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嬗变四合院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刘季英

    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是早年间大户或小康人家独居四合院生活的贴切描写,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一般则是几家共同居住于一个院落之中,邻里和睦相处。生活其间,自然就会体会到老京城所独具的祥和温馨、闲逸舒适的市井生活,以及所积淀和蕴含的雅俗浓淡、豁达精妙的文化韵味。

    那时,我家居住在西单附近的察院胡同44号院,一个坐南朝北的院落,拱形院门明显带有经过改良后的西洋风格,大门上方是雕满缠枝花纹的桃形装饰物,左右两侧各有一座花枝繁茂的砖雕花盆。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44号院基本保持原来的格局,长方形,中间有一堵嵌有四扇浅绿小门的矮墙,分成前后两个四四方方的院子。里院地势稍高,东西各三间厢房,南面是一座二层木质结构的小楼,走在上面楼板微微颤动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院子两侧种有桃树和丁香树,春夏之时也是花香四溢,绿荫匝地。

    外院地势低一些,也简陋一些,碎砖铺地,没有树木,自来水、厕所、下水道都集中于此。北边有三间正房,东西各有两间厢房。

    后来,不知为什么院子中间的矮墙被拆掉了,里院外院连成一体,空间骤然显得大了许多,为我和小伙伴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场地,我们在这里读书、做功课,拽包、弹球、追跑、捉迷藏,栽种花草……十三四岁的时候,我还在这里学会了骑自行车。当时个子矮,跨不上大梁,“掏裆”骑,双手紧扶车把,双脚第一次离开地面摇摇晃晃地在院子里绕行,真有一种飞起来的感觉,心里高兴极啦。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四合院里的变化节奏加快。随着液化气罐的普及,各家各户都以煤气灶火焰怕风为由,先后在自家门前窗下搭建做饭的小厨房。唐山大地震时各家纷纷搭地震棚,此后也一直没有再拆除。再后来,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大,加上知识青年返城,有的还拖家带口,四合院里的人口骤然增加。

    那年,插队的二姐一家返城,于是挨着窗户接出一个五六平方米的小房,以解燃眉之急。在施工的那些日子里,不仅全家总动员,左邻右舍也纷纷伸出援手,有的帮和泥,有的帮砌砖,有的还拉来水泥、砖头、木料……小房的框架没几天就盖好了,以后镶玻璃、糊顶棚、走电路,房子虽然很紧巴也很简陋,但毕竟能够供二姐一家人居住。

    其实,当时为住房紧张而着急的并不仅仅是我一家,其他人家也同样如此。为解决住房问题也都在屋前搭建了小房,而且有的面积还很大,四合院很快就被肢解得七零八落,原本宽敞的院子只剩下曲溜拐弯儿,仅能容俩人错肩而过的狭窄巷道。

    院落空间的缩小,居住人口的增加,两个方面的作用大大超过了四合院居住的承载能力。在那一段时间里,经常会遇到扎堆上厕所、排队接自来水的窘境;各家自行车堆挤在不宽的夹道里,使通行来往更加困难;洗涮的衣物无处晾晒,只得用竹竿挑在高空的铁丝上随风飘动;孩子们没有游戏玩耍的空间,成年人也没有谈天说地相互交流的场所……曾经宁静、舒适、安逸的四合院生活渐逝渐远。那以后,整个胡同乃至偌大京城除了极少独门独户院落外,绝大部分四合院都已发生了嬗变,搭建小房子小棚子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老邻居的孙子小名叫“朋朋”,就因为当年是在小棚子里出生的。

    新世纪伊始,察院胡同连同其所有的四合院彻底消失了,原来的老街坊也都搬走了,分散到京城的各个居民小区里,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我仍认为,四合院嬗变的历史,一定还深深地印在我们这一代以及下一代人的记忆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18 16:30 , Processed in 1.08259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