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雍和宫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先有佛像 后有宫殿 雍和宫,座落在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是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中外闻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雍和宫占地面积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余间。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原是康熙皇帝在明代太监官房的旧址上为皇四子胤礻真(后为雍正皇帝)修建的府邸。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礻真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后,改称雍亲王府。 胤礻真登极后,于雍正三年(1725年)钦定雍和官。雍正皇帝不仅把雍和宫作为佛事活动场所,还把御前侦探险的特务机关“粘杆处”的署衙设在宫内,为他刺探情报,捕杀异己,进行秘密活动。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暴死在北京西郊圆明园中,后曾把灵柩停放在雍和宫,为此,永佑殿(神御殿),法轮殿等主要建筑由绿琉改成黄色琉瓦,并在神御殿供奉雍正皇帝的影像。此后,这里成为供奉清帝祖先的祠堂。 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为笼络蒙藏上层人士,大兴土木,增建许多寺庙殿堂,将雍和宫改建为 座藏传佛教寺院。必建后的雍和宫规模宏伟,巍峨壮观。清人曼殊震均在《天咫偶闻》中描写道:“殿宇崇宏,相设奇丽。六时清梵,天雨曼陀之花;七丈金容光焕发,人礼旃檀之像。飞阁复道,无非净筵;画壁璇题,都传妙手,固黄图之甲观,绀苑之香林也。” 在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和日伪政权的统治之下,雍和宫遭受了极大的破坏,许多艺术吕和珍贵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和反动官僚窃取。 1950年到1953年,由政府拔款对寺院进行了全面修缮,雕梁画栋,金装绣裹,再现往日的庄严和华美。1952年,在北京参加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大会的新西兰等国代表,专程到雍和宫烧香拜佛,祈祷和平。1953年,印度、缅甸等七国僧侣代表团在这里举行了隆重法会。1954年,达赖和班禅都到雍和宫讲经说法。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如印度的尼赫鲁、缅甸的吴努、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等,都曾来此朝拜。国内外游人香客前来参观、朝拜,更是络绎不绝。 雍和宫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文化大革命”中,尽管佛事活动被迫停止了,但在周恩来的指示下,建筑、碑文、影壁、牌坊、经卷、法器等全部得到妥善保护,这座文化艺术宝库得以幸存下来。1977年至1979年,国家又拨款300万元进行全面修缮,其中佛像贴金就用去黄金700两,使雍和宫更加庄严瑰丽,金碧辉煌。 1981年2月,雍和宫交给佛教团体管理使用,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雍和宫恢复了由喇嘛担任格斯贵、文赞、得不奇等宗教职务,成立了教务委员会,负责管理寺内事务。 委员会下设扎布桑(办公室主任)和教育、宗教、生活、库房、接待、卫生六个奈日布(管家),并制定了宗教活动、文物管理、外事接待等各项规章制度。