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挖掘延庆传统文化资源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

2002-12-1 12:00| 发布者: 范学新

挖掘延庆传统文化资源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

[摘  要]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竞争的根本源动力。而位于北京西北的延庆县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但是在传统文化的挖掘、利用、宣传等方面还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延庆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紧紧围绕建设绿色北京示范区的发展定位,积极在政策引导、文化创新、文化产业等方面做文章,全面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让传统文化资源在“人文延庆”和“人文北京”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把文化软实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见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区别于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主要是通过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而体现出来的,主要包括文化、制度、传媒等内容。 而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其中,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之源,保护、挖掘、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2011年2月公布的《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当中,就把加强首都文化软实力建设作为“十二五”时期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纲要》提出了要“强化首都功能核心区文物保护工作,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占用腾退工作,抓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工作,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着力培育和塑造北京精神,不断增强全国文化中心功能……”这为今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指明了发展方向。

一、延庆传统文化资源保护、挖掘、利用取得显著成效
    延庆县是北京的远郊区县之一,地处北京西北,自古以来南北交通要塞和经济往来枢纽,是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的过渡地带。地域内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十分丰厚。据不完全统计,县境内现有500余处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18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6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项。
    近年来,延庆县立足首都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深入实施生态文明战略,注重文化遗产保护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在传统文化保护、利用、传承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调查和普查。从2005年至今,延庆先后组织了县境内长城实测调查、延庆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延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等工作,对县境内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摸底,为今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加大文化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在继续做好八达岭长城、水关长城、八达岭残长城、古崖居等文物旅游景点的保护利用工作的同时,争取各级文物保护资金3000多万元对县境内残长城、岔道城等50余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并将文物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有机地结合起来,修缮后的岔道城、柳沟城、双营城等一批文物古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地下文物得到有效保护。近年来,市县文物部门先后对延庆南菜园、西屯、沈家营、张山营等地的10多处基本建设工地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勘探面积55万平方米,发掘汉、唐至明清时期的古墓葬2000余座,出土各类珍贵文物4000余件。
四是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近年来在地域文化挖掘、整理、利用等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加大地方文化挖掘整理力度,编辑出版了《延庆文化文物志》、《妫川壁画》、《八达岭长城传说》、《品味延庆话》等历史文化丛书。探入挖掘延庆的历史文化,成功策划了以“三朝御路”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为依托的大型广场演出。不断挖掘、完善、丰富延庆端午文化内涵,成功举办了六届北京延庆端午文化节,使端午文化节成为延庆的一张文化名片。
五是为传统文化打造保护和发展的平台。2008年延庆县建成了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于一体的文化中心。为延庆历史文化展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空间。目前,县域内博物馆多达7座,总建筑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藏品总量12000余件,从业人员120余人此外,延庆县还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先后建立了八达岭长城传说、延庆旱船、永宁南关竹马等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基地。
六是编制了一系列有利于传统文化发展的规划。近年来,延庆先后编制了《延庆县“十二五”时期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规划》、《延庆县长城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延庆县廿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划定规划》、《水关长城总体保护规划》、《延庆县井庄镇柳沟村遗产保护规划》、《北京市延庆县古崖居文物保护规划》、《八达岭残长城环境整治规划方案》等一系列规划文本,为今后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描绘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

