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后的北京。 草地绿了,杨柳绿了,一切都萌发着生机。我裹挟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中,走过北海的白塔,走过红墙黄瓦的故宫博物院,走过静静流淌的筒子河。 我依然向前走着,终于来到沙滩的“北大红楼”。站在车水马龙的五四大街上,匆匆走过的行人,大多没有被这座建筑所吸引。的确,这里已经不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了。久经风吹雨淋的这座“北大红楼”(建于1916年——1918年),早已失去往昔的风采。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灰头土脸”的,特别是在如今高楼林立的北京城里,它真可谓其貌不扬。但是,当我再次从这座建筑内走出时,被这里展示的一切深深地吸引、折服。恋恋不舍地回头瞭望这座近百年的历史遗迹,我肃然起敬。 “北大红楼”名副其实,红色砖墙、红色窗棂。走进四根水磨石立柱支撑的悬挑式平台下的正门,是一个不大的前厅。走过去依次是图书馆、登录室、编目室改作的不同展览室。今日是休息日,参观的人寥寥无几,高高的走廊内十分安静。在这样静寂的环境中,会引发你细细地去品味,认真地去思考。掐指算来,今年恰逢“五四运动”九十二周年。“北大红楼”培养起来、走出去的前辈们,发起的爱国运动掀起的狂飙猛烈冲击了封建主义、旧礼教、旧思想、旧文化。而民主、科学的旗帜从此被高高擎起,那向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战的新文化运动奋进的浪潮,是永存的。 走进“北大红楼”。再次认识了图书馆主任室的主人,一位名叫李大钊(1889年——1927年)的教员。这位留有两撇胡须,带一副眼镜的先生,是河北乐亭人。据考证李大钊被誉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这是对他亲手创建了北大图书馆的最佳褒奖。就是这位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知识分子,迎娶了一位缠足的农村媳妇为妻,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直至英勇就义。细细浏览展室的木桌木椅、老式挂钟、壁式电话,古典老旧地让人爱怜。在这不大的屋子里,李大钊先生系统地研究了俄国十月革命,成为旧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而他的生命,永久地停止在三十八周岁。我知道在风景秀丽的西山万安公墓,建有李大钊烈士陵园,那是先生的长眠之地。还有被许多人共知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佳句,是先生留给后人永久的记忆。 走进“北大红楼”。慢慢踱步到另一个展室,空空如也,只有迎门而立的一张斑驳的旧式书桌,桌上笔架砚台一字摆开。书桌后面曾经坐过一位从长沙来京的学生——毛泽东。那时每月八块银元,是他在这里工作的工资。平日里,他在展览室登记新到的书报,登记前来阅览的人的姓名。这位青年人,具体的职务是图书馆李主任的助理员。他所做的一切在今天看来,是极其普通的“杂事”。这位青年人利用更多的时间,渴求着新文化、探索着新思想。那追求真理的欲望让青年毛泽东如饥似渴地去学习,去思考,探索人生、分析社会、了解中国。 这里曾经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 走进“北大红楼”。在有关陈独秀(1879年——1942年)的展览室内,这位以安庆(今安徽)独秀山为名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位中央局书记,遗留下了“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的诗句。独秀山的儿子以家乡的山峦赋名,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独秀,又远离抚育其成长的故土,奔走呼号领先吹响了思想启蒙的号角。他提出民主(德先生)与科学(赛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项工作。回顾这些,更加深了对这位革命前辈投身共产运动的敬仰。默默咏读前辈遗留的诗句,即便是在时日久远的今天,其朴实的诗句依然昭示出共产党人坦坦荡荡的胸襟,与无私无畏的浩然正气。我想那静静矗立在展室内角落里,用木制牌匾鎏金字迹镌刻的诗句,亦是置于案头或悬于书室不可多得的人生座右铭。 走进“北大红楼”。在众多的展品(框)中,一个挂框内一帧十分珍贵的展品吸引到我的目光。这是为纪念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1986年——1940年)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由三十几位著(知)名学者、艺人签名的纪念封。一个普普通通有些泛黄的信封被拆开,其上十分清楚地签写着张有渔、赵朴初、严文井、艾青、冰心、启功、侯宝林、谢晋、王蒙、王昆、吴祖强、郭兰英等人的笔迹,而邮戳留下的时间是1988年1月11日。是谁?精心策划了如此众多名人的亲笔签名,又收集到如此珍贵的签名纪念封,无从知晓。但是这些声名显赫的大家们逐一签署自己的名字,是对蔡元培先生爱国办学,改制教育,清廉劳碌一生的深深敬仰与由衷怀念。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57 , Processed in 1.09725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