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会堂的毕业典礼——2002年8月3日,北京中加学校269名高中毕业生全部考取加拿大的高等院校。学生们出国留学前夕,盛大欢快的毕业典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当年时值中国恢复高考25年,高中生毕业考取大学已不限于国内,出国留学十分普遍。据有关教育部门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国共有约2万名高中生出国留学深造。 ▲故宫整改拉开序幕——这是1986年秋,北京故宫博物院太和殿丹陛石上的一幕。当年,记者数十次进宫及绕宫采访,并以《紫禁城在呻吟》为题,在《北京日报》刊出系列报道,反映故宫博物院文物遭人破坏,院内被十个单位侵占,筒子河失修以及门票偏低等问题。报道引起中央及有关部门及北京市的高度重视,故宫博物院整改由此拉开序幕。 ▲“北京平四”跳起来——1986年初冬,北京的街舞开始流行起来。此后,舞蹈家杨艺创作了百余种舞步花样的“北京平四”,让京城舞迷越发地“走火入魔”。据说当时杨艺的“粉丝”达11万之众。这幅照片摄于1997年1月,杨艺正在和舞迷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跳着“北京平四”。 ▲在天安门广场放风筝——天安门广场曾是人们放风筝的好去处,在这块面积达44万平方米的当今世界最大城市广场上,人们在放风筝的过程中,也在放飞着心情。从巴掌大的沙燕儿,到百米龙筝,都曾收入记者的镜头。这幅《放风筝的男孩》摄于1999年10月。 ▲什刹海的三轮车队——这幅照片摄于2007年9月28日。经营北京什刹海“胡同游”的三轮车队,当时已超过千辆。2008年,“胡同游”三轮车队开始逐渐精简。2008年5月12日,300辆新式人力三轮车在什刹海上岗;同时,什刹海“胡同游”特许经营开始实施,进入规范化管理阶段。 记忆中的地安门—— 上世纪90年代,从鼓楼上向南鸟瞰北京中轴线。 直到上世纪50年代时,这条街上还有一座名为地安门的城门。地安门曾是明清两朝皇城的北门,与天安门遥遥相望。后来,为解决交通问题,地安门变成了一个地名。今天地安门大街的交通拥堵问题依旧没有解决,但地安门却永远的没了。 鼓楼时装秀——1991年,鼓楼街头的服装秀。当时,模特街头走秀为服装品牌代言还是件新鲜事儿。地安门百货商场这一商业活动,引起不小轰动。与国外模特在T型台上迈着猫步不同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早期时尚从街头款款走来。 角楼夜色——2008年8月,北京景山前街,故宫东北角楼下纳凉的市民。故宫照明工程是为奥运而于2007年底完工的,宫内夜景照明采用的是车载式灯光装置,在重大节日期间,将灯光拉入故宫内照射。据介绍,故宫夜景照明曾论证多年,部分古建专家认为,在宫殿上安装灯饰,会破坏古建筑结构;同时,也会对古建消防安全构成威胁。采用车载式灯光装置,按宫内建筑结构量身定做灯光,保证了照明效果及文物不受威胁。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4 , Processed in 1.07197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