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京城交通岗亭寻踪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文成双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在很多北京人的记忆中,总会把这首儿歌与“警察叔叔”和那个圆柱形红黄色相间的交通岗亭联系在一起。“圆形的亭身扣雨伞帽,玻璃窗下刷黄白漆”,这就是十几年前在北京街头最为常见的交通岗亭,如今已难觅其踪。

  京城的交通岗亭是由民国时期遗留的交通岗楼演变而来。民国年间,京城街头的车辆日益增多,为了加强道路管理,民国政府将清末设置在京城主要道口用于治安管理的“巡警阁子”改为交通岗楼,由交通警察在此指挥交通。据《北京志·市政卷·道路交通管理志》记载:“交通岗楼的结构是方形木制,尖顶带挑檐儿,架设在距地面两米左右的半空处,又称高空岗,交通警在岗楼内可俯视路口交通情况。”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初期,东单、西单、珠市口、东四、西四等五个路口沿用了国民时期遗留的交通岗楼。1955年新型的六角形木质结构岗楼开始在东交民巷西口等路口设置。此外,根据不同地势的特点,还在菜市口、牛街等路口设置了木质结构的梯形岗楼。1957年交管部门开始设计制作木质结构圆形岗亭。“文革”开始后,岗亭颜色改为黄底色加红色边圈。当时京城的高大建筑不是很多,而红黄相间的岗亭又都设置在十字路口、丁字路口处,远远望去,格外醒目,仅长安街上就有20多个。到了1979年木质结构圆形岗亭被改为铁制结构,直径在1.5米到2.5米之间,高2.5米左右。设置地点从最初的城区(二环路以内)扩大到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等近郊区的主要路口。当年北京城近郊区较大的路口几乎都有设置,一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还在普遍使用,为北京的交通管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颜色醒目,又地处交通要道,所以成为京城的一道景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初,京城街面上车辆较少,交通管理设施也比较简陋,交警多在路口值守,一是坐在里岗亭内手工控制红绿灯,二是为过往路人提供便民服务。在通讯设备尚不发达的年代,交通岗亭可谓“一亭多用”,集交通管理、报警求助、便民服务于一体。有的岗亭还安装了电话,备置了气筒、修车工具、雨具和小药箱等,以方便过往的路人。小小的交通岗亭给人们一种亲切而安全的感觉。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京城道路交通逐步实行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尤其是交警实行动态执法后,交通岗亭指挥交通的功能逐渐削弱了。1998年左右,交通岗亭逐渐在京城的街头消失,到2010年初,北京城区只剩下少数交通岗亭了,其中前门城楼东南角一个,文津街一个,府右街两个。而今,前门附近的交通岗亭也被拆除。全市大概只保留了个位数岗亭,并仍在使用,即文津街上一个,府右街上两个……

  小小的交通岗楼,承载了北京交通变迁的历史,曾是北京人最为熟知的街头景物。而今它们虽然大多消失了,但北京人对它的记忆是难忘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6 11:48 , Processed in 1.10148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