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学啦背起我的小书包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俞万林

    小呀么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

    到开学的日子了,学生们又开始收拾自己的书包了。

    最近这些年,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沉了,看看小书包的款式变化,就知道书包的沉重了——从挎包式变成双肩背,又从双肩背又变成拉杆箱。从肩上背到地上拖,幼小的双肩,显然已经经受不住重重的书包了。

    虽然给书包减负的呼声已经喊了好几年,但校门口看到的书包依然是鼓鼓的,拉杆箱也越来越多了。

    看着这些鼓鼓的书包,不禁想起了自己以前上学背过的小书包。

    看着现在校门口孩子们或背或拖的书包,实在无法想象这鼓鼓囊囊的书包中都装些什么。不过,上世纪五十年代我还是个小学生时,书包里面装的东西,至今还清楚地记得。

    那时的书包都是单肩挎着,或是斜挎在背后。男孩子大部分都背土黄色或蓝黑色的带盖帆布书包,女孩子都爱背带白色花边的方形花布书包,家境条件差一些的则用旧布缝制书包。

    书包里必装的是语文、算术课本和作业本、文具盒。到了高年级才有自然、地理和历史课,这些课不是每天都有,课本和作业本自然也不必每天都带,平均每天带三种课本和作业本就行了。

    当时的小学生课本印制较为简陋,最多在书中有一两页彩色插图,其余都是用普通纸黑白印刷。作业题目或是印在课本中,或是由老师写在黑板上由学生抄在作业本上回家做。既没有辅导用书,也没有印制精美的习题册,书本的分量都不重。

    小学生的文具盒主要装铅笔,所以俗称铅笔盒。铅笔盒一般是铁皮制成,盒盖上印有各种图画,还有木制铅笔盒,盒盖是插板式的。为保持文具盒内的清洁,细心的女孩子常在盒里衬上一层纸,过一段时间换一张纸,里面总是保持干干净净的。

    铅笔盒里一般装两三支铅笔以及橡皮、木尺、铅笔刀,还有一种铝制的铅笔帽,平时戴在铅笔头上保护笔尖不被折断,当铅笔越用越短手不好握时,把铅笔帽戴在笔身上增加铅笔的长度,既好握笔也延长了铅笔的使用寿命——小小的铅笔帽使小学生从小就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那时,大家在作业本里往往还插着一块和作业本一样大小的铁皮垫板,写字时放在纸下面,一方面可以使写出来的字清晰,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写字时由于桌面不平铅笔捅破了纸。

    到了五六年级,老师往往会把习题油印在纸上发给学生,这种卷子纸很薄,为了防止撕破和皱裂,这时书包里又会多了一个用硬纸板制成的书夹。书夹比16开纸略大些,学生们把这些卷子都放在书夹里保存。书夹放在书包里没什么不方便,只是它的四角有铁皮包头,无意间加快了对书包的磨损,不少学生的书包因此都打了补丁。

    说起来上世纪五十年代小学生的书包也有“负担”,那就是要按照课表安排装入必要的学习工具,不然课就没法儿上了。这些学习工具中,分量最重的就得数石板和算盘了。

    石板是一年级学生上学必备的学习工具,它是一块长约三十厘米、宽约二十厘米,如同现在笔记本电脑大小的近黑色的青石板,周围用木框镶住,用石笔在上面练习写字、做算术。买石板时还要买一个配套的圆形小板擦,写错了或是写满了,就用小板擦擦掉重写,既省纸又省笔。

    在石板上写字用的是石笔,孩子们叫它“滑石猴儿”,每支有半支铅笔长,写起字来不费劲儿,但石笔易碎,不是写着写着折成两半,就是不小心掉在地上摔成好几截。石板可以放在书包里,石笔放在铅笔盒里。有的学生书包小放不下,就在石板边框上钉上两个钉子或打上眼,系上一根绳,和书包一起挎在肩上。语文算术课天天都有,所以小石板一背就是一年。

    算盘是高年级开设珠算课才用的。文具店有专门卖给学生用的算盘,尺寸小一点,用料轻一点,可以放在书包里。

    当时,算盘是人们日常用的计算工具,如同现在的计算器一样,很多家庭都有算盘,孩子上学要用,也就不再单买,家里的拿去用就是。只是这些算盘大都比较大,分量也重些,书包里往往放不下,有的手拿着放在腋下夹着,有的也仿照背石板一样用绳拴在算盘上背着,只不过不用天天背着罢了。

    书包里装的学习工具还有写字课用的毛笔、墨块和砚台,当时似乎还没有墨汁和墨盒。

    砚台有圆形或方形的,台盖是扣在台座上的,放在书包里很容易分家,里边剩余的墨汁往往污染了课本。为了方便携带,家长都给孩子按砚台的大小缝制个小布袋,装进砚台后,把口上的线绳一紧,台盖和台座就不会分家了。装砚台的布袋可以放在书包里,也有的拴在书包的背带上。墨块放在铅笔盒里,毛笔比较长,有的铅笔盒放不下,就戴上笔帽举在手里。

    到了高年级写字课改用钢笔,自来水钢笔好带放在铅笔盒里就行,但有不少学生买不起自来水钢笔,就用蘸水笔,一支笔杆一个笔尖,便宜又轻巧,麻烦的是还要带墨水,小瓶子盖拧不好就往外漏,放在课桌上,课间不留神也会碰到地上,洒个满地不说,课还没法上了。所以一上写字课,

    老师都要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把墨水弄洒了。

    小学里的美术课当年叫图画课,每周有一节,到时要记着带蜡笔,到三年级时就用水彩了。一个水彩盒有十二块不同颜色的水粉块,同时装有一支毛笔,装在书包里很轻,算不上什么负担。

    那年月书包里除了装学习用品外,还要有“三带”:水碗、手绢和口罩。

    当年一般学校里在操场上都会放上一个保温桶,由工友把烧开的水储存在里面,一到课间休息,大家拿着自己的水碗去接水喝。手绢是擦手、擦鼻涕、接痰用的。当年北京风沙大,为防止呼吸道传染病,老师要求学生每天上下学都要戴口罩,冬天寒冷干燥,口罩也有防寒保暖作用。总之这“三带”都是为学生健康着想的。

    课间玩耍的器具,也是不少小学生书包里常带的东西,如沙包、跳绳、羊拐、玻璃球等等。也有男孩子带“绷弓子”,用纸团当子弹打仗玩,有时也会伤着人,打碎了玻璃,所以经常让老师没收。

    社会在发展,历史在进步。现在,小学生书包的样式、用料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实,无论书包里装什么、装多少,轻重几何,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和国民教育的状况。因此,学生书包减负,当前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各方努力才能见到实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老程-山里人家 2014-2-12 16:48
差点忘了,还用过蜡笔。

查看全部评论(1)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6 19:08 , Processed in 1.09195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