在胡同中优雅、自信的步履,在四合院的大槐树下、明月窗前醉人的风韵与谈吐,在动荡的年代为改变祖国命运而忘我艰辛地劳作……那是怎样一幅感人的京城丽人行?她们生命中璀璨的京华篇章证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在黑暗的岁月里有星,在苦难的大地上有花,在冷酷的世界中有爱。

  中华妇女绝不是柔弱的代名词,也不是闭塞的同义语;正相反,她们娉婷袅娜的身躯中拥有勇士的刚毅气概,她们明亮的前额中充满了天赋的聪颖与睿智,而她们博大的心灵里则埋藏着只有理想天国才会有的至情至性的仁爱与悲悯。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生生不息、永远不会衰亡,而且永远能焕发青春活力的一个美丽的秘密。在今天特定的日子里,让我们通过追忆美丽“三林”向所有女性读者问一声节日好。

  (林巧稚、林徽因都曾是人大代表)。

  林巧稚 让协和医院古建筑拥有美丽灵魂

  春节假日刚过,街上仍有残雪。

  90年前,在清朝豫王府旧址建起的老协和医院,一看就带有中国近代史的痕迹。它是典型的西风东渐的产物,其建筑形式、风格与气质,几乎完全不同于二三百年前的纯本土建筑,但中国文化艺术的气息犹存,这要归功于美国建筑设计师查尔斯·柯立芝。

  家住附近,常因感冒发烧到协和医院看急诊,却从未仔细欣赏这座中西合璧的典雅建筑,像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它是那么俊朗、沉稳、浑然大气,具有梁思成喜欢的传统中式大屋檐、汉白玉石桥、蔚蓝色的琉璃瓦和生动逼真的屋脊兽,同时也是西方现代工业的产物——钢筋水泥的依托物。但是,若没有人类伟大灵魂的附丽,再庞大、壮观的建筑物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在此劳作并奉献一生的医生——“万婴之母”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让我们眼前的这座古建筑拥有了人的灵性和灵魂。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为社会服务近60年之久,直到80高龄仍在撰写50万字的学术著作《妇科肿瘤》;更不是所有妇产医生都有幸像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那样——亲手接生50000多名婴儿。

  进了医院大门,只见一扇素雅的棕色木制屏风下,立着一座林巧稚半身铜像。青铜的质感使人感到岁月的流逝,面容的温婉、秀丽依然和煦如春。令我们如沐春风的,是她纯洁、仁慈、博爱的心地。只有从内心瞻仰并祭拜了拥有信仰和信念的美丽生命,我们才算真正进入了一个国家级救死扶伤的神圣殿堂。

  爱屋及乌,此时看到楼道里穿梭的每一位白大褂都很美。

  “请问林巧稚医生曾在哪个房间工作?”

  “她曾在妇产科工作,现在的妇产科在东边的新大楼,你去那边问问吧。”

  协和医院妇产科在新楼的八层。

  保安员是位年轻的、态度很和善的外地人,他不知道林巧稚是谁并不奇怪,毕竟林巧稚最早在这里工作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情。

  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一个基督教家庭的林巧稚,受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的父亲影响,13岁就成为基督教徒。她的仁爱之心,从小就在《圣经》故事的阅读中得到浸润和升华。谁说爱心不是一种强大的考场与职场的竞争力呢?

  ——1921年,20岁的林巧稚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预科时,在很重要的科目——英文考试现场遇到突发事件。一位女同学突然昏倒,林巧稚丢下还没有做完的考卷,冲上去救护。结果女同学被顺利送至医院,安然无恙,但林巧稚却耽误了答卷的宝贵时间,交了未完成卷。她本以为事情就这样了,因英语考试不及格而落选,可结果让任何人都感到惊奇。——她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监考老师提交了一份报告,告之原委。主要由美籍教师组成的校方董事会被她的爱心行为所打动,予以优先录取的优惠。——爱心惠人者必得恩惠。这是基督信仰的逻辑。

  1929年,8年协和医学院的学习结束,林巧稚成绩优异,获博士学位,开始在协和医院妇产科当医生,不久即成为首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

  保安员一听是北京日报记者,很礼貌地引我到办公室。

  “今年是国际劳动妇女节百周年纪念,林巧稚是妇女的杰出代表。今年也是林巧稚诞辰110周年,你们有什么纪念活动吗?”