1983年,雍和宫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乌云伯尔吉喇嘛被推选为雍和宫代住持。1985年,雍和宫又成立了庙务管理委员会,管理寺内宗教事务。 雍和宫的建筑,在南北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是天王殿、雍和宫大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五进大殿,构成雍和宫的主体建筑,其中以法轮殿和万福阁最为辉煌。两例有鼓楼、钟楼、碑亭、讲经殿、密宗殿、数学殿、药王殿、西殿、戒台楼、班禅楼等建筑,相互对衬,形成一座布局完整、具有溶汉、满、蒙、藏建筑特色于一体的喇嘛教寺院。它的布局特色是前半部疏朗开阔,后半部密集起伏。前半部的影壁、木石、牌楼点缀,深远的甬道,浓郁的古松翠柏,给人以幽静、深远之感。从昭泰门以后建筑群密集起伏,殿阁错落,飞檐宇脊纵横,与前半部形成鲜明对照。雍和宫南门口是三座精美的牌楼,高大华丽,气势非凡,牌楼正面和背面的匾额均为乾隆皇帝所书,北牌楼的匾为“寰海尊亲”、“群生仁寿”,东牌楼为“慈隆宝叶”、“四衢净辟”,西牌楼为“福衍金沙”、“十地圆通”。 天王殿为雍和宫的第一进殿堂,楹柱上有一幅乾隆皇帝御笔对联: 法境交光六根成慧日, 牟尼真净十地起禅云。 天王殿又称雍和门,原是雍亲王府的大门。殿中供奉弥勒佛,为木刻贴金像,殿两旁是工艺精细的泥塑彩绘四大天王像。北方的多闻天王,手举一把垂有缨络的黄伞,西方广目天王手绕一条龙,南方增长天王手持一柄宝剑,东方持国天王怀抱瑟琶,踞坐在土台上面,金盔金甲,身巨貌威,头顶与殿顶上的房檩相齐。殿后面是面北而立、手持宝杵的木雕韦驮像,雕工精美 天王殿内的供桌两边陈设着一对古铜薰炉,为清代乾隆年间皇宫御用之物,外形别致,做工精巧。传说是乾隆皇帝的母亲孝圣宪皇太后有一年得了重病,在雍和宫东书院修养,有一夜被雍和宫内的鼓乐、诵经声惊出一身冷汗,第二天竟大病痊愈了。太后就将这两只熏炉赐给雍和宫喇嘛取暖 出了天王殿,迎面可见一尊青色的铜鼎,它铸造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炉高4.2米,上方六个火焰喷门,雕着六对云龙戏珠,底座雕着三狮戏珠,三足雕着多么狻猊,图案精美,造型浑厚。清朝皇帝每次到雍和宫拜佛,都是用这个香炉进香。它与北海的九龙壁、团城承光殿的大玉瓮合称为北京大型文物的“三绝”。据说,这样的香炉国内仅存两座,另一座在故宫御花园内。 铜鼎后面是御碑亭。亭内有一块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所立的四体文碑。碑文是乾隆皇帝所撰的《喇嘛说》,记述了喇嘛教的来源和清朝政府对喇嘛教的政策,即“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辑藏安边”,“定国家清平之基于永久”。碑文用汉、满、蒙、藏四种文体书写,碑中辽文是乾隆皇帝御笔。 亭后是一座明代万历年间铜制须弥山,再后为雍和宫大殿。大殿原为雍亲王府的银安殿,相当于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建筑结构为单檐歇山式,面阔七间,前出廊,后带厦。匾额“雍和宫”是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写成,四周环绕着金色蟠龙木雕。大殿栋梁、斗栏、天花板、藻井上都饰以彩绘花纹,刻画精巧,富丽堂皇。 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燃灯佛和弥勒佛像。释迦牟尼为现在佛;燃灯佛又称定光佛。因诞生时周身光发而得名,为过去佛;弥勒佛为未来佛,总称三世佛。这三尊佛像为乾隆十二年(1747年),由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营造,原料为江南赤铜掺兑白银和黑铅溶在一起,炼成黄铜铸造,在铜质外面贴上金叶。三世佛两侧站着释迦牟尼的弟子阿难和迦叶。 大殿东西两侧为蒙麻披念的十八罗汉像。