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申遗,如今已被列入北京市“十二五”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作为世界上现存的最长的城市中轴线,老北京的中轴线已走过近600年的沧桑岁月。其实,我们每个人所亲闻、亲历、亲为的“中轴线”故事,也都是“中轴线”上一个个令人回味的音符。 小时候,天安门在我心中是一个日夜放着光芒的地方,是一个神圣的高不可攀的地方。它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威严而神圣,缭绕着五彩的祥云。那时常唱的一首灿烂的歌儿就是:“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却是从这里冉冉升起的。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那红旗乘着金色的秋风扇动着鲜艳的翅膀,就像是天安门那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的一抹绯红的微笑。 天安门确实称得上是饱经沧桑了。人们在这里喊过“吾皇万岁”,呼唤过“德先生、赛先生”,唱过“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吆喝过“打倒某某某”,朗诵过“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这里的每一个平常的角落,都回荡着历史的足音;这里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联系着时代的风云…… 巍峨的天安门城楼,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分量是很重很重的啊! 天安门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那时叫承天门,寓意就是奉天承运、受命于天的意思。刚开始只是五座木牌坊,后来改建成九开间门楼。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清世祖福临重新修建这座城楼,才改为现在这个名字。它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高大而色彩浓郁的墙台,上有两层重檐大楼,东西九间,南北五间,象征皇权的“九五至尊”。在晴朗的天空下,城楼上那黄色的琉璃瓦闪耀着神秘的光辉,而朱红的柱子和城台,映衬着白色的华表、石栏杆、石狮子和金水桥,显得格外威严和壮丽。 天安门从神话的云雾里回到了坚实的土地上,不仅多了几许亲切自然的人情味儿,而且焕发出一种动人的时代气息。 天安门前的金水河里,彩色的喷泉仿佛彩色的鲜花,开了又闭,闭了又开,河上的玉带桥像是天安门伸出的臂膀,拥抱着天南地北各种肤色的朋友们。据说天安门城台下面中间最大的那阙门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公元1911年清王朝灭亡之前,除了皇亲贵族,老百姓是不准从这里经过的。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从前是等级制的体现:中间的一座雕着蟠龙柱头的桥面,只许皇帝一人通过,叫“御路桥”;左右两座雕有荷花柱头的桥面,只许亲王通过,叫“王公桥”;再两边的,只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过,叫“品级桥”;最靠边的普通浮雕石桥,才是四品以下官吏和兵士走的,叫“公生桥”。而今,我们每每昂首挺胸在这里自由地进进出出,东瞧西看,心中都会不由地慨叹:萧瑟春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排一会儿队,就可以踏着红地毯,沿着错落的台阶登上天安门城楼。过去神圣无比的天安门城楼,如今我就这么真实地一步一步地登上来啦!数数城楼上那60根高耸的巨柱,瞧瞧那盏重450公斤的巨型宫灯,摸摸那些精致的菱花格扇门,敲敲那些一平如砥的金砖,我在心里自豪地喊了一遍又一遍:“我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我登上了天安门!” 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放眼望去,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这广场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集会。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广场的中央;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广场的东西两侧遥遥相对;毛主席纪念堂和正阳门城楼矗立在广场的南部。庄严的布局、磅礴的气势,令人惊叹不已。 按照中国的传统思想,纪念碑应坐北朝南,但人民英雄纪念碑却是坐南朝北,面向天安门,面向长安街。所以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纪念碑上那两个顶天立地的闪光大字——人民。 来到城台前的栏杆旁边,向着辽阔的广场招一招手,仿佛自己也在一瞬间有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万丈豪情,仿佛自己也有了“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的襟怀。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个鲜活的面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我发现我的心中原来还有这么多皇帝,头脑里还有那么多先贤……我挥挥手,把这些皇帝们从心里一一赶走。尽管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游人罢了,但在登上天安门城楼的那一刻,竟还是像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我似乎有许多话要说,对历史说,对现实说,对未来说……我心中的天安门是神圣伟大庄严的,可此时此刻,作为旅游景点的天安门城楼,让我感觉是那样真实亲切,那么的意味深长…… 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天安门已成为中国的象征,是全国各族人民牵挂的地方。过去的天安门是皇帝的,是大人物们的,如今的天安门是咱们自己的,是和咱们息息相通血脉相连的。天安门,天安门,咱们的天安门。脚下是炎黄厚土,头顶是时代风云。万水千山都是爱,一砖一瓦格外亲。阅尽了人间沧桑,沐浴着雨露甘霖,八面来风长精神。 咱的天安门,系着咱的思念,连着咱的心弦,担着咱的责任,敞开咱的胸襟……新中国的历史,从天安门翻开一页页崭新的篇章。 相关链接 天安门最初叫承天门 天安门地处老北京中轴线正中的位置,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以示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清初仍沿用旧称,顺治八年重建后,改称天安门。在天安门城楼之下,有城门五座,外为金水河,五座汉白玉石桥横跨水面,即外金水桥,中间一座稍宽,为皇帝而设,又称“御路桥”。城楼前有两对石狮及两座华表,城楼后亦有二华表。十余米高的华表上,满刻着云朵和蟠龙,顶部雕刻有蹲兽,名为“望天吼”,背向天安门。因而楼北侧的华表俗称为“望君出”,南侧的称为“望君归”。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52 , Processed in 1.16922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