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8日,北京,北侧碉堡。 法制晚报/CFP 2013年7月7日是“七七抗战”76周年纪念日,作为抗战爆发地的宛平城,再次迎来世人的瞩目。 然而,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古城附近遗存有三座日军碉堡,历经70多年仍基本完整。 这些碉堡,是日军侵华的原始证据,却因泥土掩埋、位置偏僻、缺少历史信息标注,而被忽视了它们的存在。 发现 宛平城外藏匿碉堡 宛平城附近还有日军碉堡?即便是生活在附近的居民,也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遗迹的存在,更不要说来去匆匆的游客。 在卢沟桥南路与抗战雕塑园间的绿化带,藏匿着一座青灰色的混凝土建筑,这里距宛平城的直线距离约300米。因夏季草木茂盛,该建筑在灌木中若隐若现,很难被人察觉。 神秘建筑坐北朝南,俯瞰呈马蹄形,长3.9米、宽3.3米,平顶中央有一出气孔。建筑大部分被泥土掩埋,只露出地面约0.8米高。周围没有任何相关的文字信息,只有两米多高的金属护栏,把建筑“关”了进去。 “这是什么东西?说不上来……”记者现场采访了20位附近居民,他们的年龄在10岁到55岁之间,其中16人说不上来此建筑是何物,4位猜测下面或埋着电力设施或断定这是地铁通风口。 当最终听说这是一座日军碉堡遗迹后,人们脸上露出了惊讶之色。 寻访 三座碉堡“无名无姓” 宛平城一带现存碉堡,被埋的不止上述一座。西道口铁路桥附近,还有两座一模一样的马蹄形碉堡。 西道口的一座乱葬岗,当地人俗称“蚊子山”,山坡上就藏着一座碉堡。碉堡坐西朝东,入口被泥土掩埋,无法出入,在东面弧形墙体上,能看到露出的两个射击孔。 最靠北的一座碉堡相对隐秘,夹在北京市高强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与京源铁路线之间的灌木丛中。 这座碉堡未遭到任何掩埋,可遍观其全貌,甚至能钻进去一探究竟。 碉堡为钢筋混凝土一体浇筑,看上去很坚固。长3.9米、宽3.3米、高2.8米,与另外两座的体量一致,且同为马蹄形,平顶有出气孔。后侧开有1.52米高、0.8米宽小门。 碉堡内光线昏暗,没有照明设施,净高1.7米,墙体厚0.6米,通过两个射击孔可以窥探周围。 考证 靠近铁路 符合日军布防特点 为了解到更多关于碉堡的信息,记者走访了卢沟桥一带。在桥西村找到了82岁的郑福来老人。因在当地土生土长,老人对家门口的一草一木如数家珍。 1937年,郑福来刚上小学,亲身经历过“七七事变”的动荡。在他记忆里,宛平城附近的碉堡,既有日军所建,也有国军修造。 城南被埋的碉堡为日军修造,随着京石高速、五环路等工程的建设,这座碉堡逐渐被泥土掩埋。 郑福来介绍,日军战败后,诸多碉堡随之荒废,1949年以后拆毁过附近两座。 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宛平城附近碉堡里住满了流浪、拾荒等无家可归的人,政府常派人到碉堡里搜查,发现有这类人等便将其收容。 军事爱好者也在关注这些遗迹。张继伟就曾对宛平城附近碉堡进行走访。 他从钢筋混凝土一体浇筑的工艺判断,碉堡的建造者应当是侵华日军;从军事用途上分析,日军惯于将兵力投入到交通线上,保障军资的补给运输。这些碉堡靠近铁路,符合日军作战、布防的特点。 张继伟强调,作为日军侵华的第一手物证,这些碉堡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遗存至今实属不易。 历经70多年,现存的三座碉堡并不被大众所知晓。因其不是位置偏僻,就是被泥土掩埋,且同样缺少历史信息标注,或者说没有“身份证”。 说法 研究加装文物标志 据记者了解,曾有市民向主管部门反映这些碉堡的现状。 丰台区文委文物科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对宛平城附近的三座碉堡进行了走访,并将其确定为“一般文物登记普查项目”。为防止日后有拆建活动,还为其中两座安装了护栏。 国家文物局曾于1991年3月颁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标志说明、记录档案和保管机构工作规范(试行)》,简称“四有规范”。该规范适用于各级文物。而这些碉堡缺失的正是“标志说明”一项。 丰台区文委文物科科长杨述表示,将会就碉堡加装标志说明进行考证和研究。 记者手记 碉堡也是城市的文脉 每年7月7日,全国各地会举行各种抗战纪念日宣传活动。而侵华日军在宛平城地区留下的三座碉堡,这样实实在在的战争遗迹、证据教材,多年来却被忽视。 从文物保护角度来讲,文物级别低并不意味着它们的文物价值低,它们依然应该受到妥善保护。 同其它古迹一样,碉堡也是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26 , Processed in 1.09968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