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是“人文北京”建设的内在要求,京郊厚重的历史文化是京师人文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征地、拆迁、建设已经成为北京城市拓展的大势所向,京郊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成为摆在眼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昌平区当前正处于大拆迁、大建设、大发展时代,如何做到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破坏、保存和发展昌平区固有的历史文化,为建设人文北京服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城市化 京郊 历史文化 古迹 遗存 保护和发展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是“人文北京”建设的内在要求,京郊厚重的历史文化是京师人文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征地、拆迁、建设已经成为北京城市拓展的大势所向,京郊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成为摆在眼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昌平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是历代王朝的畿辅重镇,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正是城市化进程急速发展的时期,大拆迁、大建设、大发展成为全区的重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做到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保存和发展昌平区固有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对建设“人文北京”的重大意义 奥运会之后,北京市及时提出了建设“绿色北京、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的发展战略。其中 “人文北京”,是对“人文奥运”提法的继承和升华。从“人文奥运”到“人文北京”不仅仅是北京市在奥运会后对奥运精神的简单继承,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寻找北京的城市品格和灵魂,将人文精神源源注入其中,使所有的活动、项目和产业皆以此为精神皈依。从“人文奥运”到“人文北京”是富有逻辑的理念转化,本身就饱含文化自觉的新理念的开启,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升华城市内在精神、建设以人为本的首都社会的历史性抉择。 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是建设“人文北京”的重要环节。特色北京是“人文北京”题中应有之意。我们要建设的北京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森林,而是具有文化内涵的宜居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创新是“人文北京”的“源头活水”。城市与城市中的人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于城市在人文精神方面的品位要求会越来越高。城市特色也会越来越成为人们衡量城市品位优劣的重要标准。曾几何时,当城市建设为我们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雷同的城市规划却让中国出现了“千城一面”,“特色危机”成了城市建设中的共性问题。曾有一位专家指出:“城市建设中,许多文化、历史遗迹已经荡然无存了。现在除了某些传统留给我们的标识外,一个城市很难和别的城市有区别。实际上,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于我们人类最重要的恰恰是文化和文明。”历史文化应该作为城市建设一条至高的原则。要避免“千城一面”就不能失去了城市内部的认同性,如果失去了对这个城市的气候、山川形胜、历史传统、社会文化、民风民俗等等的认同,城市必然失去自己的个性。 当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时,人们在感慨社会高速发展之时,也在感叹往日的生活不再。因而,城市精神被提起,城市特色被强调:“中国的城市化应该是在自然经济主导下的,具有人文特征的城市化。提倡人文特征,因为人文特征的概念能够使得城市的价值最大化,它解决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解决了中国城市同质化的问题。中国需要这样的城市化!”于是很多专家和学者开出药方,城市规划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指出:“首先要保护利用好城市的历史遗迹和传统建筑,以延续地域历史文脉;其次在城市规划中,应有一批具有特色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和园林设计,构建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空间;第三充分调动城市的一些非物质因素,突出城市的动人特色。” 北京作为历史古都,自然不缺历史文化资源,但是在城市的建设中也是昔日风貌渐行渐远。如果从召公封于燕算起,北京建城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即便从元朝算起,北京作为统一国家的首都也有700多年的历史了。明清以来,中间除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后期这短短20年外,几百年间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城市基本不曾中断,早已形成了它的特色,有着自己独特的城市精神和魅力。明万历年间来到中国的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描述他所见到的中国城市:“在中国人看来,论秀丽和雄伟,这座城市超过世上所有其他的城市,而且在这方面,确实或许很少有其他城市可以与它匹敌或胜过它。它真的到处都是殿、庙、塔、桥,欧洲简直没有能超过这些的类似建筑。在某些方面,它超过我们的欧洲城市。”只可惜,时过境迁,当年利玛窦所见到的北京和南京,已经面貌全非,而他自己的故乡——威尼斯、那不勒斯、佛洛伦萨等意大利古城却因完好保存,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正在建设成为世界城市。世界城市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要有一个城市独特的精神品质,要展示城市形象,这就需要挖掘城市的内涵,增强文化的软实力。北京的城市精神必然应该是在北京的文化传统中孕育形成,是北京城市文化传统的核心。北京精神在建设“人文北京”中,应该发挥其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有鉴于此,“人文北京”的建设首当其冲的是对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
