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安定门城楼变成立交桥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段文辉



1991年12月5日,北京,北二环路安定门立交桥。张风/TAKEFOTO 
 
 
  曾经的安定门城楼,只留有影像印记。 
     我从一降生就住在安定门边上的西顺城街,一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因为修建二环路环城公园才离开了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地,可还是会时不常的回安定门一带瞅瞅。以前每天上下学要路过的是锣鼓巷,去首图借书必经的是成贤街,但是最经常溜达的还是安定门这一带,特别是那条走了不知多少遍的安内大街。

    顾名思义,安内大街就是从安定门往南一直到交道口的这条不足一公里的街道。明清的北京城有九座内城城门,始建于明洪武初年的安定门就是其中的一座。据说古时候军队出城打仗得胜回京就走安定门,如今在安内大街西侧有一条胡同叫谢家胡同,传说兵丁们进了安定门会在这一带卸甲休息,以后慢慢有了卸甲胡同,叫着叫着就成了谢家胡同,至于准不准确就另当别论了,反正小时候听城根儿的老人们都是这么说的。

    和其他的老北京城楼的命运一样,安定门毁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末。父亲总跟我说,小时候经常抱着我上城墙上去玩儿,但脑子里确实没有一点儿印象了。虽然对老城楼没什么概念,但是对在原来城楼的位置修建的安定门立交桥却了如指掌,甚至可以说是看着它一天天的建起来的。安定门立交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建成的。那阵子我正上小学,放学后小伙伴们一起在桥底下的马路上踢足球,顺着坡道练习骑自行车,围着高高的脚手架捉迷藏,立交桥给我们这拨儿二环路边儿上长起来的孩子留下了太多的回忆。

    由于所处位置特殊,历史上安定门大街两侧也曾是店铺林立,但是和著名的“东四西单鼓楼前”相比,这里更多的是些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买卖,比如鹿鸣园酱园、宝兰轩南纸店以及泰山楼杂货店等等。解放后经过公私合营以及自然淘汰,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安内大街两侧的老字号已经所剩无几。

    安内大街当年的老字号保留到今天的可以说是屈指可数了,宝兰轩文化用品商店算是一个。头两年曾经和店里的老营业员聊天,这家曾经以经营南纸起家的文具店,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文革”中改成了安定门文化用品商店,但是这一带的大人小孩还是直呼其名,只要是买纸墨笔砚,张嘴就是上宝兰轩,由此可见老字号的生命力有多么的强。

    从上小学开始,我的所有文具基本上都是在宝兰轩买的,记得当年一进门的柜台上铺着各种各样的纸张,有练书法用的,也有糊窗户顶棚用的,还有五颜六色的折纸工用的电光纸,靠北侧是卖普通文具的,钢笔铅笔以及各种作业本,玻璃柜台里花花绿绿的香橡皮和五花八门的转笔刀常常吸引我有事没事就往这跑一趟。前不久为了买宣纸又去了一趟宝兰轩,原来店堂的位置已经成了一家银行的营业部,好在店铺还在,只是营业面积大大缩小了。

    宝兰轩往南过了胡同口的高台阶上曾经有一个小酒馆,老住户应该都有印象。酒馆的柜台上放着装散装白酒的坛子,玻璃柜台里摆着小肚、粉肠还有花生米等各色下酒的小菜儿,屋里有几张桌子,人多的时候,有些人干脆就把小菜儿端到门口的台阶上边喝边聊。夏天的时候,酒馆也卖啤酒,瓶装的买的人少,而拉散啤酒的汽车一到,门口立马就排起长队,打酒的容器也是五花八门,有用塑料桶的,有用暖壶的,甚至还有端着铝锅来排队的。

    安定门大街上还有一家卖布的大新布店,门脸儿不大,但是很深,两侧是一溜儿的木柜台,柜台上和柜台里的货架上整齐的码放着成捆的布匹,还有各种花色的缎子被面儿。当年买布还是要布票的,一般人家的窗帘啊、床单啊基本上都不买现成的,而是把布买回家,自己用缝纫机锁个边儿,我家的红蓝格子人造棉和彩色泡泡纱床单都是在大新买的布。

    从安定门立交桥往南走路西的第一条胡同叫灵光胡同,这是我当年去安定门大街的必经之路,过去老人们习惯把它叫做灵官庙胡同,因为在胡同北侧曾经有一座供奉灵官的道观,后来大伙就取其谐音,直接叫灵光胡同了。在灵光胡同东口曾经有一家很大的副食店。那年头,这规模的副食商店可算是数得上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市的总体物资供应还是比较困难的,像花生瓜子食用油这些副食品都需要凭本供应。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孩子,一定都有端着一大碗芝麻酱边走边舔或者拎着瓶子去副食店打酱油的经历。除了凭本供应的商品外,这家副食店里还提供油盐酱醋、烟酒糖茶。那时候父母如果去串亲戚或者到医院看病人,总是要到安内副食店去买两瓶水果罐头或者两瓶橘子汁。而到了冬天,副食店门前的空场就成了冬储大白菜的临时供应点,那时基本上都是全家齐上阵,有往自行车后座上捆的,有用平板三轮拉的,买得少的干脆一人两棵直接就往家里抱。用不了几天,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窗台上、门道里就堆满了晾晒的大白菜了。