  “纪念林巧稚,每年都有活动啊。我们去年办了讲座和演讲比赛,她的生日在年底,今年还没到时间呢。”

  林巧稚当年上班路程不远,她就住在离协和医院一箭之遥的东堂子胡同。

  东堂子胡同位于东单北大街,由南向北,过了外交部街胡同,再往北即是。胡同西口75号,是蔡元培曾租住的老宅,有文物标牌“蔡元培故居”;胡同东口10号,便是林巧稚故居,未有文物标记。她曾在1941年日本人占领协和医院、全部员工被遣散时,在小院子里建起私人诊所,挂牌“医学博士林巧稚医师妇产科”。

  一位正闷头儿劈柴的老大爷起身说:

  “啊,林巧稚,那可是太早的事了。我在这里住了20多年,不大知道她啊。有不少人也来过这儿,都是来纪念她的。有人说她当年开的诊所不在这院子,在斜对面的一个小院,还过去看过。”

  ——在京城居住整整62年,终身未婚的林巧稚的生前遗愿,是将自己的躯体捐献给医学科学院。而我们却应该想到,尽量多保存一些有关她的有形的东西。

  林徽因 美丽国“徽”设计图案的一个成“因”

  比林巧稚小3岁的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是建筑学家、诗人。如果说林巧稚是中国第一位女妇产科学者的话,林徽因就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偏巧,她俩都是祖籍福建,都是早年迁居北京,都是曾在美国留学,当然也都是北京四合院的美丽住户。

  东总部胡同很好找,它就在建国门北大街上,站在其胡同西口向南望去,一两公里外就是清晰的北京火车站塔楼。但是,寻觅坐落于其子胡同——北总部胡同中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却着实有些麻烦,竟然花了两个小时才探明究竟。一对臂戴红箍的老年姐妹觉得我既可疑又可怪,一直在注意我犹豫不决、逡巡不定的行踪。

  林徽因生前至交——美国人费慰梅著《梁思成与林徽因》一书写得明明白白:“1930年秋天,林徽因搬到靠近东城墙的北总部胡同三号一处典型的北京四合院里。”但费慰梅误我多矣,如今北总部胡同已寻不见她所说的三号院。一位从事文物管理工作的朋友电话中告诉我是23号院,仍然找不到。其实梁、林故居是24号院,正对因“五四运动”而闻名的赵家楼,但整个院落已拆除殆尽,大多为断壁残垣,仅剩少许房屋,尚有人住。

  一位清秀女子自称住户:“梁思成和林徽因在这里住了7年。去年这里人来得最多,一拨儿接一拨儿,有不少是记者。那时哲学家金岳霖就住隔壁,有一小门开通,诗人徐志摩、政治学家张奚若、经济学家陈岱孙、考古学家李济、汉学家费正清夫妇……都是常客。现在没什么可看的,据说要保留旧址,按照已有的工程结构图重修,等照原样修好了再来看吧。”

  建筑学才女林徽因绘有院落平面图,这回派上了用场。

  林徽因是为建筑而生的,在加拿大和梁思成结婚的日期一反中国传统风俗,选择了单日——1928年3月21日,只因3月21日是宋代建筑家李诫的生日。李诫(1035年——1110年)曾编著《营造法式》一书,堪称古代建筑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而她在这个24号院给刚生下的儿子起名“从诫”,也是为追慕祖国的建筑先贤。或许是她的精诚所至,金石也为其开:1937年夏天她从北京四合院起程,随梁思成、莫宗江等赴山西省五台山考察古建筑,意外地发现建于唐代的佛光寺。是林徽因找到了石柱上标注的日期——唐朝大中11年、即公元857年,或是标注日期的石柱找到了她。

  我们都赞叹国徽设计的庄严、典雅、尊贵、美丽,在这美丽图案的设计中有林徽因的一份聪慧与才学。作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她曾参加了7人设计小组。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云纹图案设计中也有她的心血。作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她曾有颇有创意的修建“城墙公园”的设想。她还为挽救一度业态萎靡的景泰蓝传统工艺,而抱病与同行亲临工厂车间,设计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清新图案。在50年代初的《新观察》杂志上,登载着她描述北京古建筑的篇篇美文——《中山堂》、《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