二、传统文化资源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利用空间:
    虽然近年来我们在传统文化资源保护、挖掘、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1、传统文化要素被挖掘利用得还十分有限。目前,在延庆地区传统文化被挖掘利用的主要途径就是与旅游业相结合。近年来,延庆坚持“生态文明”战略,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游,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和最美乡村。 “十一五”期间,延庆县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接待游客6591.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85亿元。 尽管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率仍然不高,传统文化资源被保护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十分有限。
    目前,延庆县只有八达岭长城、水关长城、八达岭残长城、九眼楼、古崖居、山戎墓葬陈列馆等文物资源被直接辟为景区和博物馆,还有龙庆峡、百里山水画廊、松山原始森林公园等处旅游景点包含有人文景观。目前被保护利用的文物景点只占延庆文物资源的2%。其中4处长城景区利用长城的总长度仅6公里,而延庆县境内现存明长城就达179公里,已开放段长城只占县境内长城总长度的3.35%。此外,延庆县还有400多处文物景点、18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待挖掘和利用。比如延庆地区的长城防御体系、古村落文化、非遗项目、民间信仰习俗、京张铁路等等都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空间。
    在已经被开发利用的传统文化资源中,文化遗产本身的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比如长城旅游,目前大多局限在对长城本体的参观,而对长城的文化内涵并没有做过深的挖掘和展示。虽然我们有长城博物馆,但并不能充分展示出延庆地区长城文化的特殊性。如果我们向游人展示的不仅仅是烈日炎炎下的一道“连续不断的墙”,而且还要让他们知道这里还有纵深密布的长城防御体系、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恬静淳朴的风土民情。来长城参观的游客不仅仅是欣赏了长城的自然风光,而且还经受了一次长城文化的洗礼。这样的效果要远比爬爬长城,跟长城合个影就回家要好得多,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同样,其它以文化遗产展示为主的项目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2、对延庆传统文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区域文化还没有形成核心品牌。民族认同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凝聚力和吸引力产生的根本前提就是对本地区文化上的认知和认同。如果在文化认知上达不成共识,也就不可能形成核实价值观。延庆作为北京的西北门户,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延庆处于我国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过渡地带。从数万年前的石器时代至今,延庆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化遗存。近年来,随着延庆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延庆文化的探究也不断深入。纷纷提出了“长城文化”、“山戎文化”、“古崖文化”等不同文化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最能体现延庆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什么最能体现延庆文化的精髓,至今还没有一个系统的、令人信服的概念。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会发现,人们在对延庆历史文化认识上,存在着两种误区。一种是盲目自大型。多认为延庆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八达岭就位于延庆县境内,延庆的长城文化博大精深等等。如果要接着问他们,延庆长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延庆除了长城,还有什么能够代表延庆?则多是惘然不知。另一种就是妄自菲薄型。认为延庆历史上没什么名人,没什么大事件,没什么有钱人,没什么好文物等等。总之,延庆从古至今就没什么可值得炫耀的。
    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表面上看是人们对延庆文化缺乏一个客观真实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对延庆文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宣传还不到位,还不能够给公众提供更多客观、真实的文化素材。
3、对延庆传统文化要素的宣传推介力度还十分有限。文化的推广需要宣传,宣传可以让文化产生产力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目前,我们对延庆传统文化的宣传还很不到位,不要说是外地游客,就是延庆本地人,对延庆历史、延庆文化、延庆风土人情都不太清楚。记得有一次我们去山西运城旅游,晚上出门逛夜市,随便在饭店门口打了一辆出租车。这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一路上向我们介绍了当地历史、名人传说、旅游景点、风土人情、土特产品等等,让我们对当地有了很直观的了解。听着这位司机一路娓娓道来,看得出他对当地的人文、历史相当熟悉,已经融化在血液里了,随口就可以说出一堆堆的故事。而延庆新兴的出租车行业做过这方面的宣传工作吗?
    有时候陪同外地的同志们参观延庆的旅游景区,明明是一些人文景观,却给游客大篇幅地介绍那块石头像什么、这个山峰像什么,像“飞来石”、“一线天”等全国哪都能找到名字,延庆也给编出来不少。龙庆峡的导游员好像就没有向游客介绍过“龙庆峡”为什么用“龙庆”两个字。人们来过多少次也不会与元朝的仁宗皇帝、元代的龙庆州联系到一起。
我们的旅游、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对延庆人文资源的宣传也十分有限。外地人、延庆人要想了解延庆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除了去博物馆参观之外,其它途径很少。
