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南锣鼓巷是如今北京最有名的一条胡同了。也许,南锣鼓巷也是北京最时尚的一条胡同。不管什么时候,来这里的人都络绎不绝。一到周末,真有点摩肩接踵了。穿着时尚的年轻人漫步在青砖铺地的小街上。呈现不同创意的酒吧、纪念品商店,还有风味不同的小吃店让人眼花缭乱。看着这个充满商业气息的繁华景象我曾不止一次产生过错觉,这是南锣鼓巷吗? 留在我记忆中的那个静静的南锣鼓巷是永远挥之不去的。那条静静的胡同伴我走过了整个童年。六岁的时候,我家搬到南锣鼓巷东边的一条胡同里。如今,我住在南锣鼓巷西边的一条胡同里。快二十年了,不管我出门去哪里都要经过南锣鼓巷。我总是忘不了和南锣鼓巷的第一次“邂逅”。 那是一个春日的午后,我一个人出门闲逛。刚从郊区搬到城里,第一次上街还有着一点小小的恐惧感。我慢悠悠地走着,看着胡同两侧装饰简单的副食店、裁缝铺、小卖铺,烤羊肉串的新疆大叔,还有正在专注的修自行车的师傅,轻轻敲打什么的修鞋匠,包子铺里散发出的团团炊烟,浓浓的生活气息把我的恐惧感消除得一干二净。走在生机勃勃,安静祥和的胡同里,看着两侧高高的槐树,我心里产生了一种舒服的亲近感。 这条胡同永远是静静的。清晨,人们骑着自行车从这里穿过,不时听到清脆的车铃声。午后,胡同开始休息。此时从这里经过,偶尔能从某个窗户里传出京剧唱腔或是单田芳先生沙哑的嗓音。夏日的傍晚,胡同两侧坐满了乘凉的男女老少。小板凳上摆着茶壶茶碗,人们享受着清爽的小风,聊着国家大事和家长里短。九岁那年,我还不幸在南锣鼓巷遭遇了一场小小的车祸。当时街坊四邻热心帮忙的场景至今难忘。 南锣鼓巷好像一夜之间就变了。变得全球闻名,变得时尚靓丽,曾经的生活气息不经意间就成了记忆。其实,南锣鼓巷不仅仅是一条胡同,她代表了一个街区,一个和元大都同时诞生的街区,南锣鼓巷元代时隶属昭回坊。几百年了,南锣鼓巷和她两侧的十六条胡同依然保持着元代的格局。 近代以来,有太多的名人在这个街区留下了历史的印记。洪承畴的府邸就在南锣鼓巷,但是今天已然面目全非。荣禄故居在菊儿胡同,僧格林沁的府邸在炒豆胡同,黑芝麻胡同的刑部尚书奎俊的故居恐怕是现在保护得最完美的四合院了。前圆恩寺胡同里有个小院是茅盾先生的故居,再往前走几步的那个大院便是蒋介石在北平的行辕。音乐大师王洛宾先生幼年曾在这条胡同的八旗学堂读书。雨儿胡同有齐白石先生的故居,罗荣桓元帅和粟裕将军的故居也在这条胡同。因为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而毅然辞去上将军衔的王树常将军的故居在蓑衣胡同。启功先生曾在黑芝麻胡同14号居住。帽儿胡同有冯国璋故居和末代皇后婉容的故居。名人故居让南锣鼓巷变得厚重和沧桑。 南锣鼓巷让人最真切地体验到胡同文化的魅力。走在一条条胡同里,看着规格不同的院门、巧夺天工的砖雕、精美绝伦的门墩,还有参天的古树,随风拂动的垂柳,路边自由开放的野花。走在胡同里,能品味到生活的变迁。前鼓楼苑胡同在明代称孤老胡同,因为这里曾有一个收留孤寡人员的养济院。依然保持国营副食店风貌的沙井副食店,是否会勾起你某些回忆呢?当年京城颇为有名的万庆当铺的外墙上,今天依然能看到“文革”时期豪情万丈的标语口号。胡同里仍能看到硕大的上马石和石制的拴马桩,可旁边却停着一辆色彩鲜艳的跑车。历史和生活交融,文化经岁月的考验而历久弥新。 一提到胡同,一定让你想到老和旧,但我觉得胡同是永远年轻的。因为她有历史的积淀,有自己的绿意盎然,更有包容时尚的胸襟。今天的南锣鼓巷依然是静静的。她无需张扬,也远离喧嚣。她带给人们的是自在与追寻,是怀想和感慨。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22 , Processed in 1.07710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