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一天去八遍的鲜鱼口

2002-12-1 11:00| 发布者: 肖复兴

    “中轴线”申遗,如今已被列入北京市“十二五”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作为世界上现存的最长的城市中轴线,老北京的中轴线已走过近600年的沧桑岁月。其实,我们每个人所亲闻、亲历、亲为的“中轴线”故事,也都是“中轴线”上一个个令人回味的音符。

    鲜鱼口和大栅栏是中轴线上两条著名的街巷,但说到这两个地方,人们一般都说逛大栅栏,去鲜鱼口!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体现的却是鲜鱼口的“平易”——它和老百姓的平常日子紧密相关。

    重打鼓另开张的鲜鱼口,已于5月8日盛装一新开市,新得让人觉得如同待嫁的新娘。新开张的12家老字号,便宜坊、天兴居和金糕张这三家是鲜鱼口的老店。其实,鲜鱼口的老字号很多,店铺鳞次栉比,还可以蓄势待发。我从小住打磨厂,和鲜鱼口一街之隔,一天八遍地往那儿走,非常熟悉,愿意将知道的补遗如下,供游人怀旧。

    鲜鱼口应该不止于如今开张的这一段。明正统年间,因在正阳门东南护城河开口泄洪,方才有河水过打磨厂和孝顺胡同流经此地,先有了鱼市,后有了鲜鱼口的地名,兼有了小桥和梯子胡同的地名。梯子胡同是河堤往上爬呈梯子状而得名,小桥则是缘河而生,当初确实河上有桥,后来桥没有了,小桥的地名却一直延续下来,那地方原来有个副食商店,我常到那里打酱油买菜买肉,据说小桥就埋在商店下面。鲜鱼口,实际指的是小桥东西两岸。

    《京尘杂录》一书说:“旧时档子班打采,多在正阳门外鲜鱼口内天乐园。”天乐园即后来的大众剧场,在小桥以东,便说明旧时鲜鱼口是延续至天乐园一带。天乐园两侧分别有著名的药店长春堂和饽饽店正明斋。天乐园最早开在明嘉靖年间,是北京最老的戏园子之一。长春堂开在清乾隆年间,是当年和同仁堂、鹤年堂并列的京城三大药店之一。正明斋开在清同治年间,以慈禧太后和张学良将军以及郝寿臣等一帮艺人爱吃的满人糕点而出名。少了这三家,鲜鱼口不会那么热闹。小时候,父亲常带我去大众剧场看评戏,那时新凤霞和小白玉霜在那里正红。我也曾到长春堂买过那里卖的最出名的避瘟散,到正明斋买过点心,到金糕张买过山楂糕。一直到前几年,长春堂的雕花砖墙、券式拱形门窗的二层楼还在,正明斋房檐下漆画的门楣还在,金糕张那座二层八角的转角楼虽然老态龙钟却也还在。

    鲜鱼口的店铺还有一个特点,即帽店和鞋店多。新中国成立初期,尚有7家帽店和9家鞋店。鞋店最著名的,当然要属天成斋,帽店最著名的,莫过于马聚源。老北京有民谚:脚蹬内联升,头戴马聚源。这里虽没说天成斋,但其足青布面的千层底鞋是老北京人买鞋的首选。帽店还有杨小泉和田老泉两家老店,因两家店门前都有木质黑猴坐镇,都被称之为黑猴老店,几乎成为了鲜鱼口的象征。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黑猴店依然在鲜鱼口经营,甚至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它虽易名并改卖小百货,却仍然顽强挺立在原处,老街坊们买布买棉花买针头线脑,会依然亲切地相互的招呼:走,到黑猴去!

    看清人《朝市丛载》等书,都有对鲜鱼口的记载。这里的店铺大致如下:路口西南最有名的是杨小泉的黑猴毡帽店,东南则有袜子郭、南剪铺义和号,往西路南还有专门卖窝窝蜂糕的魁宜斋,专卖素点心的域盛斋,有专卖药酒的天福堂,有专卖江米白酒的东杨号。过小桥,在原会仙居旧址后开的联友照相馆;路北靠马聚源有天成斋,靠正明斋有专卖北京大八件有名的东大兴。在老北京,大、小八件是讲究分着卖的,不能茄子葫芦一起数,体现了术业有专攻和食品讲究的精致,所以,它和正明斋虽相挨着,却因并非同质化而并行不悖。特别应该说的还有紧挨着便宜坊东侧的一条窄如细韭的小胡同(这条胡同在鲜鱼口改造前还在),内有一个曲艺社,说相声,演唱大鼓书,类似大栅栏里曾经有过的前门小剧场。

    如果能够把这些老店都相继挖掘开发出来,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有吃有喝有玩,能听戏,听曲艺,外带能照相留下老北京的纪念。这样带有市井气息平民化的街景,才是鲜鱼口的特色。这种特色区别于它街对面的大栅栏,同为商业街,大栅栏以瑞蚨祥为首的大买卖多,而鲜鱼口则是云集着众多各具卖点的小店铺。以卖鞋为例,老北京人说官人和老板买鞋去内联升,卖力气的买鞋去天成斋。可以看出,这里的商业文化,讲究的是邻里关系,讲究的是薄利多销,讲究的是花香不需多,民德归厚,穿珠为串,水滴石穿。