4、还没有充分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延庆一直都在致力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历史文化挖掘,文化与旅游结合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与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地方相比,延庆的文化创意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位于湖南张家界的“魅力湘西”大型歌舞演出,以歌舞的形式,借助现代声、光、电技术,生动地向各地的游客介绍了湘西地区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少数民族风俗等,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一台演出发展成“魅力湘西”大剧院,成立了张家界魅力湘西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了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而大家熟悉的广西桂林的《印象刘三姐》更是根据人们耳熟能详的刘三姐的传说,依托桂林的自然山水,通过歌舞的形式,打造出了全国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处人文景观,带来了数以亿计的经济收入。离我们较近的怀柔区近年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从2005年开始引进中影集团影视基地暨国家数字电影工程,而2010年一年就新引进文化创意企业515家,累计达到3407家,实现营业收入8.6亿元。
与此相比,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 关于延庆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利用的几点思考
    挖掘延庆传统文化资源,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甚至是几个人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文化、教育、宣传、城建、旅游等很多部门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目前,北京正在全力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延庆作为首都的一部分,应该遵循“搭建平台、深入挖掘、广泛宣传、抓住契机、借势发展”的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延庆文化内涵,围绕建设绿色北京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此,今后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在研究文化发展政策上下功夫,努力营造有利于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政策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先决条件。延庆应该充分利用国家和北京市已经出台的鼓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结合延庆实际,制定有利于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地方性政策。比如制定有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为县属文博单位设立专项文化研究扶持基金,主动给他们命课题,定任务,鼓励延庆的文化机构和文化人才去研究延庆文化。同时,积极与市级部门沟通,争取引入有利于延庆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课题或项目。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培育延庆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等。
    制定有利于延庆文化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对现有的人才进行培养和提高,积极通过生态文明梯队人才建设项目、延庆县学科带头人等鼓励和激励机制,引导延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努力引进专门的文化研究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鼓励文化创新,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2、在延庆传统文化研究上下功夫,努力提炼延庆文化品牌。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研究得越深入,能够发现的亮点和增长点就会越多,对提升延庆文化软实力就越有帮助。目前,我们已经出版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与厚重的延庆文化相比,也只能是冰山一角。目前研究延庆传统文化的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在研究的内容上要注重对延庆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比如对延庆境内的长城防御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努力探索延庆在京北长城防御体系中的特殊作用。对延庆的古村落文化进行研究,努力探寻延庆村落文化、村落形成和村落发展的历程。对延庆的民间信仰进行研究,努力探索延庆先民的精神世界。对延庆的民间艺术进行研究,努力寻找延庆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延庆的人文精神进行研究,努力提炼延庆的文化精髓。
    在研究方法上要坚持自主研究与合作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只有延庆人最了解延庆文化,最热衷于研究延庆的文化现象。但是仅靠延庆人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要充分借助外脑,尽快出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利用首都人才优势,广泛地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文博机构、文化人才合作,借助外部资金和人才,研究延庆的传统文化。
在成果转化的形式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一是可以出版专著或研究报告。二是可以举办县内外文化论坛,定期或不定期地展示延庆文化的研究成果。三是可以广泛地与文化企业对接,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文化产业项目。
3、在延庆传统文化宣传上下功夫,提高延庆文化的知名度。传统文化的内容无论有多么丰富、研究成果不管有多么深入,如果不被社会知晓,就没办法得到普及。再好的研究成果也只能停留在襁褓中,不会对延庆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宣传延庆文化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一是要继续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作用,积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延庆文化,提高群众对延庆文化的知晓率。
二是要通过各个行业进行传统文化宣传工作。要积极地编写符合不同行业需要的宣传材料,通过旅游景区的导游、讲解员宣传延庆的人文历史和风土民情。不同景区的讲解词要融会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给游客留下生动鲜明的印象。通过教育部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就增强家乡的自豪感。通过交通部门对出入延庆的旅客进行宣传。在919公共汽车、S2号线的车站和显示屏上宣传延庆的人文景观和传统文化。让过往的乘客逐渐加深对延庆的文化印象。
