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家住钟楼湾

2002-12-1 11:00| 发布者: 谢大勇

        如果北京城是一幅隽永浑厚的长卷,那么钟楼就是一方别致的印章。我家就住在鼓楼根儿底下,鼓楼的飞檐楼角如窗花般镶在我家的玻璃窗上,常常躺在床上享受着被红墙染过的阳光,坐在院子里能听到鼓楼剧场的锣鼓点,站在院门口能看到落日给钟楼披上的红彩衣。我读书的中学和小学分别冠以鼓楼和钟楼的名字,它们陪伴我长大成人,因此格外亲切。

    打小儿我就听老人讲过关于钟鼓楼的故事,晨钟暮鼓是古代的报时制度和方式,今天的鼓楼北门处曾经矗立着一口三米多高的铁钟,现在这口钟已经移到大钟寺去了。据说那是被替换下来的,而为了铸造钟楼上面的那口铜钟,负责铸钟的师傅绞尽脑汁也不能把炉子的温度提高,眼看期限已到,朝廷命官来催,急的他坐立不安,夜不能寐。这件事让他的女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再次铸钟这天,炉温还是达不到要求,忽然师傅的女儿纵身跃入炉火之中,一下子炉火升腾,铜钟终于铸成,而师傅却失去了心爱的女儿。现在钟楼的北面还有一条胡同旧称“娘娘庙”,也许是为了纪念这个姑娘吧。在钟楼的西面另有一条叫“铸钟厂”的胡同,老人说那是当年铸钟的地方,大钟铸好了以后,怎么往钟楼上搬运呢?没有起重设备还真是个难题。可咱中国人是聪明呀,到了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堆起了长长的土坡,浇上水便制成了一条滑道,这钟就一直悬挂到今天。

    据1958年北京市公安局编印的《北京市街巷名称录》记载,钟楼湾属东四分局,宝钞胡同派出所,门牌起止号码是1——72。我小时候,钟鼓楼一直是文化场所。鼓楼的北面曾经依坡建立了一个影剧场,时常放电影或者演京剧,“文革”后的“钟声乐团”常常是歌声朗朗。大门洞里是老百姓跳舞、下棋、看展览的地方,时不时还有各种兴趣班举办。鼓楼最冷清的时候是“文革”期间,偌大的地方变成了抄家物资的仓库,光各种硬木家具就堆到了顶棚,放到现在全是古董。钟楼是儿童活动站,可以称之为儿童的乐园,放学后常常人满为患。做手工、看幻灯、跳皮筋、推铁环等等,最受男孩子欢迎的还是“克朗棋”,有点现在打台球的意思,只是尺寸小点,不过是一米见方,打的不是圆圆的球,而是扁圆的象棋子。那时候没有电子游戏、高档玩具什么的,可是不但一点没影响孩子们的兴趣,而且还调动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滋水枪、绷弓子、铁环、砸炮、冰车、乒乓球拍子等等,一切全靠他们自己制造。从这点来说,似乎现在的人倒是退化了。当年的孩儿他妈们各个轻盈,孩儿他爸们各个手巧——那真是个无忧无虑的年代!

    钟鼓楼周边也不乏文化味道,而且全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就说那钟鼓楼之间的茶馆吧,门前的树上挂着数个鸟笼,屋里飘着茶香,惊堂木一响,往事越千年,手眼步亮相,一人抵万兵。十来个小孩子趴在窗台上蹭听,我也是其中之一。还有茶馆西边的小人书店,一到礼拜天就人头攒动,看一本一分钱,赁回家看是二分钱,我因为住在附近,常和邻居的伙伴合租十本回家去看。记得好多连环画都用牛皮纸糊上了封皮,可见利用率之高,我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大闹天宫》都是在这里启蒙。那时候去照相馆留个全家福或者纪念照称得上是高档的享受。鼓楼前面有两个照相馆,其中一个叫“光丽”,因为稍微便宜些,大多数学生都来这里拍毕业照,至今我还保留着一些同学半寸的照片。照相馆对面就是学生们都熟悉的“宏吉纸店”。我们每星期都会来这里买白报纸、作文纸、坐标纸以及铅笔、毛笔、橡皮一类的文具,每逢过春节,我们还会买各种颜色的皱纹纸、电光纸回家,做成拉花装饰一下自己的教室。

    生活便利也是宜居的重要一面,住在这里,衣食住行绝不会让你着急上火。就说饮食吧,高档的有马凯餐厅,一家正宗的湖南菜馆,中档的有合义斋,浓香的炒肝远近闻名,早晨大伙会到鼓楼把角处的小吃店就着焦圈喝一碗豆汁……记忆最深的是鼓楼前的粮站,店内的小黑板上,粮价几乎是几年一贯制,每月的二十四日可以使用下一个月的粮票了,粮店前会排起长队,堆成小山似的粮垛也不断减少,直到运粮的工人从卡车上扛下新的粮食。工人运粮的身影历历在目,肩头披上一块白布,一次要压上四袋面粉,足足200斤重。在钟楼后面,有一个用席棚搭建的菜站,大约有篮球场般大小。从农村运来的各种蔬菜,要过秤、分筐、装上三轮车,分运到东城的许多副食店。鼓楼后面的副食店当然是最早就能买到新鲜蔬菜的地方。

    现在这些已成往事,连改革开放初期的大排档也荡然无存了。取而代之的是接待旅游者的停车场。看着空荡荡的停车场,会有一种没着没落的感觉,商业味道越浓厚,生活气息越淡薄,新开的店铺越来越多,老街坊越来越少,南腔北调的吆喝不绝于耳,地道的北京话鲜有所闻,停放的汽车越来越高档,坐在路边喝茶、聊天、下棋的几乎绝迹。我时常这样想,再多再新的高楼大厦也不过是与西方的昨天接轨,渲染的是老掉牙的“现代化”,再古再老的中轴线也仍然是北京的根基,传承的是永不过时的民族精髓。设想一下,没有北京人的北京,是不是会缺少了神韵?那还算是北京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9 20:48 , Processed in 1.09164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