  让林徽因享有可观知名度的不是她的建筑学识,而是她在四合院里创作的诗歌。

  研究现代文学史的人会发现,诗人林徽因的写作以四合院为起点,胡同四合院的生态环境最适合她敏锐、细腻的文学触角,最能激发她的灵感、点燃她的才华。这可以从她的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中得到印证:“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声点亮了四面风……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雪化后那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美人亦慷慨,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日子里,林徽因有机会和梁思成出国避难,但夫妻俩选择留守家园。同时,林徽因在贫病交加中钻研《二十四史》,协助丈夫写成《中国建筑史》。

  走出正月十五的北总部胡同,暮色深沉,烟花盛放时,我还在想“人间四月天”……

  林海音 使古都南城成为永久的美丽风景

  比林巧稚、林徽因小10多岁的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是记者、编辑、作家。林海音父母是台湾人,旅日经商,因此她在日本大阪出生,幼年随家人定居北京。她与两位“林姐姐”拥有类似的命运,皆为早年丧父(或丧母)。林巧稚5岁时母亲过世,林徽因21岁时父亲亡故,她本人13岁时父亲离去,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红颜薄命吧?

  林海音没有像两位“林姐姐”那样住在较为富有、殷实的东城,而是从1923年5岁时开始随父母住在贫民区较多的南城。正是这一地域差别,让她的生活积累格外丰富,在文学创作上获益良多,从而写出了感动几代人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并被翻译成英文、日文、德文出版。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由吴贻弓导演执导,获得多项国际电影节奖。

  打的到和平门外琉璃厂大街,下车,步行向西,至西口,便见南柳巷胡同。林海音曾经居住的晋江会馆(建于清初,今为40号、42号院)就在胡同深处。

  林海音去台湾少说也有六七十年了,但她的名字依然被居民们熟记。“您找林海音故居是吧?前面,不远就到了。不就是晋江会馆吗?没错!”

  说是晋江会馆,不过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四合院。不普通的是院子里的三棵挺拔、高大的槐树。京城一般的槐树不见高,只见宽,夏日里硕大的树冠浓荫蔽日,可这几棵槐树身形瘦溜,不去蔽日却想钻天揽日,有点儿气魄。

  西屋姓朱的大姐介绍说:

  “她家1931年搬到这儿,住北屋。不用缴房租,这会馆是福建和台湾籍人专用的。南屋王奶奶和林海音认识,她们自小在一起。1993年,林海音来过,在院门口和街坊照了相。她的小说《城南旧事》我也买了本,读了……她住在这里时还小呢,都叫她小名‘小英子’。她在这儿上小学、中学,直到找到工作、结婚……住了有10多年吧。”

  说起来,林海音还是我们报纸记者的前辈同行。

  晋江会馆斜对面,有座建于明代的佛寺——永兴庵,即南柳巷45号,现为民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是报纸批发站。每天清晨四五点已是人声嘈杂,常把睡梦中的小英子吵醒。这似乎预示着她长大要为报纸忙碌。

  1934年,16岁,考入成舍我先生创办的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因该校免收学费可减轻家庭负担,且有机会进报馆当记者。

  成舍我以私人身份开办的报纸——《世界日报》在属下新闻学校招生简章中声明:“冀图本身或其子弟,将来毕业后,能光宗耀祖,升官发财,则请千万勿误入此途。因新闻事业,最需要忠实勤奋,吃苦耐劳……”

  民间报人成舍我结识陈独秀、蒙恩李大钊,其办报宗旨明确:“使国民对于报纸,皆能读、爱读、必读,使他们觉得读报,和吃饭一样的需要,看戏一样的有趣,然后,国家的观念,才能打入最大多数国民的心中,国家的根基才能树立坚固。”

  林海音19岁担任《世界日报》记者,负责报道妇女新闻。

  多年的记者生涯使她的文笔更加灵动、鲜活。她说“家是看不厌的”,哪怕它再穷、再旧,四合院里洁白的槐树花、鲜红的石榴果、黄艳艳、毛茸茸的小雏鸡和房檐坠落的明亮亮的小雨珠……都成为那灰色时代她童年里的多彩记忆。不泯的童心使她创造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温情世界:“我的衣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时一样!’”

  林海音还记得爸爸说过的话:“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在记述老北京生活的文字中,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有着罕见的纯真、美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9 16:42 , Processed in 1.11736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