第一尊为宾度罗跋口罗堕阁尊者,藏传佛教称阎喇克仲;第二尊为迦诺迦伐磋尊者,藏传佛教称玛潘木巴;第三尊为宾头卢颇罗堕尊者,藏传佛教称那克那奈;第四尊为难提密多罗庆友尊者,藏传佛教称对丹;第五尊拔诺迦尊者,藏传佛教称多尔济莫伊布;第六尊丹没罗拔陀尊者,藏传佛教称桑布;第七尊迦哩迦尊者,藏传佛教称色尔别乌;第八尊伐阁博弗多尊者,藏传佛教称色布皮朝克;第九尊戍博迦尊者,藏传佛教称巴古拉;第十尊半托迦尊者,藏传佛教称喇占森;第十一尊罗眼罗尊者,藏传佛教称喇穆布楞;第十二尊那迦犀那尊者,藏传佛教名叫苏布呢雅穆林;第十三尊因揭拖尊者,藏传佛教名叫喇穆丹;第十四尊伐那都婆斯尊者,藏传佛教名叫鲁伊德;第十五尊阿氏多尊者,藏传佛教名叫毕勒吉特;第十六尊注荼半拖迦尊者,藏传佛教称弥济德巴;第十七尊华善尊者,藏传佛教名叫化生迦拉补;第十八尊者达拉玛达拉尊者,藏传佛教名叫格宁达尔玛。 这十八罗汉像是采用紫麻脱纱法制作。先用泥土塑成泥胎,待干燥后用麻布、白绸剪成半寸见方的方块,用胶水贴到泥胎上,浸贴时背后留孔。贴至寸厚井待干燥后,取出泥胎,封上圆洞,在麻绸上层层涂漆,再贴金或彩绘,形成造型生动的塑像。在十八罗汉像背后,悬挂着西藏贡呈的古物——彩绣的十八罗汉像,皆为古印度装束,与中国佛教装束的十八罗汉塑像形成鲜明对比。 大殿前面的东西两厢,各有14间楼房。东厢房是密宗殿,是喇嘛学习密乘经典的殿堂,供奉着密宗佛像上百种,其中有不少欢喜佛。二楼正中供奉着铜质贴金的狮子尊者,左边为扎拉萨巴(达赖喇嘛化身),右边为海鲁巴(班禅的化身)。另外还有一尊牛首而九体合一的欢喜佛,汉名为大威德金刚,为古印度密宗五大明王之一。其外有金刚勇识仁乐王佛,双体欢喜佛等。西厢房称为显乘殿,又称讲经殿,是学习显乘经典的学校,这里供奉的都是显宗佛像。 永佑殿是王府时期的正寝殿,是雍正皇帝继位前居住的地方。现殿内正中供奉着三尊佛像,正中为无量寿佛,左为药师佛,有为狮吼佛。佛像高2.35米,檀香木雕刻而成。殿西墙挂着绿度母补绣像,做工极细,据说是乾隆之母孝圣皇太后亲手补绣。东墙悬挂着白度母画像。永佑殿东厢为医学殿(药王殿),是喇嘛们学习医术的地方;西厢为数学殿,是僧人学习数学、历学的场所。 法轮殿呈十字形建筑,大式歇山顶,殿顶仿西藏风格建立五座镏金宝塔。有着浓厚的藏族建筑特色,是汉藏文化艺术的结晶。该殿是全庙喇嘛集中念经的地方,殿堂高大,殿正中供奉一尊铜质宗喀巴大师像,高6.10米。宗喀巴(1357一1419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像背后是“雍和宫三绝”之一的五百罗汉山。五百罗汉山是用檀香木细雕精镂而成,高3.40米,宽3.45米,有幽静的林谷,苍翠的松柏,玲珑的宝塔,古朴的亭阁,深邃的洞穴,条条曲径通幽,石阶、小桥流水相连。五百罗汉是由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股成,色彩鲜艳,造型生动。是件质料、造型、雕艺三绝的艺术珍品。可惜历经战乱,山上罗汉仅存449尊了。 在法轮殿西边木架上是《大藏经》108部,东边木架上是《论藏经》207部。在殿内小玻璃格内展出两部藏文金字经,是乾隆皇帝亲笔抄写的《药师经》、《大白华盖仪轨经》。殿东西两边墙上有精细的壁画,描述了释迦牟尼的传教历史。 法轮殿左侧为高阁式的班禅楼(又称药师坛),因1780年第六世纪班禅来京给乾隆皇帝祝寿,在此讲经说法而得名。 法轮殿右侧是戒台楼,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午)。台上设有围屏和宝座,乾隆皇帝常穿朝服,披大红哈达,戴佛冠,坐在宝座上静坐参禅,讲经说法。现戒台楼内开设了雍和宫文物陈列室,展出清代宗教艺术品及乾隆皇帝御用品共40多件,有些是稀世珍宝。原室里有一幅乾隆皇帝的影像画,乾隆皇帝头戴僧帽,身穿黄色戒衣,端坐在莲花台上。莲花台上有几行赞美乾隆皇帝的赞语: 睿哲文殊圣,应化为人主。广大难思议,善哉大法王。 安住金刚台,坚固不退转。随意大自在,殊胜世间尊。 这幅画长1.20米,宽0.7米,是深藏宫中的秘宝。 这里还展出了雍和宫喇嘛跳“布札”(俗称打鬼)时的彩缎绣衣、脸谱及舞蹈画面。这种舞蹈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流传下来的驱除魔鬼、祈祷国泰自安的一种大型宗教乐舞,一般在春节时节举行。清朝时,雍和官打鬼活动就很盛行,成为北京民俗的一部分。清朝郭礼臣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异,即古者九门观傩之遗风,亦所以禳除不祥也。每至打鬼……都人观者甚众,有万家空巷之风。”