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墓园的生死教育最直接

2012-7-23 08:02| 发布者: 掌柜 |原作者: 王金跃|来自: 北京晚报

摘要: “我现在离殡葬文化是渐行渐远,但是一直都比较关注殡葬业的发展。平常只要看到殡葬、公墓这样的字眼,都会特别关注一下。”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周吉平坐在办公桌前,笑着告诉记者。 1990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 ...

    “我现在离殡葬文化是渐行渐远,但是一直都比较关注殡葬业的发展。平常只要看到殡葬、公墓这样的字眼,都会特别关注一下。”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周吉平坐在办公桌前,笑着告诉记者。

    1990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他就分配到了万安公墓的李大钊烈士陵园工作,直到2000年离开万安公墓,一呆就是十年。

    原先北京市研究殡葬历史的人才很少,有也是从以前的老杠业转行过来的,文化程度低。加上解放前殡葬从业人员的地位低下,政府一度鼓励子承父业,对于殡葬文化更是忽视。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对于殡葬文化才开始有所重视,当时北京市民政局要编撰《民政志》,需要收集殡葬方面的资料,周吉平当时的老同事赵德禄先生,对于殡葬文化的资料收集比较全面,周吉平就在他的基础上做了科学的梳理,编成志,编写了《北京殡葬史话》,还把万安公墓的历史整理了一遍,一共出了6本万安丛书。

    他告诉记者,现代公墓的概念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当时的人很难接受公葬的观念,来安葬的人很少,“入葬的都是社会上的开明人士,接受洋化教育,受西方文化影响,其中就不乏一些著名人物。”

    “我当时去了以后很激动,因为是学历史的,所以很多名人都知道。李大钊就不用说了,朱自清、戴望舒等,都是文学大家。有些名人像王力先生可以出一本传记,但是很多工科类的专家和名人出传记的机会少,但是他们也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加上萧军先生的女儿萧耘女士给市民政局写了一封信,希望有人来整理万安公墓的历史特别是安葬在公墓内的名人资料。正好我们也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就有了万安丛书的产生。”

    当时很多名人的后人都参与了编写,比如张西曼先生的女儿,姜椿芳先生的女儿,李广田先生的女儿等等。

    这套书从1995年开始编,到了1999年结束,花了4年时间。“万安的名人太多了,现在还可以继续编下去。”

    周吉平说,到目前为止,除了福田公墓出了几本《福田名人录》,里面收集有不少名人,革命公墓也曾有一位热心的老同志专门收集资料,出了一本《革命公墓碑文录》。其余的墓园很少做这样的资料整理工作。

    但是碑文的价值却不言而喻。周吉平告诉记者,历史上专门有碑传集,很多年以后就是历史考证的重要资料,“比如书上写的人物的出生年月日,作者可能在不同的书之间摘抄。但墓碑上的碑文一般都是由死者家属写的,内容最为准确。”

    他认为,这些名人大家去世后,除了要有无形的精神传承外,还需要有形的物质传承,需要有一个点去祭奠他,“墓地就承担了这样的功能。万安公墓除了墓地功能外,也是一个文化园。”

    在国外,很多人喜欢去墓园走走,其中像莫斯科新圣女公墓还卖起了门票。

    目前,国内的很多墓园也开始朝休闲园林化方向发展,“以前的墓地没有人管理,而现代的墓园很规范,且都是园林式的,采用园林式的管理。这是休闲的好地方,只是现在我们的公墓比较拥挤而已。”

    “把墓园作为一个公园来向大众开放,其实我是很赞成的。大家都可以来参观,来看,来纪念。公墓嘛,不仅仅是安葬的地方,也是公共活动的地方。”周吉平说。

    他认为,纪念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碑文高度概括了这些先人的文化精神。文化古迹的概念中不仅仅包括这些名人生前活动的地方,安葬的地方也可以作为一个文化古迹存在。“因为这里是这些名人的最终归属点。”

    在万安公墓工作了10年,对于周吉平的人生观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收集资料,当时全市一共有12家殡仪馆,周吉平全部都跑遍了。

    “以前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入错行,这段经历让我看到了人从有到无的过程,从一具完整的遗体到变成墓地,再变成花的过程。通常我们说,人死了,灰飞烟灭,这个过程我真实的看到了。人这一辈子,要活就好好活着。认真的活着,努力的活着。活得好一些,活的更有成就感。”

    2000年周吉平调到了北京市民政局社区服务中心工作,来到社区服务中心后,他经常会组织同事去殡仪馆或墓地参观,“看多了生死,对人、对事、处理问题,也都会比别人多一份淡定,多一份从容。很多事情你会看得更开、更广,不会纠缠于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可以从容进退。”

    “这给我的感悟是很深的。”他强调。

    此外,他认为,国人以前之所以对墓园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是因为先人对于生死的教育并不是很重视,特别是从哲学、社会学的角度去解读生死,做得尤其不够。“殡葬是一种仪式,一个过程,而生死教育则是一种观念的教育。”

    他认为,墓地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死教育的场所,这是墓地不同于别的文化教育很重要的地方。“因为它最直接。”

    他这样阐释自己理想的人生观:活着的人对于自己的挫折,对社会问题的看待,要淡定一些,平衡一些。佛家说要看透生死,要超脱。我们普通人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可以学得淡定平和一些,这也是现代社会需要的。

    “当你看到墓地的时候,你才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过。”

    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的96156社区服务热线设有专业心理咨询热线,很多人会打电话来心理咨询,说的都是自己心中解不开的结,比如家庭矛盾、失恋等。

    “有时我就会建议他们去墓地看看,这是最好的治愈方式。”周吉平说。 

    对话

    记者:万安公墓是什么时候开始规范化管理的?

    周吉平:“文革”中万安公墓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成立了殡葬管理处,开始修缮,对陵园进行了规范化建设。1981年戴望舒的夫人有一次去陵园扫墓后,写信给《人民日报》,大声呼吁要好好对待修复这些墓地。同年3月21日,《北京晚报》头版以《万安公墓亟应整修》为题,刊登读者来信。万安此后开始植树,修建了相关的公共设施。道路绿化等工作也做得不错。

    以前很多学生会来李大钊烈士陵园参加活动,完了会到周边看看,看到王力、冯友兰、朱自清这些名人的墓地,大多非常惊奇。我们当时就有想法,要把李大钊烈士陵园建成一个旅游景点,现在这个想法已经实现。

    记者:现代的墓碑文化有什么样的特点?

    周吉平:以前都是高碑大墓,现代的墓碑表现形式很多,比如在墓碑上雕逝者头像,碑阴上刻上一本书、一首乐曲等,不像以前那样单一。

    还有书法,有很长一段时间,万安公墓是不主张用电脑打碑文的。当时用386电脑打碑文还很难,麻烦,但是有人喜欢,认为很规范。就因为规范,才显得没有个性。我们当时请了一些书法家或者是书法爱好者用毛笔书写。其中有些青年当时还没有成为书法家,收的钱也比较少。有些人会留下名字,有些根本就不留。我记得有一位青年现在还成了“中国十大青年书法家”之一,但当时他给很多人写了碑文,用毛笔书写的墓文更加有色彩。J166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2 , Processed in 1.08024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