二、昌平区的历史文化魅力以及在建设人文北京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北京城市建设迅速推进,京郊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被提到了日程之上。 北京的历史文化积淀不应该仅仅表现在故宫、颐和园和长城等著名景点,今天我们建设“人文北京”,展示北京精神,如果只是局限于一些重大历史古迹和遗存的保护和发掘,实际上依然是对历史文化的无情破坏,其结果必然是:古老北京的文化魅力无法展示出现代光彩,只能在现代化华丽的光芒下丧失自己独有的气质。保存和发挥北京古老文化,必须重视京郊众多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发掘工作。 以京郊昌平区为例。昌平是一个历史文化重地,自古为军事重镇,军事必争之地,是北京的北大门,素有“京师之枕”、“甲视诸州”之称。昌平历史悠久,据雪山文化遗址(位于昌平区南口雪山村)出土的文物证实,早在六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产、繁衍生息。禹贡时代为冀州之城。西周时期,召公封于燕时,昌平就已经是其属地了。春秋时期,昌平属于燕国。战国时期,属于燕国的上谷郡。因居庸关长城在区城西北,自秦汉以来即为交通要冲。西汉始置昌平县,与军都县并存。隋至元,除五代时期一度改为燕平外,皆为昌平县。明代升县为州并筑永安城以护陵寝。清仍为州。民国改称县。1948年12月12日,昌平解放。1949年4月称昌平县,属察哈尔省南口专署。1949年8月,属河北省通县专署。1956年3月29日划归北京市,称昌平区。1960年1月7日复称昌平县。1999年9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昌平撤县设区。 昌平区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是北京历史、人文景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居庸关长城和明十三陵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昌平区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除了这些闻名遐迩的市级、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文化遗迹之外,还有更多散落在昌平各镇村的文化遗产。即从昌平区政府在2003年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可以得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区级地下埋藏区12处,区级古树名木5处;一般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66处,可移动41个。 从昌平的历史演变和现存文物古迹来看,昌平的历史是北京城历史的一部分,昌平区的历史文化古迹也是北京古老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建设“人文北京”,就北京的每个辖区来说,那就是首先将每个辖区“人文”化。如果每个辖区将被列为世界级、国家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外的其它普通文物尽数毁灭,“人文北京”的建设就将成为无源之水。 就昌平的地理位置和现有文物古迹遗存来看,昌平区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昌平区距北京城中心区距离较近,处于北京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西部发展带”,区位优势明显。多条铁路穿境而过,多条高速和快速公路交叉,构成立体交通网络。且不说,昌平南边诸如回龙观镇、东小口镇部分地区早已纳入北京市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便是昌平城区,德胜门出来走京藏高速(原八达岭高速)也就半个小时左右即能到达。正在构建的东部新城中心区位于老城向东发展的城市公共服务发展轴上,北部距明十三陵仅仅10多分钟路程。另外,昌平区西北高、东南低,处于北京的上风上水,也位于历史上所谓的“龙脉”线上。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优良,地热资源丰富,比如东沙河生态湿地就是濒临城市的重要景区和休憩之所。昌平区境内留存很多名胜古迹,除了举世闻名的明十三陵和居庸关长城外,还有银山塔林、沟崖、和平寺等,这些名胜古迹基本上都位于名山峻岭或者山前暖带。苍松翠柏溪流怪石点缀之下,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景融为一体,能够让人在一饱眼福之余,深深地体味历史的厚重和品味。从北京市里出发,无论是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还是银山塔林、和平寺,驱车都很方便。如果以这些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心,以三线——京藏高速沿线、立汤路及其北延长线、山前暖带线为径,遍览昌平所有古迹遗存基本都能到达,一路过去,车行十分顺畅。 基于昌平区拥有的良好的区位条件、优越的自然环境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资源,在建设人文北京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建设人文北京,作为北京城市发展新区的昌平当大有作为。
