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郑板桥与北京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户力平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原名郑燮,江苏兴化人,是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其名言“难得糊涂”为人们所熟知。他曾四次进京,留下许多佳话。《郑板桥传》、《板桥纪年》和《北京史话》中略有记述。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九月,21岁的郑板桥首次赴北京,暂居于西郊瓮山(今颐和园一带)附近。因山前山后寺院较多,他便到多座古刹寻访,与好友谈禅论画,并在漱云轩用小楷体书写了欧阳修的《秋声赋》。书画界认为这是郑板桥流传至今最早的书法作品。

    郑板桥二次进京是在雍正三年(1725年)。在京期间“与禅宗尊宿及其门羽林诸子弟交游,放言高论,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他还结识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此次进京他除了广交朋友外,还在京城巡游,并将自己在京城的所见所闻,写成了《燕京杂咏》。

    乾隆元年(1736年),郑板桥第三次进京。五月于太和殿前丹墀上参加殿试,“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为赐进士出身”。为此他特作《秋葵石笋图》并题诗曰:“牡丹富贵号花王,芍药调和宰相祥。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由此可见他的喜悦之情。然而,中了进士并不等于就有官做,朝中没有“靠山”的郑板桥,只好在京闲居。于是他游历京郊的禅林寺院,与僧人广交朋友,谈经论法,自得逍遥。他曾与西山法海寺的仁公上人、瓮山无方上人和香山卧佛寺的青崖和尚有过交往,相互唱和,留下不少诗篇。他在《赠瓮山无方上人》诗中写道:“山裹都城北,僧居御苑西。”题目中的“瓮山”,即今颐和园万寿山,当时还没兴建清漪园(今颐和园),“御园”当指圆明园。瓮山之阳,有圆静寺,无方上人在该寺出家。他在《寄青崖和尚》诗中写道:“山中卧佛何时起,寺里樱花此日红。骤雨忽添崖下水,泉声都作晚来风。”对香山卧佛寺的秀丽风光进行了生动的描绘。郑板桥在卧佛寺小居期间,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其中有户部郎中伊福纳,在其携同下,郑板桥到香山观赏红叶。“红树年年只报秋,西山岁岁想同游”,这是他此行的真实写照。他在京闲居一年,仍没有谋到一官半职,只好南归扬州。

    乾隆六年(1741年),郑板桥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进京,以求“候补官缺”。他将自己的诗作和书画作品赠与慎郡王允禧,得到慎郡王的赏识。不久在他的举荐下,郑板桥终于在他中进士后的第六年,即乾隆七年(1742年)春,谋得了山东范县县令之职(后又做过潍县县令),此时郑板桥已年近50岁了。从此,郑板桥开始了他为时12年的县令生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18 08:18 , Processed in 1.11564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