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生于北平,1933年入香山慈幼院读书,为香山慈幼院第二校学生。解放后曾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1983年退休。在她的回忆录《生命的春天》(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中,她对其在香山慈幼院的学习与生活做了深情回忆。 从1933年到1939年,洛林一直在香山慈幼院学习,短短的六年,在这位一生经历坎坷的老人生命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1924年出生的她今年已经88岁,腿有点瘸,但是思路清晰,她拿出一本书递给我,并说:“前些年我一直忙这个。” 这本《香慈歌集》是她跟几位80多岁的同学凑在一起,通过回忆默写出来的,里面收集了将近200首歌曲,都是她在香山慈幼院学习期间学会的,“我们不但记得其中的歌词,而且还用五线谱给谱写出来。” “你想想,我们这些人就是在小学期间学习了音乐,就能达到这样的水准,牛不牛?要我说,现在整个中国,有我们这样音乐水准的小学还真难找!”老人自信地说。 今年87岁的赵继善是满族镶黄旗人,他和洛林是同班同学,两人分属不同的宅。 他记得当时每星期就上半个小时的音乐课,也没见大伙儿多努力地学,就自然学会了。 家庭部是香山慈幼院一个特殊的设置,由熊希龄的女儿熊芷担任家庭部主任,一个宅由一位娘带着12位孩子一起生活,组成一个家庭。这种教育思路比SOS儿童国际村还要早15年。 宅的名字由娘的姓来确定。家庭部一开始有10个宅,后来熊芷出国考察后,又设立了一个宅,共11个宅,洛林就住在11宅中,由一位姓“佟”的娘负责,故名“佟宅”。 洛林的印象中,自己的这位娘跟别的宅的娘不同,皮肤白净、长相秀美,认识一些字,会念《三字经》,但不会写信。 在11宅中,洛林是年纪最大的孩子,所以还要负责帮助娘干活,“娘最大的优点是不爱唠叨,会鼓励人。” 这期间,洛林学会了养猪、喂鸡、打猪草等农活,还学会了做饭,“像烙饼、擀面、做窝窝头等都难不住我。” 这些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让洛林受益匪浅。后来在当游击队员时,有一次在灵山上,天黑后没有地方睡,好不容易发现一个狼窝,但是里面臭气熏天。洛林先脱下外衣,将狼窝中的食物残渣放到衣服上运到外面,然后弄些柴草,点火消毒杀菌,再铺上被子,一个天然“床铺”就此形成。 “这都是在香山慈幼院打下的基础,它让我学会了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不做寄生虫。”洛林说。 《香山慈幼院院歌》第一句是:好好读书,好好劳动,好好图自立。 赵继善回忆,学校特别会针对一个学生的特长来加以培养,当时学校有一本校刊叫《晓声》,能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有一次老师就要求赵继善抄写一篇自己的文章,要登在《晓声》上,“可把我乐坏了,从此保留了写日记的习惯。”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5 , Processed in 1.08317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