三、城市的发展对京郊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提出了重大挑战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容器。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讲,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北京市城市化速度在全国实属前列。所谓城市化,我国经常称为城镇化,英文单词Urbanization,是指第二、三产业在城市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使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最直观的理解就是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 在北京市城市化的推进中,昌平区城市化速度在近些年驶上了空前快速的发展轨道。早在《昌平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就已经“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进一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城市现代化进程”。十二五开局之年,昌平区更是迈开大步向着城市化的方向前进,制定了扎实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规划。第一,要加快南部地区城市化。对南部地区进行大力度拆违、大规模拆迁、大组团建设,全面实施城市化改造。计划力争用5-10年的时间,高标准实现南部地区城市化,成为北京新型城市化的典范。第二,按照城市现代化标准,全力推进未来科技城、沙河大学城、昌平新城、科技商务区(TBD)和城市中心区等“三城两区”建设,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该规划中的任何一个“城”都要牵涉到拆迁和建设。以沙河镇为例,已经完成拆迁的村有5个,正在拆迁的村有9个。在这9个正在拆迁的村中有4个属于巩华城,因此巩华古城如何恢复和建设是摆在昌平区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尽管城市化有自己的衡量指标,但是在当前中国,表现最为直接的还是土地城市化。征地、占地,盖房、修路、拆迁成为城市化的先声。在这种背景下,所谓的日新月异,实际上是渐渐失去本来的面貌,失去自己的特色。所谓“拆旧建新”,城市空间里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背后却是文化自觉的苍白。这样的城市化,绝不是昌平要建设的“人文昌平”,也绝不会对建设“人文北京”有任何意义。 城市化与传统文化、古迹遗存的保护肯定会有冲突。有位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专家曾说:“现代化对文化遗产的破坏甚至比战争更厉害”。为什么这么说呢?一般而言,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往往是文化遗产遭破坏的高危时期,这一时期文化遗产除了要经受风雨侵蚀、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自然破坏外,还要经受人为破坏,比如大中型基础性建设带来的破坏、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利用造成的威胁等。而那些观赏性不强、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或者产出比较慢的文化遗址遭到破坏就更多。各级政府强调工作的重心是经济建设,在遗址保护上再不愿多花资金投入。如果对当地群众来说,直接关心的是城市化进程中自己的拆迁利益保护和生活改善问题,对遗址保护意识也淡薄,就会出现拆迁盖楼、平整土地、修建道路、宅基地扩建改建,用土取土对文化遗址必然会带来致命的威胁。 在城市推进的过程中,是不知名的小“文物古迹遗存”的灾难。名声在外的重量级文物、古迹、遗存一般都会得到保护,因为他们能够带来最直接的经济收益。但是更多地散落乡村间的文物古迹遗存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为人们无法知道他们确切的价值,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沉睡在地上地下。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遇到历史文化遗产时,讲不清道不明。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有时根本没有调查、登记,更谈不上公布文保单位。面对旧城改造、城市建设时,拿不出具体依据,在“保”与“拆”的争议声中,面对着越来越近的工程期限,只得眼看着它被拆毁。另外,北京有的是重量级的文物,也有很多人对这些“破烂小东西”不在乎。因为没有人看,没有旅游利用价值,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保护”就是“浪费”,“这也保护,那也保护,还怎么发展?”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GDP增长速度的前提下,没有旅游收益,还要付出成本去保护,那是得不偿失的。“保护”是为了“创收”,在这种思想的驱动下,“保护”也成了破坏,比如某些地区片面迎合旅游热,以拆毁传统历史街区为代价,建立所谓的历史文化一条街,实际上是一种极大的破坏。有专家指出: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各项建设活动对古城遗址的威胁已经进入到一个规模更大、矛盾更趋尖锐、次数更趋频繁、一旦毁坏更趋彻底的阶段。正因为如此,在大拆迁、大建设的年代,历史文化古迹和遗存的保护必将遭遇更大的压力。
四、合理处理城市扩展和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的路径探讨 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发展经济应该两者兼顾,绝不能牺牲一方保另一方。城市化既然是不可逆的历史进程,我们不可能为了保护历史文化古迹和遗存就停止历史前进的步伐。但是也绝不能为了给城市化让道,就听任历史文化古迹和遗存遭到毁灭。后者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毁去,就有可能会永远失去,那遗憾将是永远不能弥补的。那么如何合理处理这个两难问题,让历史遗迹的保护与城市化进程和谐共进呢? 第一,要普及人文北京的知识,让人们知道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要想避免重蹈历史覆辙,不做后悔之事,就需要防患于未然,提前加大对历史文化、文物知识等的宣传,不但要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更要向各级、各部门领导宣传,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深入人心,动员全社会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尤其是对当事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普及基本的文物历史知识。