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胡同有个小工厂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未知

    北京的胡同除了蕴藏着无比丰厚的历史遗存和流光溢彩的名人轶事之外,除了曾经有过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粮油副食店、杂货铺、煤厂、裁缝铺之外,在一些胡同里还曾有过一些工厂企业,虽然今天这些单位绝大部分已经外迁,但那些与胡同一起演绎的如歌往事,却让我们流连。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住宣武区西柳树井60号,后来这儿改成了珠市口西大街。出院门马路对面就是老字号丰泽园饭庄,饭庄东侧是煤市街的南口,从这南口进去西侧的第一条胡同,就是培英胡同。1969年,我进了宣武区大栅栏袜厂工作,厂址就在培英胡同18号。

    培英胡同东西走向,东起煤市街,西至棕树二条,在明代《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为“马神庙街”,因为胡同中有座马神庙。到了清乾隆年间,为和相邻的小马神庙胡同加以区别,改为大马神庙胡同,民国时期则叫大马神庙,1965年全市整顿地名时改为培英胡同。

    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瑶卿先生曾住过培英胡同20号。那个院儿位置有些特别,建在胡同路南一条较为宽敞但不通行的巷子内的尽头,因此大门朝东,是所老式大宅院。胡同门牌按单双号排列,大栅栏袜厂所在的18号也在胡同路南,工厂大门朝北,就在王瑶卿先生故居20号院所在的巷子口东侧,可以说是毗邻而居。同时,袜厂在18号厂区的正对面,即胡同路北还有部分厂房,袜子漂染、定型的后续工序和锅炉房都在那儿。

    袜厂距我家一街之隔,进厂之初我以为自己上班是最近的,后来知道并非如此。

    当时袜厂归属大栅栏街道,这儿的职工大多数都是街道安置办根据就近原则分配的,所以和我家远近差不多的大有人在,最近的一位就住在北面相邻的培智胡同,培英、培智两条胡同中部有条南北向带折弯的小巷相通,这条小巷的南口几乎就正对着袜厂的大门,穿行过来非常便利,所以这位才真是在自己家门口上班。

    袜厂经常要加班,遇事儿要通知大家,所以车间和班组里都建立了“联络网”,职工根据居住的远近顺序排列,由此编排出来的“联络网”环环相扣,遇到有事儿先通知第一位职工,然后依次向下传,最后一位接到通知还要再向厂里报告,表明已全通知到了。

    当时一般家庭里根本没有电话,更谈不上什么手机了,所以“联络网”上登记的并不是电话号码,全都是各家各户的地址。就是按照这些地址,大家步行或骑车挨家挨户去通知。也就是从那时起,通过“联络网”的排列建立,我逐步熟悉了师傅和同事们的家庭住址,同时也认识了不少街巷胡同。

    记得当时袜厂的支书家住蔡家胡同,副厂长家在前青厂胡同,织袜车间主任家住百顺胡同,我们班的班长家住响鼓胡同,我的维修师傅在粮食店街,我的一位挡车师傅在大保吉巷,还有一些同事住附近的小安澜营胡同、石头胡同、樱桃斜街、韩家胡同、扬威胡同、陕西巷……稍远一些的也就是在西河沿、虎坊桥、梁家园、粉房琉璃街一带,住的最远的,在西城区的大石作胡同——几十位同事的住址,就是几十个街巷胡同的名字,当年的“联络网”,无意中成为了我熟悉胡同到后来爱恋胡同的启蒙教材。

    在那个年代,“联络网”是袜厂和职工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与纽带,除了满足日常加班等生产所需外,后来在1976年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发生时,“联络网”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时袜子确是市场所需,都由百货公司统购统销,有时还供不应求。袜厂又属于轻纺行业,生产中噪音低污染小,再加上属当地街道,职工大多是附近居民,能分配到这个厂子上班是件很不错的事儿,因此袜厂也得以能够在胡同生存并与附近居民和平相处。

