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梅花大鼓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曲艺曲种。又称梅花调。形成于清代末年的北京,流行于华北地区。

梅花大鼓是从清末流行于北京北城的清口大鼓发展而来的新生曲种。因艺人演唱多在南城,故时称之为南板梅花调,北城原来的清口大鼓称为北板大鼓,以相区别。

梅花大鼓先后经过金万昌、苏起元、卢成科、花四宝、白风岩等著名演员和乐师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从20年代到50年代40年间,从声腔音乐到演唱内容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金派、卢派、花派、新梅花调等众多的艺术风格和流派。金万昌(1911-1943)成名最早,他的嗓音宽厚洪亮,韵味醇厚,行腔缠绵婉转,吐字清晰,代表曲目有《黛玉葬花》《黛玉悲秋》《宝玉探病》《目连救母》《鸿雁捎书》等。花四宝(1915-1942)嗓音高亢圆润,行腔高低相济,声调清新流畅。擅长曲目为《青楼遗恨》《摔镜架》《昭君出塞》等。

梅花大鼓的演出形式系由一人自击鼓板演唱,二三人分操三弦、琵琶、四胡、扬琴等进行伴奏。唱词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的板式有慢板、中板、快板,除本调外有时夹以牌子曲。腔调婉转动听,长于在叙事中抒情。其快板、紧张又活泼有力,慢板稳重深沉,饶有余音。

梅花大鼓的传统曲目多取材于《红楼梦》故事。如《探晴雯》等。此外还有《王二姐思夫》《雷锋塔》等。

梅花大鼓郭毓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7 11:59 , Processed in 1.12279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