同时,应该制定严格的审批制度,以及对于文物、未知文物、存疑文物的处理制度。 第二,转变观念,改变保护主体。历史文物的保护一向被认为是文物部门的事,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单靠文物部门为了保护而保护已经力不从心。 历史文化遗址古迹的保护,不仅仅需要征地、移民、拆迁、环境整治、土地利用改变、产业结果调整、群众居住点改建、市政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费用,而且还需要保护设施、展示设施和本体保护方面的费用等,所以保护文化遗址古迹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可是现代社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建设和推进无不需要资金的力量。资金运作离不开预期收益的评估和测算,如果无法确认或者短期内无法从资金运作中获得收益,从政府到群众,都无法提升对其热情。但是离开资金支持,所谓保护只是空谈。 现在文物保护应该作为文化事业来对待,应该从文物部门的“孤军作战”变成政府众多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保护”。文物部门要做到及时摸清文物家底,适时采取文物保护措施等。而政府各部门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可以为文物资源的保护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和人力物力支持,还可以尽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物古迹遗存的社会教化功能,启迪人们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另外一方面,除了可移动的文物外,大量的遗存古迹是不可移动的,这就有可能要改变既定的建设计划,也有可能要迁移居民和既有的建筑,而所有这些,单靠文物部门显然不行。需要政府拿出土地进行置换,甚至需要改变既定的经济建设方针。有些时候,还需要对农民进行土地补偿,也需要通过国家行为使农民合理转移或者转变身份。 第三,合理发挥古迹、古城、文物的现代作用。为了保护而保护的单纯行为在现代经济社会已经很难凑效了,要把文物保护作为文化事业来经营。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非单纯为了怀古,城市的保护和发展有一个根本目的就是有利于北京市民的生活,并与北京经济的发展相结合。要将改善民生、风貌保护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古都风貌保护工作。如何处理好严格保护与科学开发的关系,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在科学利用的过程中加以保护,是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地区面临的共性任务和难题。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文物保护事业与相关产业发展的关系。事实上国内已不乏较成功的案例,例如,云南丽江、陕西临潼、山西五台山、湖南凤凰、河南安阳、福建泰宁、山东曲阜等。同时,北京的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具备国际视野,善于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国际大都市在古都风貌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 就昌平而言,除了共性的问题外,借鉴中外历史上一切经验,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应先从以下问题入手: 第一,巩华城的恢复和建设。巩华城是明代行宫,是明清帝王谒陵和北巡驻跸之地。如今这里虽然历经沧桑,昔日的风貌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下已经千疮百孔,但是依然是距离北京最近、规模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行宫古迹。巩华城所在的沙河镇正是现在昌平区拆迁的重点,正在建设中的沙河大学城也濒临此地,保护和开发好现有的历史遗存,对沙河镇乃至昌平区的旅游、建设和发展都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第二,地下文物的保护。昌平区是北京市文物大区,虽然经过多次文物普查,仍不免总有遗漏。地下文物是历史的沉淀,但是地域位置却不确定。在拆迁过程中,这些不确定的地下文物随时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因此,首先应该加强可能出现地下文化遗存地带的巡视检查。其次要上门宣传,实地授课,把文物保护相关知识带到工地,送到当地政府。最后就是要普及文物法相关知识,增强保护文化的意识和法制观念。 第三,继续发挥明文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这一点毋须多言,以明十三陵为中心的文化旅游以及民俗旅游一直是政府极力推动的。为了保持明十三陵地区景色的一贯性,政府也对当地的产业发展进行了限制。但是光有限制还远远不够,当地农民看着其它地区陆续发展了,难免会有不平衡,这就需要政府从财政上给予当地农民支持和补贴。另外,旅游业离不开旅游资源,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更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对象。因此,文化旅游也得讲究品牌,还需要通过各种独具匠心的文化手段,有效提高昌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昌平的旅游发展增添活力。
【作者简介】 罗艳,女,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党史、党建、社会史和经济史等。
卢永著,女,北京市昌平区委党史办公室副主任
通讯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政府街19号 邮编:102200 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党校研究室 邮编:102200 电话:89741774
Email:cpzs2010@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