    没进袜厂之前从没想过每天穿在脚下的袜子是怎么生产的。进了袜厂才知道,这小小的袜子生产要经过十多道工序才能摆上商店的柜台。我进的是袜厂比较关键的织造车间,先从挡车学起,然后又经过三年学徒才当了一名袜机的维修工。

    织袜车间和许多针纺行业一样,女工多男工少,女工大都是担任织机挡车工,早、中、夜三班倒,一班八小时都站着,往复走动操作,一个班下来腰酸腿疼胳膊累,很是辛苦。相对于她们,我们男工反而轻松不少,因为负责设备维修,只要袜机正常运转,我们基本就没事儿。

    当时车间有个约定俗成的“技术衡量标准”,就是哪个维修工当班时越闲在,就说明技术越好,反之,忙得不亦乐乎的会被认为“手太潮”。我师傅技术就很拔尖,修机器既快又好,最“显份儿”的就是他敢穿着雪白的衬衫上班,不但保证出故障的袜机能修好,还讲究白衬衣上不蹭上一丁点儿油污。

    袜厂一些熟练的挡车工能自己处理机器的小故障,不但增加了产量,更减轻了维修工的工作量,因此维修工和挡车工有着鱼水般的关系。那时厂里没有食堂,三班倒都是自己带饭,遇上有挡车工没带饭或者三伏天带饭捂馊了,我们就自告奋勇帮她们外出去买饭。

    帮忙出去买饭还有个原因,就是谁有时间出去,就间接说明谁的技术过硬。时间一长,上班时抓空骑车外出,也成了“显摆”技术好的一种形式。

    夏季夜班容易犯困,所以夜班出去遛遛也提神醒脑。那会儿胡同没多少路灯,我们一般是骑车穿过煤市街和粮食店街,到街灯比较亮的前门兜风,对前门也就格外熟——自珠市口大街与之交会的十字路口向北,西侧有前门自行车店、紫兰时装店、正阳时装公司、月盛斋,东侧有前门五金店、新大北照相馆、亿兆针织毛纺商场、老正兴、都一处、全聚德和力力餐厅,其中的亿兆针织毛纺商场里还有我们袜子的专柜,那种带提花的锦纶丝袜曾特别受青睐。

    午夜时分到前门,景象与白天大不相同,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穿梭往来的车辆,也没有开门迎客的商铺,喧嚣变成了寂静,相识又有些陌生。空旷的街市上鲜有人迹,只有我们几个骑着自行车前行,迎来夜风徐徐,驱走了夜班的困倦,有时会遇上扫街的环卫工人用惊诧的眼神看我们,我们经典的回答是:“和你们一样,我们也在班儿上。”

    那时在珠市口西大街路北的清华池边上,曾经有家小吃店经营夜宵,不过年头一久,这店名实在是想不起来了,只记得一般我们都是在遛完前门大街后,再跑到这里买些夜宵带回去。这些夜宵有的是买给自己吃的,有的是给那些依然在班儿上的挡车工同事的。

    有一回兜风时看时间富余,从前门又骑到了天安门遛了一圈,回去时忘了给挡车工带夜宵,惹得女工们一通数落,只好把自己的饭食贡献了出来。

    当年车间里还有几台最原始的生产设备——手摇袜机,完全不用电力,一边用手摇带动齿轮使之旋转织造,另一只手还要完成收针加针的操作,袜子下面还要坠挂一个小铁砣做辅助,能够织出纯棉的袜子。后来大批电动织袜机代替了手摇袜机,就没人再用了,据说先是支援了乡镇小厂,后来乡镇小厂也不用了,直接进了废品回收站。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大栅栏袜厂早已合并外迁,培英胡同18号也换了“主人”。前些日子又去了趟前门、大栅栏,再一次走进培英胡同,在熟悉的老地方驻足,耳畔似乎又听到当年富有节奏的织机声响,眼前仿佛又闪现出身着洁白工装辛勤忙碌的同事和师傅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6 00:28 , Processed in 1.10952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