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韩萌 前日,东城区胡同整治工程在安定门方家胡同内施工。工人们在剔凿该胡同41号院的“古刹白衣庵”旧外墙时,白衣庵原有的山门(寺院正面的楼门)重见天日,山门上的石制花窗保存完好。史料记载,这座白衣庵始建于明代,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变成大杂院。 昨日下午,方家胡同41号大门上方,石刻的凸雕的“古刹白衣庵”五个红字清晰可见。工人罗玉新正在小心翼翼地剔凿水泥旧外墙。“一定要慢点轻点凿,怕损坏了里面的古砖古墙”。石刻文字被三层水泥墙包裹,罗玉新说,说明此处曾经被粉刷过三次。 发现 凿墙凿出精美花窗 昨日,已经剔凿出来的东侧约四五平方米的山门上,露出灰白色的方砖和一保存完好且工艺精美的石制花窗。 “很漂亮,很惊讶”,41号院的居民老戴说,白衣庵早就成了居民大杂院,他在此生活了30多年,山门一直被水泥墙覆盖,居民们从来没见过山门的真容。94岁的倪秀清大妈是院里年纪最大的居民。她说,1967年她家住进来时,白衣庵的山门就已经被水泥覆盖了。 保护 已联系文保单位鉴定 昨日,安定门街道办事处城建科工作人员表示,白衣庵山门重现是此次胡同整治工程中的一大亮点。该工作人员说,东城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7月启动全区胡同整治工程,虽然不知道白衣庵的具体历史,但知道这座建筑年代久远,担心施工过程中损坏墙体,便轻轻凿开外墙,果然有收获。 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联系文保单位,将对白衣庵进行文保鉴定,如果需要,将做下一步保护工作。 回忆 40多年前古刹成民宅 老北京人,63岁的学者马天骥所著的《闲话北京往事》中,一篇名为《方家胡同与古刹白衣庵》的文章中记载,“古刹始建于明代,坐北朝南,原有山门三间,有四层殿宇及跨院。前殿三间,正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其后院还有殿堂三间。” 上世纪60年代,马天骥曾到过该古刹。昨日,马天骥回忆,当时山门尚在,门已经封闭,门上方可见石刻凸雕的“古刹白衣庵”5个大字。整座院落显得很破旧,山门的外墙只是普通的灰墙。“当时有老居民带我进去看了。”马天骥说,“当时主殿观音殿的顶还在,其他都拆了,只呈现出一间间普通民房的样子。”马天骥在文章中还提到,庵内曾供奉观音菩萨及九尊娘娘像等。 居民们说,如今院里住着近30户,老住户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搬来的,“从前白衣庵的前殿后殿很空旷,种了很多柏树、海棠、梨树,还有假山,特别漂亮。” ■ 讲述 隐身→重现 门牌花窗相继露真容 白衣庵山门的三间房现在是东城区房地中心安定门分中心第一管段的办公室,负责人赵先生说,山门上的“古刹白衣庵”5个字此前被水泥灰浆抹住,字迹能隐约透出,老住户和街坊知道此处是古刹,但外人都不知道。 赵先生认为,不该让古刹“隐匿”,于是上周他在山门外架了把梯子,爬上去用小刷子轻理水泥和灰,露出凸雕的5个大字。“说来也巧。前天整治胡同时,凿墙时又发现了石制花窗,隐匿了多年的历史,得以重见天日”。 赵先生听胡同里的老人们说过,山门上的字和石制花窗可能是上世纪60年代居民为了保护古迹,于是用水泥、青灰抹上,“掩藏了一段历史,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保护它的作用。” 古刹→杂院 三间房当过木工车间 赵先生已在白衣庵内的三间房办公近10年。赵先生说,这座庙产本是公房,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白衣庵院落的部分产权归了当时的东城区房管局。“大院里有60多间房间,分属三四家单位。” 他说,上世纪70年代,东城区房管局下属部门开始在山门的三间房办公。当过木工车间,堆放过木料,后来成了办公室。“当年东房和西房最外侧各有一个高1.3米的台子,用于供奉佛像。”赵先生回忆,砖砌的台子上,曾有一条汉白玉石条。“佛像早没了,只剩下这个台子。”由于台子与办公环境不匹配,“后来装修时把台子封在墙里了。”赵先生说。 尼姑→居民 留守老尼姑善始善终 老居民老戴说,1973年他搬来时,院里还有几位尼姑在此生活。其中有一位,邻居都叫她于大姑,于大姑还有个亲妹妹也在白衣庵出家为尼。白衣庵被改作单位宿舍后,几位尼姑仍在此生活,住在西配殿旁边的小耳房。。 老戴说,于大姑为人非常和善,对人很有礼貌,她喜欢种花,“记得她家养了很多君子兰”。 86岁的居民李桂兰说,于大姑当年住在院里时,居家打扮与普通百姓一样,但仍一直吃素。东城区房地中心安定门分中心第一管段办公室的赵先生说,于大姑是白衣庵里最后一位尼姑,在1996年前后去世。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9 , Processed in 1.07001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