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织中之圣数缂丝

2002-12-1 12:00| 发布者: 胡潇潇

  
    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有如神来之笔写照了缂丝这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观赏者的感受。

    缂丝,是以蚕丝为原料的高档丝织手工艺品,以“通经断纬”的高超技法,使之花纹图案像镂刻一样,故亦称“刻丝”和“克丝”。

    缂丝最早起源于回鹘,西汉时传入中原,五代梁朝时有缂丝《金刚经》。宋南渡后,随之南移苏凇,故《吴县志》载有“缂丝作起于宋”。元朝时,曾“骤天下名工”,始用金银线。明清朝时期,苏州地区的缂丝业发展到鼎盛时期,形成独特的风格。

    缂丝作为最早用于艺术欣赏的丝织物,素以制作精良、古朴典雅、艳中带秀的艺术特点著称,被誉为“织中之圣”。由于缂丝经得起摸、擦、揉、搓、洗,又有着“千年不坏艺术织品”之盛誉。在现代化冲击下,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因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价格贵而濒临消亡,目前从事这一行业的多为中老年艺人,其发展前景堪忧。

    苏州市陆慕张花村的缂丝业历经兴衰,名人辈出。陆慕王茂仙曾联络上海租界出口商组织艺人生产,王茂仙家最盛时拥有30多台织机。英国记者尼娜·史达林斯考察张花村缂丝后,在笔记本里写着:“我曾经饶有兴致地去蠡口做了一次旅行,那是位于苏州城北面的一个小村庄(陆慕张花村沈思桥)。我在那儿找到了王(茂仙)家,他们从事缂丝已有四代人了。”

    王家祖孙四代人,是指王金定,第一代传人,乾隆年清廷匠师,专做宫廷龙袍补子等缂丝;王新亭,第二代传人,张花村沈思桥人,清廷匠师,为慈禧太后缂制八仙庆寿袍和霞帔等;王锦亭,第三代,是民间缂丝人,专门为清廷缂制作品,善于绘画,他的缂丝作品《麻姑献寿图》曾于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奖;王茂仙则是第四代传人,系王锦亭仲子,工画精缂,14岁随父习艺,他能缂织帝后的龙袍,各式宫服、中堂屏条,以及龙椅坐垫等。

    王氏缂丝世家第五代传人王嘉良得祖传技法,又肯钻研,所缂品种繁多,推陈出新,享有“民间缂丝大师”、市“民间工艺美术家”、“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等美誉。王嘉良之子王建江出生在世代祖传的缂丝之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从1976年开始就跟随父亲到江浙一带学习缂丝技术,经过自己多年的刻苦钻研和父亲的细心指导,其技术得到了巨大提高。他和父亲王嘉良合作的缂丝龙袍,曾获得十三届中国国际博览会金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曾与王氏缂丝世家王嘉良缂丝工作室在苏州合作成立了“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主要对考古出土文物中,辽、金、元时期的缂丝品种以及明朝以后早已失传的多种缂丝工艺进行研究。

    2006年,缂丝世家第六代传人王建江成功为首都博物馆复制了1956年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缂丝龙袍。

    这件龙袍极尽奢华,以十二团龙为主,每条龙都要以孔雀毛制成,辅以金线织成的279个万字、256个寿字以及日、月、星、如意、蝙蝠等,光金线就用了上万米,孔雀毛用了数千根,5位王家缂丝传人用了整整三年才制作完成。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19 22:08 , Processed in 1.12260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