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我家隔壁儿有几家煤铺,“广隆”、“恒顺”、“隆源”……大约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这些煤铺都归了公家,组织到了一起,但我仍习惯称它为“煤铺”。煤铺的四周有的地方栽着木桩,拉着铁丝网,有的地方打着土墙,靠南边有个墙豁子,也没有门,我们上学下学、上街买东西都穿过煤铺,虽没有门,但也没听说谁进去偷拿。 到了六十年代初期,这里就有了蜂窝煤,不过平时人们用煤还多是煤球或煤块,用蜂窝煤做饭取暖还比较稀罕,所以经常到那里去看生产蜂窝煤。那时的生产条件差,一间棚子,棚顶吊一只灯泡,棚里显得昏黄。设备更简陋,在平地上挖一个方形的坑,地面上铺一块大铁板,制蜂窝煤的模具就焊在铁板的下面。棚顶下,一根粗弹簧吊着一把锤子,上有把手。铁板上堆着一堆和好的煤末。操作人站在坑里,用铲子把煤末送进模具,然后攥住锤子的把手用力往下砸,发出咚咚沉重的响声。蜂窝煤成型后,操作人员踩动铁板下一个机关,蜂窝煤便升上来,一共两块。那时的蜂窝煤是小块,一斤半一块。操作人把它捧起来,送到一旁码好。待数量多了,再用车推走晾晒。我们每天从这里经过,棚子里都会传出咚咚的沉重的响声。 那时候,人们用的多是煤球,但都是人手工摇煤球。六十年代中期,煤铺进了几台煤球机。煤球机结构挺简单,上头有个料斗,是装煤末的,中间封闭。有两个辊子,辊子上布满了半圆的孔,煤末就是经过辊子的挤压,变成了煤球,再顺着下边一个簸箕形的斗流到地上,我们管它叫机器煤球。机器煤球显得特别的瓷实。 用煤球机生产煤球,效率就快多了。自安装了煤球机,人工摇煤球就渐渐少了。有时候煤球机坏了,我就站在一边看着修理工把机器拆开,把沉重的辊子换下来。没人时,我就两手提那辊子,用尽力气,才刚刚把辊子提起地面。煤球机要经常挪动,没有固定的电线,那时候人们的安全意识也不强,地上支几根竹竿,电线就从上头走过来,开关就吊在竹竿上,用时往上一推,不用时往下一拉,就算完活。 随着时代变迁,经济发展,居民人口也逐渐增加,隔壁儿煤铺零售的花样也越来越多——生炉子要用引柴,这里又增加了劈柴。那时候的木材都是国家调拨,木材公司里那些弯的、不成材的、糟朽的圆木都被运到这里。煤铺的零售部新装了一台电锯。每天从这里经过,都可以听到电锯截断木头的尖利的响声。操作人把圆木截成一定的厚度,然后再用斧子劈成一根一根的劈柴。居民们在买煤的同时,顺便就可以捎一些劈柴,这样,生火就方便多了。 前几天,我又到了煤铺的原址,这里早已拆迁,眼前是一个住宅小区,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楼里的居民取暖有暖气,做饭用天然气。居民们大概已经不知道这里原来是个煤铺,也不知道那些和煤有关的事情了。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1:52 , Processed in 1.08706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