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轴线”上的地安门中学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马全根

       老北京中轴线上的地安门中学紧靠皇城,明清时期,这里是兵将局所在地。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清政府发布“兴学诏书”,将此处批拨为首善中学堂校址。并于同年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在该学堂实行。新中国成立前,这所学校更名为京兆一中、河北高中(简称“冀高”)、北京市立高级中学,之后为省立北京高级中学、省立中学、河北北京中学、一四四中等,学校至今已经110年了。

 

    我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在地安门中学工作时间虽然不长,但对她的感情很深。地安门中学(也称东城综合高中)坐落在中轴线上地安门东大街127号(新中国成立前为北皇城根25号)。在清政府发布“兴学诏书”、颁布《钦定学堂章程》伊始,这所学校的前身——顺天中学堂,就按照《钦定学堂章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办学。它不仅对招生工作进行灵活处理,还对考试和管理内容都进行了改革,废除了八股文而兴试策论。这些,当年的《大公报》都有相当充分的报道。它的小型机床设备的学生实习车间,在上个世纪初的二三十年代就开办了,京师督学局和学部对此给予了一致的好评。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在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中,为祖国培育了一批批杰出和优秀人才。在首次评定重点中学时,学校被北京市、河北省评为重点中学。1990年和1992年又被北京市教育局分别定为“北京名校”和办学模式改革的试点校。

    这所百年革命名校之所以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益于聘请了一大批杰出的优秀教师到学校任教。像教育大师杨秀峰,他不但国语课讲授得好,还同时教授化学课。他那严谨的教学态度为这所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他那“要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创造性的学习”和“要让他们做知识的主人,不要做书本的奴隶”的思想,深深地扎根于学校和学生之中。

    据康世恩回忆,他在石油部搞石油时还是靠当年上高中时所学的数理化的底子;著名作家王蒙回忆说:“当时学习上最大的特点是主动,学习热情高。”科学院院士郝柏林说:“那时学习态度很端正,大家把学习当成是人生第一需要,看成是祖国的需要”;寇叔元校友撰文回忆“我们这所学校学生学习用功,因病因事缺课,老师找上门来讲课,从来没有报酬。岁月易蹉跎,唯有这些可敬可佩的老师们的音容笑貌,至今都挥之不去,磨而不灭!” 地安门中学在办学110年的历程中,培育出了3万多名学子。

    地安门中学还是中国革命的沃土。建校初期一批富国强民的热血青年报考就读于该校,如汤用彤、梁漱溟、张申府等。其中张申府在1920年与李大钊一起创建了北京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又于当年赴法国建立旅欧党支部,并介绍周恩来、朱德入党。其后又介绍周恩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一职。

    地安门中学又是中学界建立党组织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中学。在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的1925,这里就建立了党组织。那时这所学校就是北平地区党的重要活动中心之一。许多革命青年在这里一边读书,一边工作和参加革命斗争,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成为了共产党人。其中有无产阶级革命家杨秀峰、林枫、荣高棠和康世恩等,他们为中国革命事业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还有33届校友朱芳春校长,他除了在学校积极地从事地下革命工作活动外,又根据党组织的安排,潜伏在傅作义身边,做了大量瓦解国民党部队和上层将领的工作,为北平和平解放和建立新中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北京是文化名城,这所中轴线上唯一的一所百年名校,已成为古都历史的一个见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44 , Processed in 1.09885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