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1月5日《中国少年报》创刊,发行全国。60年前,我作为少年读者,每每捧读,爱不释手。虽然它不能和我嬉戏玩耍,却打开了我认识世界的窗口,能有这样的伙伴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爸爸给我订了一份《中国少年报》,我一听说真有点心花怒放。那时家里并不宽裕,花钱为我订报确实不易,还得到挺远的三里河邮局办手续,大人的这番心意,我怎能不兴奋呢!
从这以后,我拥有了自己的报纸。每周一下午一听到邮递员叔叔喊:“少年报来了!”我便飞跑到大门口,得意地接过报,举着、叫着、跨进屋里,一版一版贪婪地看起来。有时,竟早早地站在院门口翘首期待着送报叔叔的身影。
那时,《中国少年报》是周刊,4开4版1大张。刊头是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报名,中国少年报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大气豪放。头版主要是国家大事、各地少年重大活动的报道。每逢五一、国庆都刊登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大幅照片,刊登少年儿童参加庆祝活动的照片,这些我都特爱看,既感受着节日的欢乐,又盼望着自己也能接受毛主席的检阅那该多好呀!
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成就的图文报道,为国民经济的百废俱兴备受鼓舞,当年鞍钢高产、三门峡水电站建成、解放牌汽车出厂……都是从这报上知道的。每当看过就决心做“今天的红领巾,明天的红旗手”,激发着热爱祖国、长大建设祖国的强烈情感。每次看过后,总把报纸平平整整压在炕席底下,精心地保存起来,生怕折了脏了。
虽然我们是小读者,可常有大作家和我们在报上见面。著名作家冰心、儿童文学家张天翼、陈伯吹等,他们的《寄小读者》、《罗文应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一只想飞的猫》等都特别赢得我们的喜爱。这些色彩斑斓的作品内容都贴近我们少年儿童,语言简练,寓教育意义于生动活泼的故事讲述之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和科学文化知识生动有趣地告诉我们,童真的心自然地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和良好品德的教育。有时我们小伙伴把这些故事津津乐道地传来传去。
那时,报纸版面虽少,可时事、科技、体育、读书等各方面应有尽有,真是透过小窗口,看到了大世界。其中最受我和同学们喜欢的就属小虎子、知心姐姐、动脑筋爷爷栏目了。
《小虎子》是连环漫画,每期都有。秃秃的头型、圆圆的面庞、憨直的性格,特惹人喜爱。每期五六幅,画里有个小故事。小虎子尊敬师长、助人为乐、聪明好学、拾金不昧、知错就改……这些都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后来,我当了小学老师,还组织学生画“我们班的小虎子”,学生们也可喜欢小虎子呢!
《知心姐姐》有个刊头,是位留短发朴朴实实的姐姐。她经常挑选一些我们心里不明白或烦恼的问题,答疑解惑,指导我们成长。成人后知道知心姐姐中出了个代表人物叫卢勤,现在堪称是儿童教育家了。
《动脑筋爷爷》栏目,那个爷爷额上的皱纹,戴着老花镜、留着长长的胡须,显着慈祥又博学多闻,我至今记忆犹新。他经常介绍一些日常现象里的科学知识,人为什么做梦呀、夏天为什么穿浅色衣服凉快呀、小鸟站在电线上为什么不被电死呀……引导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长知识本领。
我记得《中国少年报》还经常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我们学习知识、讨论问题,练习写作。
一年暑期,我参加了“好书——我的朋友”的征文活动,写了“《跟随毛主席长征》读后感”。寄出一月,杳无音信,我想是石沉大海了。真没想到开学后,报社给我回信了。我小心翼翼剪开信封,里面有《好好学习》、《“铁道游击队”的小队员们》两本书和一封信。我惊喜地看着,信中写道:“亲爱的少年朋友:暑假里,我们发起的‘好书——我的朋友’征文,已经结束了。你努力地阅读,积极地参加征文活动很好。你的征文已被我们录取,现寄上图书两本,送给你作纪念。希望你今后继续积极阅读课外书籍,为提高自己的文化、科学、品德而努力。九月十二日。”下面盖着“中国少年报社,生活指导组,通信专用章”。这封少年报社寄来的书信,这殷切的期望一直激励着自己努力学习,至今那信和书还珍藏着呢!一看到它,就又仿佛回到了童年,情思涟漪心里还是甜甜的。
那时,少年报二分一份,一个月九分钱。我为了不让大人操心出钱,有时早点宁可只啃干窝头,不再喝卤丸子,悄悄地撙出钱来续订上报纸。那时,这报纸虽然没有绚丽的色彩,更没有精美的装帧,有的只是白纸黑字,黑白照片,简洁的栏花、插图,然而,那简朴的版面,却描绘了多姿的世界,是我们心灵与世界对话的窗口。
我记得《中国少年报》是在1951年11月5日创刊的,并被确定为小学中高年级少先队队报,到昨天,满六十岁了。少年报曾为我们送来了健康的精神食粮,帮助我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打好知识基础,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1951年11月5日,《中国少年报》创刊。《中国少年报》伴随着一代又一代读者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