三是编辑出版一系列通俗易懂的普及读物。有人说,二十一世纪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很难能够坐下来读长篇大论。文字让人厌倦,让人不过瘾,需要图片不断刺激眼球,激发人们的求知欲。传统文化理论研究著作很难被普通群众接收,要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延庆文化,就要适应时代的发展,编辑出版一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普及读物。《北京人文地理.延庆卷》就是很好的例证。通过这本160余页、图文并茂的小册子,人们可以很快地了解一些延庆人文历史、民俗民风的知识,增加对延庆的感性认识。同样,延庆县近年来也启动了《延庆历史文化系列丛书》的编写工作,试图编写一系列图文并茂的通俗文化读物。
4、在传统文化的利用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县景合一”的宏伟构想。文化研究的成果不是要束之高阁,而是要让其成为生产力,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也就是要在“用”字上做文章。传统文化研究只有密切地与产业相结合,与地区方方面面的建设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大作用,才能成为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原动力。
近年来,延庆立足首都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深入实施生态文明战略,完成了“四大生态走廊”等一系列生态建设项目,境内林木绿化率高达72.5%。然而,再秀美的山水如果缺少了文化的支撑也是没有灵性的。“十二五”时期,延庆将大力推进旅游休闲产业转型升级,依托综合环境资源优势,将延庆县域整体打造成一个超大的旅游景区,实现“县景合一”的构想。这一愿景的实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可以将长城调查和长城防御体系的研究成果与“县景合一”的战略有机结合,长城的关堡、烽燧、寨坡等都可以成为大景区中的景观。将古村落文化研究与自行车骑游路线相结合,形成一村一景,一城一故事的格局。将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和非遗展示项目与正在积极筹办的第十一届世界葡萄大会项目相结合,让传统文化与葡萄酒文化相得益彰。将延庆各地的文化要素与道路建设相结合,实现道路、风景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将文化遗产保护与沟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为“百里山水画廊”、“四季花海”等沟域经济赋予文化的内涵。
5、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上下功夫,让文化生产力成为新的增长点。“十一五”时期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2010年11月,八达岭长城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延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内容。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要以现有项目为依托,带动延庆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要加快北京妫河建筑创意产业园和八达岭长城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不断丰富创意内容,在吸收借鉴发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成功经验的同时,充分考虑延庆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将文化产业做实、做强。加快探戈坞音乐谷及“印象长城”实景演出项目建设,不断挖掘长城文化内涵,打造出一场生动形象,特色鲜明,冬夏皆宜,突显延庆长城文化、风土民情的实景演出。成为外界了解延庆、认识延庆的鲜活艺术形式。能够达到或超越“印象刘三姐”、“魅力湘西”的水平。
以传统文化资源为依托,打造具有延庆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延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要在加紧保护地方知识产权,推进地方文化产品商业化的同时,发展具有延庆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比如丰富的饮食文化,可以包装成延庆特色餐饮。可以把延庆火勺、傀儡、小米水饭、小米干饭汤等特色饮食做成特色饭店、快餐等,向来延庆的游客推介,甚至可以推向北京等大城市,并在推销的过程中融入文化和传说,提升其文化品味。大家所熟知的“陕西凉皮”、“兰州拉面”、“羊肉泡馍”等特色食品已经远远超出了食品的内涵,已经成为了一种地方文化符号。
    此外,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将特色旅游纪念品产业化。延庆每年都要接待1000多万游客,仅八达岭长城每年就要接待500至600万游客。这么多人来延庆,如果把“吃、住、玩、行、购”旅游五要素做足,延庆会发展得更快。其中“购”就指的是旅游纪念品。近年来,延庆各旅游景区也在不断地开发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但是延庆带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仍然很少。有人比喻旅游纪念品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这张名片典雅华丽,有极高的收藏与鉴赏价值。精巧便携、富有地域特色工艺品礼品,能够让人铭记于心。延庆完全可以抛开在旅游纪念品市场上由各旅游景区单打独斗的方式,引入资本,开发符合各阶层人需要、实用、有收藏价值的旅游纪念品。比如延庆方言中的“shuanr”字,除了现有靠垫产品外,可以做一系列的深度开发,钥匙坠、打火机、U盘等等。总之,哪些商品有市场、经济实用,我们就可以做什么。另外,延庆地区的文物古迹、风俗传说、民间艺术、出土文物都可以开发成系列的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旅游纪念品。
    总之,文化软实力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通过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通过每个延庆人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来。市场是找出来的,机会是创造出来的。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挖掘延庆的传统文化,宣传延庆独特的人文魅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抓住北京创建全国文化中心、延庆建设绿色北京示范区的历史机遇,借势发展,延庆文化软实力才能不断得到提升,延庆的社会经济才能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保护利用 软实力
[作者简介]范学新,男,延庆县文化委员会文物科科长,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延庆地区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
通讯地址:延庆县高塔街57号
邮政编码:102100
电话:69183509
E-mail:fanxuexin@sina.com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燕山天池下一篇:要塞岔道雄风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17 , Processed in 1.09079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