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马市大街在两广路的虎坊桥以西,是两广路上一条笔直的路段。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这里也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百姓生活中所需的各行各业,在这条路段上都能找到。 原来的骡马市大街,东起虎坊桥,西至铁门和米市胡同的路口。 进入骡马市大街,路北有栋青砖小楼,这座小楼在解放前和解放后有着截然不同的职能,本文开头所写的青砖小楼——解放前是北平妓女检查所,解放后这栋小楼属宣武区防疫站。 从东口向西漫步,路南有一家饭庄,名叫宾宴春。这饭庄平时不开业,遇到黄道吉日和宜婚嫁的好日子,则忙得不可开交。 宾宴春往西路北是梁家园的南口,从这个南口一直往北走就是梁家园小学,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小学。梁家园南口的西北角是一家规模不小的杠房,杠房专司殡葬事宜。 骡马市大街与路南的粉房琉璃街和路北的麻线胡同组成了一个并不标准的十字路口,从这个十字路口开始,骡马市大街就繁华起来了。在路南有个大酒缸——当年的大酒缸,实际上就是个小酒铺,大酒缸的缸盖就是顾客的餐桌。那会儿这种小酒铺在京城很多,他们除了卖酒之外还兼营一些廉价酒菜,如肉皮冻儿、开花豆、夏天的咸水毛豆等。 酒铺的西边是高台阶的邮政局。路北麻线胡同东边是一家小旅店。十字路口往西,过了邮局是个两间门脸儿的长发祥干果子铺。所谓干果子铺就是不卖油盐酱醋的副食店。这段路上路南路北还各有一个中药铺。路北中药铺的西边有个魏染胡同,这是一个老地名,因明朝时有一姓魏的染匠在此生活和工作而得名,北京人说话时喜欢带儿化音,久而久之,魏染胡同演变成魏眼儿胡同了。当年邵飘萍先生的《京报馆》,就在魏染胡同。 魏染胡同对面有个宝华楼猪肉铺,两间门脸儿的肉铺西边是卖生肉的肉案和肉架子,东边是柜台和各种自制的熟肉,高高的大肉墩子立在柜台里边,和京城所有的肉铺一样,售货员卖熟肉时必须登上高台儿去切肉,掌柜的姓王,是位山东人。 宝华楼的西边又是一个十字路口,路北是四川营,路南是果子巷。据说四川营在明朝是屯兵的地方。 粉房琉璃街可以直通南横街,然而从果子巷通往南横街,却要经过稍稍有点斜的弯路,而且这条路是由四个不同路段组成,即果子巷、驴驹儿胡同、延旺庙街和张相公庙。 果子巷十字路口的东南角是个颜料店,房檐处挂着五六根木棒,分段涂上红黄蓝白黑几种颜色的油漆,这就是颜料店的幌子。 东北角是乾元亨南纸店,西北角是个三层院落的会馆,高台阶的大门道很气派,小学同学曾在此居住。 沿着会馆向西走的寿山棺材铺,后来更名万龄祥。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关张了,改成了拍卖行,解放后在拍卖行原址建起了新华书店。 往西有个五间门脸儿的大房子,不是商铺,也是家会馆,是下洼子院。当年老北京有个说法,说下洼子院拢财,至今我也不明白这种院落怎么会拢财。到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五间门脸儿被占用四间,只留一间通道,其余四间成了一个地摊形的山货屋子。 山货屋子的对面是一个穿堂门,是骡马市大街和大吉巷间的一个通行便道,只能一个人推着自行车通行,洋车和其他车辆无法通行。穿堂门的东侧是李福寿笔铺,在京城很有名气。 从山货屋子往西走是一家三间门脸的茶叶铺,门前独立成院,院内水泥墁地。孩子们相中了茶叶铺的水泥地,放学不回家,到茶叶铺门前抽汉奸,茶叶铺的人从来不轰小孩。 米市胡同的东边路南有家澡堂子,藏在一个深深的小胡同里。 米市胡同路西有家南海会馆,规模很大,一人多深的下洼子院,正式的大门外边是一道方木柱组成的栅栏墙,这家会馆是当年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康有为的故居,前几年曾到此一游,已经破败不堪,木栅栏早已荡然无存。 米市胡同对面是铁门,进口路西是桂馨斋酱园,曾与天源和六必居齐名,当年的咸胡萝卜备受欢迎,咸胡萝卜是扒糕、凉粉儿和芝麻酱凉面必不可少的作料。桂馨斋现已迁走,咸胡萝卜也已断档多年。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26 , Processed in 1.09230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