雍和宫的打鬼活动一直保持到1957年。近年来,为了保护古老的宗教文化艺术,为了宗教活动的需要,雍和宫喇嘛又恢复了排练打鬼活动,并把它拍成了录像资料长久地保存下去。 雍和宫内最高大的殿阁是万福阁。万福阁又名大佛楼,高30余米,飞檐三重,全部为木结构。从阁外表看,是一座三层高楼,但从阁楼里面看,则是一座没有楼板相隔的通体高阁。这是辽金时代的建筑风格。 万福阁正中供奉的是举世闻名的白檀香木雕弥勒佛像。雍和宫初建时,这里是一座观音殿,内有一座木雕的娃娃山。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平定了西藏郡王朱尔默特的叛乱,把西藏的军政大权交给了第七世达赖喇嘛,第七世达赖为了报答乾隆皇帝的恩典,用大量珠宝从尼泊尔国王手中换回这颗巨型的檀木,经四川,历时三年才运到北京,呈献给乾隆。乾隆命高级匠师将这颗白檀木雕楼成一尊巨佛,并将大佛像立妥后,建造了万福阁。老北京有“先有佛像,后有宫殿”、“先有大佛,后有雍和宫”的谚语。 这尊弥勒佛像高达26米,其中有8米埋在地下,18米露出地面,直径8米,全身重量约100吨,不仅是雍和宫“三绝”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独木雕像。1979年维修时,发现埋藏在地下的檀香木,虽经200年历史沧桑,至今木质坚硬,完好无损,充分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木雕工艺和文物保护上的高超水平。 弥勒佛像十分高大,头部在万福阁的第三层,头顶离阁顶的藻井只有一、二尺。佛像的胸部正当阁的第二层,人们可以从二、三层的走廊清楚地观看大佛。 万福阁东西两侧各有飞虹天桥,西通延绥阁,东通永康阁。永康阁中央陈列一个“转轮藏”,这是一座木刻彩画八角塔形的楼阁,内供八尊长寿佛坐像。转轮藏上刻有经文,佛教称每旋转一周,如同念诵一遍经典,使人免去一切罪孽。 万福阁的东厢是照佛楼,原为乾隆母亲供佛之处,内供一尊铜胎佛像,叫“旃檀佛”。佛背后有一座围屏式的火焰背光,这火焰背光与佛龛均为楠木雕制,精巧绝伦,被誉为雍和宫的“三绝”之一。佛龛从地面直达楼顶,高踞上下两屋空间,夕照时,佛像肃然而立,脑后的黄铜镜镶嵌在围屏式的火焰背光之中,好似火的光源。火焰背光用楠木雕刻后再涂以黄色,高高凸起的部分形成了红色的火光,凹进部分即似火中的黑炭。 这些火焰以黄铜镜为中心,向四周蔓延,沿着围屏绕成一圈。火焰背光与长明灯相辉映,照得佛堂一片明亮。从侧面看,那围屏四周的火焰犹如烈火腾空。站在高处看,火焰背光好似一盆烧红的木炭,吐出微微火苗。佛龛由两根金色蟠龙柱支撑,横梁金皮贴木,上雕许多金龙,中间是二龙戏珠。据说这蟠龙柱和横梁上共有大小金龙99条,呼之欲出,巧夺天工。 雍和宫最北边的院落是绥成楼,又称雍和宫后楼。楼内供奉一尊三头六臂形状的“大白伞盖佛母像”。左边供奉着白救度佛母像,右边是绿救度佛母像。楼左边是东顺山殿,右边是西顺山殿,内供有“密宗五祖像”,即古印度僧人龙树、阿谤沙、无著、天亲和卢本。 到1984年,雍和宫内有喇嘛80多人。1983年阴历腊月初用八(释迦牟尼成道日),雍和宫举行了授戒仪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嘉雅活佛为24名年轻喇嘛剃度授戒。这24名青年喇嘛已在雍和宫喇嘛经学班进行了两年的预备班学习,受戒后,又在经学班深造四年,学习宗教知识和文化知识。 对于每个喇嘛来说,每天上殿念经是日常功课。每逢宗教节日,雍和宫都要举行法会。自1981年对外开放以来.每年都有上百万人前来烧香拜佛、参观揽胜。僧人们不仅要念经,还要负起对外接待的任务。寺内增设了法物流通处、食品部、导游等服务项目,并认真维修寺庙,搞好园林绿化,保护文物古迹,受到中外来客的赞许。 1988年3月11日至18日,是藏传佛教四大节日之一的神变节,雍和宫隆重举行了祈愿大法会。法会期间,举行了和宫住持博云乌尔吉和副住持加木扬·图布丹的升座仪式,并进行了“格西”学位的辩经考试。 今天的雍和宫不仅是佛教圣地,也是汉、满、蒙、藏文化艺术的宝库。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7 10:05 , Processed in 1.08395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