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前门大街的天是明朗的天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梁秉堃

    “中轴线”申遗,如今已被列入北京市“十二五”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作为世界上现存的最长的城市中轴线,老北京的中轴线已走过近600年的沧桑岁月。其实,我们每个人所亲闻、亲历、亲为的“中轴线”故事,也都是“中轴线”上一个个令人回味的音符。

    1949年2月3日是难忘的,那天的前门大街也是难忘的。1949年1月31日北平解放,2月3日在前门大街箭楼举行了隆重的解放军入城仪式。

    当时,我只有13岁,在五龙白酒厂当学徒。在我9岁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哥哥也去了外地,北平只剩下母亲和我——孤儿寡母。母亲当保姆,我当学徒,过着贫穷的生活。我在白酒厂干活,有一天听到顾客说:“你告诉掌柜的,少兑点儿水,少赚点儿钱吧。”他用手指比划着“八”字,“‘八大爷’已然打过来了,人家可是向着穷人的!”从那以后,我的心里开始萌生了一个朦胧的概念:八路军是站在穷人一边的。

    北平刚刚解放,就听说2月3日要在中轴线南端举行解放军的入城仪式,一股强烈的愿望促使我想去看看热闹,主要是看看八路军是什么样的人。那天早上我就向老板谎称舅母得了重病非要请假不可,于是便来到了前门大街上。

    我来到前门大街的时候,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常,马路中间沿着“铛铛车”轨,空出一条大通道来,两边都是欢迎的群众,大学生、工人、市民、商人都有,他们举着标语,打着彩旗,敲着锣鼓,唱着歌曲,喊着口号,放着鞭炮……原来在城外集结的解放军队伍都是先绕到永定门外,通过永定门、天桥、珠市口,再开进前门大街在箭楼下接受检阅,最后达到城里的各个市区。据说,在箭楼上检阅的领导者有林彪、聂荣臻、叶剑英等人。大约10点钟仪式正式开始了。最前边的是两辆军用大卡车,一辆上面有毛主席的大幅画像,另一辆上面有朱总司令的大幅画像,接下来是部队的军乐队,再后来依次行进的是装甲兵、炮兵、骑兵和步兵,欢迎的人们很快欢腾起来了,有一个大学生穿着背后写有“解放万岁”字样的黑呢子大衣,爬上炮车骑到大炮筒子上与战士们握手、拥抱……看到这个欢快场面,不少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几个苏联的摄影师举着笨重的摄影机,跑前跑后,赶忙把这些难得的历史性场面记录下来。

    我站在大栅栏东口外边,挤到人群的最前面,不断挥手,不断喊口号,真是看了个够,也还是看了个不够。从早上到中午,再从中午到下午,忘记了吃,也忘记了喝,不觉得累,不觉得冷,完全融入到一种沸腾的欢乐之中。正如市长、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叶剑英所说的:“我们今天,在自由的天空,自由的城市,庆祝人民自己的伟大胜利!”

    解放军队伍已经过完了,可是人们依然不肯散去,有说有笑地谈论着自己的感受,兴奋和激昂的情绪在保持和延续。

    这时,我在路边看到一位解放军干部,他穿着一身发黄又发白的军棉服,戴着一顶翻毛的白色大皮帽子,腰间系着一条棕色的皮带,肩上斜挎着一支威武的盒子枪,胸章上白底红字印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字样,突然不知道从哪儿来的一股勇气,我居然拦住了他的去路。

    解放军干部自然地停了下来。

    我愣住了,一时紧张地说不出话。

    他轻声地问:“有事吗?”

    我回答:“有点儿事。”

    “有什么事啊,小同志?”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被人叫做“同志”,一种莫名其妙的喜悦涌上心头。

    我磕磕巴巴地说:“我想问问,孤儿寡母你们管不管?”

    他想了想说:“如果生活有困难,政府就应当管。”

    我连连点头。

    “你是干什么的?”

    我向大栅栏街里边用手指了指说:“我就在观音寺里的五龙白酒厂当学徒。”

    他提高了声音说:“你是个工人吗?……那好,这个区的工会就在琉璃厂那边,马上要成立了。你有什么困难可以去找找他们。”

    我继续连连点头,嘴里不断地发出“嗯、嗯”的声音。

    他转身走了,走出几步以后,又回过头来微笑着说:“我在军管会工作,是顺义县牛栏山的人。”

    事后,我还真去找了区工会,有一位原来在煤市街一家大饭馆厨房里当过烧火工(实际上是中共地下党员)的干部热情地接待了我。

    我站在前门大街上没有动,眼看着解放军干部向着箭楼方向走去,夕阳照得他满身镶起了金红颜色的轮廓边,很像是一幅油画。

    这时,身旁的一群大学生高声唱起了流行的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呀呼嗨嗨,一个呀嗨,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呀呼嗨嗨一个呀嗨。”

    我突然感觉到,这歌声似乎就是从我心底流淌出来的。

    相关链接

    正阳门箭楼开有多少个箭窗?

    正阳门箭楼系北京城中轴线天安门南端的重要建筑之一,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1988年1月31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阳门箭楼建筑形式为砖砌堡垒式,城台高12米,门洞为拱券式,开在城台正中,五伏五券,是内城九门中唯一箭楼开门洞的城门,专走龙车凤辇。箭楼为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上下共四层,东、南、西三面辟箭窗,其中南面为52个,东、西两侧(包括抱厦)各开21个,共94个,做对外射箭用。箭楼面阔七间,宽62米,北出抱厦五间,宽42米,楼高24米,门两重,前为吊落式闸门(即千斤闸),后为对开铁叶大门。明、清时期正阳门城楼与箭楼之间原有一个巨大的瓮城,南端呈弧形抹角,箭楼坐落在顶端,瓮城南北长108米,东西宽88米,内有空场,四向均有门。整座箭楼通高38米,是北京城所有箭楼中最高的一座。

    解放军入城式几时开始?

    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正阳门箭楼举行盛大的入城式。东北野战军4纵的1个师和其特种兵的6个团奉命参加,受阅部队在城外训练了十多天。时任四野特种兵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苏进同志回忆:“2月3日早晨,北风呼啸,天气很冷。天刚蒙蒙亮,部队就起床,检查、发动车辆、坦克。7点钟左右出发,8点多钟开到永定门内大街上,摆好队形向前门大街驶去……9时许,叶剑英、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等来到前门箭楼东边空地上……9时半,各位领导都登上前门箭楼……10时,四颗照明弹升上天空,庄严隆重的入城式开始了。”直至下午5点,才由广安门出城。

    箭楼检阅台设在哪里?

    正阳门箭楼曾作为入城式的阅兵楼,当时军队和地方首长检阅部队是站在箭楼露台的南侧回廊上,面向前门大街检阅入城部队。这个回廊古时可承载少量的守城兵丁,必要时在此巡视,其进深很狭窄,距地面高度为12米,结构支撑有一定危险性。但由于入城部队的行进方向是由南至北,不宜绕道箭楼北侧进行检阅,为给入城式部队与夹道欢迎的群众带来方便,检阅部队的领导们便在南侧回廊上一字排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7:59 , Processed in 1.08041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