    对我们这些老街坊而言,鲜鱼口的这种平民化特点让我们尤为怀念。小时候,星期天,父亲总要带我先去兴华园浴池泡个澡,然后到紧挨着浴池东边的天兴居吃碗炒肝。洗个澡一毛五分钱(小孩不要钱),买碗炒肝8分钱,都不贵。我从小到21岁离开北京去北大荒之前,几乎所有照片都是在联友照相馆里照的。去北大荒之前,父亲带我到马聚源买了一顶皮帽子,一直戴了6年,到我离开北大荒之前送给了同学。而黑猴对于我更是亲切无比,那是母亲去过的最多的店铺,黑猴给她最大的信任和方便。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使用棉花票的那一年,半斤棉花,母亲也要跑到那里买,一张豆黄色草纸从中间包着,两头露出的棉花,沾满母亲的身上,像刚从棉花地走出来似的。以后,搬家离鲜鱼口很远了,但我还常到那里去,有时是买东西,有时什么也不买,却总觉得还能看见母亲的影子。记得儿子刚上中学,要去军训,老师要求买军用水壶,几乎跑了半个北京城,最后我说到黑猴看看吧,真的就在那里买到了。那是1992年的事了。一晃,日子过得飞快,提起黑猴,还是那么亲切,仿佛它就是我家的邻居。

    听说鲜鱼口还要在原址开黑猴老店,并且要在店门前把那楠木的黑猴重新立起来。这是好事,缺少了黑猴,鲜鱼口还是鲜鱼口吗?希望有更多的老店在原址开张,尽管改造后的老街都面临着新与旧的筛选和考验,一成不变的墨守成规是不可能的。移花接木是一种选择,老树老枝也是一种选择,毕竟原汁原味更能体现位于中轴线上鲜鱼口这条已有570余年悠久历史的老街的悠长韵味。

    相关链接

    因“市”得名的胡同知多少

    除鲜鱼口外,在前门外、中轴线区域内还有很多因“市”而得名的胡同。

    珠宝市街——位于正阳门大街西侧,因胡同中开有多家经营珠宝玉器的店铺而得名。珠宝市形成于明末清初,清代中后期,珠宝玉器店逐渐被代存和放贷银两的店铺所取代。当年有名的正通银号等,都设在珠宝市街。

    肉市街——位于正阳门大街东侧,因旧时多肉铺而得名。胡同还建有戏院、饭庄等。北京最早的戏园“广和戏园”设在胡同路东,民国初年京剧科班喜连成(后改为富连成)经常在此演出,著名演员马连良、叶盛兰等均出自此班。

    果子市——位于正阳门大街东侧,因有果市而得名。清宣统年间,胡同中有六十余家批发、贩卖干鲜水果的果行。果行分红果、黑枣、核桃、柿子、鸭梨、西瓜等专行。当时北京有两大果子市,德胜门外的叫北市,前门果子市称南市。这条胡同1965年改称果子胡同。

    布巷子——位于正阳门大街东侧,因胡同中有很多批发布匹的店铺而得名。清朝初年,河北、山东等地的农民把农村生产的土布运到这一带出售,直至上世纪30年代洋布大量上市,这个以经营农村土布为主的市场才告结束。1965年改称布巷子胡同。

    粮食店街——位于正阳门大街西侧,因粮市而得名。清乾隆时,这里曾叫粮食夹道,清光绪年间改称粮食店,1965年改为粮食店街。胡同除多家粮店外,还有著名的六必居酱菜园、致美斋饭馆、中和戏院、会友镖局等。

    煤市街——位于大栅栏西侧,因煤市而得名。明时,由京西门头沟煤窑运进北京城里的煤,一部分在此堆放销售。因此,胡同里出现了很多煤栈。清中期以后,煤市街从煤商买卖煤的交易市场逐渐发展成各种店铺都有的商业街。著名老字号如正明斋饽饽铺、泰丰楼饭馆和顺昌隆绸布店等都设在煤市街。

    铺陈市胡同——位于珠市口西大街南侧,因胡同中有很多经营“铺衬”的店铺而得名。铺衬即破碎、废旧之棉织品,可用于“打袼褙”。铺陈铺收购“铺衬”后,加工分类,再进行售卖。清光绪时称补拆市或补陈市,民国时称铺陈市。1965年改称铺陈市胡同。

    刷子市胡同——位于西草市街东侧,因刷子市场而得名。明末清初,胡同曾是制作及贩卖各种刷子的市场。原名为刷子市,1965年改称刷子市胡同。

    钱市胡同——位于珠宝市街西侧,因胡同中设有很多钱庄而得名。清末民初,这里曾是老北京钱庄最集中的地方,垄断着白银与铜钱的兑换价格。每天清晨,钱庄用水牌公布银钱比价。其他地方的商人都要到这里看水牌、知道了银钱比价之后,才开店营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44 , Processed in 1.08095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