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京城胡同中的“菊花刘”

2012-10-31 12:14|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祁建|来自: 北京日报

摘要: 在新街口北大街53号徐悲鸿纪念馆后门,仍保留着著名园艺家刘文嘉故居的部分建筑。刘文嘉,人称“菊花刘”,早年东渡日本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律,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后在中东铁路任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 ...

    在新街口北大街53号徐悲鸿纪念馆后门,仍保留着著名园艺家刘文嘉故居的部分建筑。刘文嘉,人称“菊花刘”,早年东渡日本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律,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后在中东铁路任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夺取了中东铁路大权,刘文嘉不甘当亡国奴,举家迁来北平,效法陶渊明,建房种菊,蓄须养花。

    1931年后,日伪政权及汉奸多次纠缠,胁请刘文嘉先生出任伪职。但刘先生为保民族气节,坚决不从,他隐居家中,种菊自娱,自号“絜园老人”。为避免汉奸纠缠及日寇胁迫,遂在北城墙根净业湖畔构屋辟园,莳花艺菊,取“洁身自好,闭门啸傲”之意,号称菊园老人,成为有名的园艺家。从此,“菊花刘”的名字驰名京华。

    1951年起,毛泽东连续3年几次来契园赏菊,还派人帮助解决一些困难。1955年11月20日,周恩来到契园赏花题书:“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朱德也曾多次前来赏菊,1955年11月26日,朱德曾为契园题诗:“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且盼和平同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董必武、谢觉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多次参观契园,赏菊题诗。当时的契园是北京城里最有名气的菊园。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盛开时,便有许多名人来园观菊。小小的菊园接待过不少我国第一代国家领导人,这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1956年,扬州女画家吴砚耕在北京契园写生,三月作菊200幅。郭沫若闻讯,亲自观赏画家作画,留下诗句:“花不飘零根不死,东篱岁岁茁新生。”

    菊园的院子很大,露地有古老的野菊,盆中有各色的新品,弯曲的篱栅好似五线谱,弹奏着“采菊东篱下”之歌。

    刘先生搜集、培育的菊花有几百个品种。其形,有的勾如手,有的团如球,有的层叠如宝塔,有的垂吊如玉帘;其色,有黄、有白、有紫,还有绿色的,可能就是现在所说的墨菊,那是珍品。那些独本菊都挂着小牌,写着菊名,有“东方红”“白毛女”“和平堡垒”……散发着时代的气息。

    菊园胜景在正厅。正厅是名贵菊花荟萃之地,花形之奇,花色之艳,花香之幽,即便是诗人作诗也会觉得词汇贫乏。最使这正堂生辉的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参观时留下的题词。游人无不驻足,饱赏眼福。据说,那些年,国庆节天安门城楼上的菊花,都出自于刘先生的菊园。

    虽说菊园是私园,但刘先生并不“独占花魁”。每当金秋,便向社会开放,爱花人不吝远近,纷至沓来赏花。    刘先生是位很和善的老头儿,对前来赏菊的人总是含笑而迎。他以花为媒,引来了众多花友和他们一起交流艺菊,赏菊的经验。   

    1960年,刘文嘉先生将园无偿赠献给国家,现在的北海公园的菊花,就是从他那一脉相承而来,1962年,78岁的刘文嘉因胃癌去世。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7 09:07 , Processed in 1.08249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