    要说安定门这一带最有规模的商家,还不是这家副食商店,安定门百货商场才算是安内大街上最大的商家,这可是个真正的综合性商场。当时胡同里的小伙伴一起玩儿时,总喜欢互相吹牛,谁穿双新片儿懒(条绒面塑料底布鞋),或者买个新棉猴儿(带帽长身棉袄),总要说是安百买的,要不就是地百(地安门百货商场)买的。而我最喜欢去的是商场的玩具柜台,花皮球、布娃娃一般都是小姑娘喜欢的,而男孩子最青睐仿真的驳壳枪,可以发射塑料子弹的那种。记得有一年商场来了一种榴弹炮的铁皮玩具,不仅轱辘可以转,每门炮还配有好几发炮弹,没多久,胡同里的孩子们就人手一门大炮了,地上画条线,大家比赛谁的炮弹发射得最远。

    安定门百货商场旁边是安定门药店,给我印象最深的两样东西是虎骨酒和山楂丸。当年虎骨酒在各大药店都有卖的,逢年过节父亲总要买两瓶虎骨酒送给老人,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虎骨酒在市面上就见不到了。

    小时候我很能吃,每当担心我吃多了,母亲就会让我嚼一丸山楂丸,说是药丸子,倒不如说是一种开胃小食品,味道酸中带点儿甜,吃完的药盒也不扔,用剪子在盖上剪几个口往上一翻,就可以做成一个小炮楼。那个年代的孩子,就是这样在贫乏的物质生活中处处创造着自己的快乐。

    在安定门商场南侧,还曾经有一家当时北京城里非常有名的饭店——康乐餐馆。其实康乐餐馆原来在新开路,1977年才搬迁到安内大街。这家康乐餐馆上下三层楼,玻璃大门很是气派。在当时,这里和地安门大街的马凯餐厅一样,绝对算是首屈一指的高档餐饮场所,那可不是一般人家平时能消费得起的。

    那时候康乐餐馆的招牌菜是翡翠羹和桃花泛。所谓桃花泛,其实就是一道锅巴菜,用番茄和水果调成芡汁,整盘菜仿佛是桃花盛开,故而得名。著名作家苏叔阳的小说《故土》中女主人公叶倩如第一次请白天明吃饭,就是在康乐餐馆。有一年内蒙古的大舅来北京,曾经请我们全家在这吃了顿饭,以至于那段时间一和同学们聊起吃饭,就总说康乐餐馆。要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下一次馆子,是很值得炫耀一番的。

    在安内大街的东侧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买卖,安定门商场对过的日杂用品店算是比较大的一家了,锅碗瓢盆、水桶水缸、扫帚墩布、蚊帐竹车,只要是居家用的,在这都能买到,而逢年过节的烟花爆竹,也算是日杂店的一项特殊的节令商品。

    安内大街上的交通非常方便,有好几趟公交线路从此通过,104路和108路无轨电车在安定门和方家胡同都有车站,小时候常常去王府井的新华书店买小人书,经常从安定门走到交道口去坐车,为的就是能省下五分钱。

    经过了几十年,表面看安内大街整体上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两侧的胡同也还保留着原来的格局,但是仔细瞧瞧,成贤街已经恢复了孔庙和国子监,五道营改成了酒吧街,听说车辇店胡同里也要建立体车库了,社会的发展必定要在古老的北京城留下新的时代烙印。

    最近和老婆又逛了一次安内大街,路边的饭馆一家挨着一家,既有清真小吃,又有法式大餐,转了半天竟然不知该吃点什么好,最后还是走进了原来的那家小酒馆。虽然招牌早就换了,一杯啤酒下肚忽然觉得有些惆怅,窗外原本熟悉的街道变得陌生起来。

    当年手捧着一本新买的小人书可以让我从王府井走回安定门,来一两“毛儿七”(一角七分一两的散装白酒)可以让一个大老爷们豪情万丈,一斤花生瓜子可以让一家三口人围着炉子过个年,有时候想想,简单的满足是多么的快乐啊……

    地理辞典

    安定门之名,取“天下安定”之意。当年军队出征得胜回京,走的就是安定门。安定门也叫“生门”,有“丰裕”之意,所以皇帝要从此门出去到地坛祈祷丰年。

    这里曾经是北京城明清城墙的北门,明初将元大都安贞门南移,并改称安定门。永乐七年,修缮安定门城楼及城垣,正统元年再次修建城楼,并增建瓮城、箭楼、闸楼。据记载,安定门城楼形制与朝阳门略同,面阔五间,城楼台基底宽40米,城台顶宽35.8米,城台顶进深22.85米;瓮城大致呈正方形,宽68米,深62米,气势恢宏。当年北京城内城的九座城门中,多在瓮城内建有关帝庙,但安定门则是真武大帝庙,“安定真武”,独具一格。

    1915年,安定门城楼的瓮城被拆除;1969年,箭楼、城楼也被拆除。据说,拆除安定门前曾对城楼做应力测试,钢丝捆缚城楼大木支柱后用绞车拖拉,楼体倾角至15度仍未倒塌;1980年9月30日,安定门立交桥建成,成为二环路上的一个重要的交通节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4 17:41 , Processed in 1.07838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