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低碳生活 时尚总是多少年一轮回,女人的旗袍,男人的对襟大褂……所以,永远不要怕什么过时,不入时了先放起来,也许,你的儿孙辈长大成人重新拿出来穿上刚好合身。轮回的当然不仅仅是时尚。“低碳生活”最近常被人们拿来说,其实想想看,眼下有儿有孙的人们,几十年前过的还不都是低碳生活,只是当初没有这个词罢了。骑自行车出门、用淘米水浇花、买芝麻酱带碗、打酱油醋拎瓶……曾经,我们无奈,被“低碳”——拮据的生活让我们保持了艰苦朴素的好传统。如今,我们也无奈,我们不得不“低碳”,因为,环境的恶化让我们必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也该在生活方式上向过去致敬,重习过往…… 眼下最时髦的字眼儿就是低碳,问老伴儿:“究竟什么叫低碳?”她说:“吃喝穿戴不奢华,生活节俭不浪费,不摆阔,不讲排场,这就是低碳生活。”我一听,像我这把年纪的,几乎过了一辈子低碳生活。 北平和平解放时,我已上初二。儿时上学从没买过早点,书包里始终装俩冷窝头。到教室先掏出来搁在炉帮上烤着,下课吃正好,外焦里热。中、晚两顿饭回家吃,还是窝头。叔爹手巧,找个破薄铁桶,剪掉桶底,中间四周打几个小眼儿,用细铁丝横竖穿插成“托儿”,将窝头切成三四片,一次可烤两三个,放在“铁烘笼”里,“铁烘笼”放煤球炉子的火眼上,为了不烤煳,还要两面焦黄,要勤翻。不大工夫,玉米面香味已弥漫全屋。 后来不知谁出了个好主意,把生白薯削皮后先切薄片,再改刀成小四方丁,搋进玉米面里,一起蒸。四十分钟揭锅,两样一块熟,叫白薯窝头,甜、香、暄、软,吃棒子面这算一大创举。菜呢,一盘子辣萝卜干儿;稀的呢,门口儿吆喝“酸豆汁儿——”端一大锅生豆汁,两三毛钱,为增稠勾点儿面,这顿饭,稀干搭配,酸辣混吃,人人头上冒汗。 做饭的炉子自家做,上学锻炼的器具也是就地取材。上初中时,同学之间比三角肌、腱子肉,看谁胳膊根儿粗。为了我练举重,父亲用俩石头礅子做了个杠铃,80斤。我嫌轻,一头捆了个石锁,一头绑个沙袋,加起来怎么也得有百十斤。院子是大方砖墁地,举时要重拿轻放,不能扔砸。跟练武术的舅舅学“通臂长拳”,舅舅给了我根两米多长的白蜡杆子,大姨又给我买了一把大刀,这些运动虽因陋就简,伴随了我六年中学生涯,没花一分钱。为我终生从事艰苦繁重的工读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健康基础。 这种没有一点儿油水的日子,还要加强锻炼,时间一长,心里刮得慌,就盼着有个机会补补。一次,本家老祖儿的祭日是必须要去的。奶奶虽是小脚,照例不坐车,领着我从鞭子巷三条走到大栅栏。 进路口北侧有家“二妙堂”点心铺,现在已改成妇女服装商店。那家专卖西点,点心就打个蒲包,照现在的话说,是真正的绿色环保。 这种蒲包是用蒲草编织的。蒲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浅水、池沼、荷塘到处都是。蒲草主要用它的叶子,叶子长而尖,很有韧性,最适合编席、打蒲包、做扇子。根茎还能吃。最可贵蒲草有一种天然香气,所以又叫香蒲。现在在扇子铺还能买到蒲扇。蒲扇不怕水,物美价廉还轻便。 那时如果家有病人,都是拿着先生开的方子到中药铺抓药。 三里河大街路北信昌纸铺旁边就是中药铺,您可别小看药铺的伙计,他们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递上方子以后,他先用一根很讲究的红木将药方压在柜台上,发一个铜号牌让顾客在专设的长椅上坐等叫号。伙计在狭长的柜台上铺张三十厘米见方的干净整洁的大牛皮纸包药。那纸上印有该药铺的字号、地址、门牌,经营丸、散、膏、丹的项目传承等详细说明,使患者倍感欣慰,这在当时已经很“人性化”了。最有意思的是药包上还有个二寸见方的小粉纸,印有药名、药性、功能、草药的原生形象,都写得非常详细,患者看后对自己所服的药一目了然,这也是一种普及医药知识的绝佳方式,绝对低碳。最让我后悔的是这些小粉纸,当初没有珍惜,没有一张保留至今。 说到这儿,不禁想到,我们真应当恢复那种传统的济世理念与增强以人为本的社会公德,而这正是低碳生活的精神支柱与发展要素。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53 , Processed in 1.14297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