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东直门:走近梁启超的书斋

2013-12-27 09:08| 发布者: 掌柜 |来自: 北京日报

摘要:   梁启超书斋 京城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城里随处的一砖一瓦之下都可能藏有个历史故事,你不经意间穿过的巷子、胡同,保不齐就有名人在这儿住过、生活过。历史与现实,名望与平凡,就这么交织在这片土地上。梁启超 ...

  梁启超书斋 
  
  京城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城里随处的一砖一瓦之下都可能藏有个历史故事,你不经意间穿过的巷子、胡同,保不齐就有名人在这儿住过、生活过。历史与现实,名望与平凡,就这么交织在这片土地上。梁启超书斋就是这么个平凡到让你可能一不小心就错过的地方,却倒也应验了那句大隐隐于市之说。今年,适逢梁启超——这位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超拔人物诞辰140周年,于是我的行走显得更有意义。

 

王鹏 绘图

  从地铁东直门站出来,还得再转公交坐两站,然后在大街小巷里好好寻觅一会儿才能找到那个只能在地图上看到的地名——梁启超故居。

  在地图上,梁启超故居倒是容易查,但当你真的走到这里的时候,你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四合院的大门,只有门边斑驳的墙上那“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四合院”字样的水泥牌匾,才让它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初见让我以为走错了地方,正巧碰上大清早遛弯儿的大妈,便张口一问,才知道“这就是一个四合院,以前说是梁启超故居,后来又说不是,牌子早就换掉了。”

  原来,北京文物委员会早在1986年就认定北沟沿胡同23号院为“梁启超故居”,然而在2011年经重新鉴定后,认定此院虽与梁家有关,但并非梁启超故居。就在那年,东城区文委经区政府批准,对标识牌进行了替换。于是“梁启超故居”变成了“四合院”。

  正在我以为梁启超故居已经泯灭难以寻找、准备离开的时候,却看到了对面的北沟沿胡同52号民居上,挂着一个不起眼的牌子,上面写着“梁启超书斋”。误打误撞,我还是寻到了梁启超的印迹,心中不免窃喜。看那朱红色的大门虽有些破旧,但门环上的兽面依旧栩栩如生。如今不知谁将院落盘下,书斋已变成私宅。到底还是给梁启超的存在,留下了一个注脚。

  梁启超的一生,经历了诸多波折,其最耀眼的岁月莫过于戊戌变法之际,但对于中国近代史而言,那不过只是一瞬,甚至还存在着诸多的争议。可是梁先生对于彼时中国未来的探索、对中国国情的研究,他在这些思想上的积淀,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的壮志雄心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慷慨激昂;从“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的清夜扪心到“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秉烛达旦上下求索后的醍醐灌顶……

  曾经的故居如今已无处可寻,只剩下了这个书斋。想着先生当年或许就在这儿,挥洒笔墨写下了铿锵激昂、脍炙人口的金玉良言,失落感随之转瞬即逝。

  本想踏入书斋拜访,但无奈书斋现在的主人已经在门上挂了 “私宅勿扰”的字牌。想来想去,只有站在门外,隔空想象梁先生当年生活的场景。

  梁先生在此工作的时候,正是辛亥革命成功之后。这事细说起来有些讽刺,当初梁启超反对民主共和制,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但无奈戊戌变法的尝试只短短103天就宣告失败了,自己也不得不流亡海外。多年之后,又正是因为辛亥革命的成功,自己才得以回国并安定下来。而后,他寄希望于联合旧官僚对付革命派,与袁世凯、段祺瑞合作,期望以温和改良的方式实现自己君主立宪制的愿望,却事与愿违,反遭其利用和背叛,梁启超不得不又与他们决裂。造化弄人,梁启超的仕途虽然左右摇摆,给后世留下了“善变”的标签,但在变与不变之中,始终流淌的是那颗热血的救国之心。

  作为一个济世之心急切的英迈之士,梁启超总是处于社会变革的前沿,但现实的打击却时常让梁启超陷入困惑。或许是频年广学甄微,渐离识囿之苦,梁启超终于憧悟到学者确应有更超然的目的存在,因此他退出了那风云诡谲的政坛,隐居书斋,潜心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并均有建树。他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长年因政治活动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他有多种作品集行世,其中以《饮冰室合集》最为著名。

  行走至此,阳光已经暖暖地照在我的脸上,但凛冽的寒风催促着我要离开。正当我准备抬足之际,却看见对面北沟沿胡同23号院那原本关闭的红门被推开了一个缝,好奇心使然,忍不住想进去看一看。

  和宽敞的大门形成鲜明的对比,推门而入,便只有一条窄窄的通道。院落里见缝插针地挤满了低矮的平房。过道里、角落中、屋顶上杂乱无章,横七竖八地堆放着闲置品,我只好在小小的石板路上小心翼翼地走着。

  “你在这儿找什么?”

  或许是看见陌生人闯入,一位在院中居住的老者叫住了我。

  “听说梁启超住过这里,我想随便看看。”

  “嗨,梁启超没在这儿住过,不过他的长女梁思顺住过。梁思顺你知道吗?研究诗词的专家哩。”

  老大爷的话让我不禁想起梁启超人生中的另一个传奇,那便是他的九个子女之中,有三个院士,六个专家,个个成才,各有所长。

  梁家满门俊秀,自然与梁启超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梁启超的子女们都认为,父亲既是严师,又是慈父。长子梁思成在美国学习时甚感困惑,梁启超写信劝慰道:“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作甚?着急他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懦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人们常说北京的胡同院落就像一把茶壶,茶叶在茶壶里泡过一段时间,即便茶水被喝光了,即便茶叶被倒掉了,但茶气还是在的。梁启超虽然已经不在人世,这个据记载“正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有走廊相通。花园点缀假山、花厅。院落整齐,围墙高大”的四合院也已经被彻底改了模样,但透过堆积的杂物,我还是能看到那个被遮住了一半的影壁、长年被风雨损伤却依旧得以保存下来的垂花门。它们默默地承担着风雨,静静地见证着四合院的变化,因此变得更为承重,更显沧桑。

  不禁自问,生生不息之中到底有什么东西是无法被磨灭的?

  出了四合院的门,我看到门旁的两棵大杨树,叶子虽然已被寒风吹落,树干却依然直直地立在胡同之中,同当下这块土地上的芸芸百姓一样,正承受着寒风凛冽的十冬腊月,企盼着万物复苏的春暖花开。我走在这窄窄的胡同之中,耳畔不禁想起那“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的慷慨激昂和少年壮志。或许梁启超的精神,早已幻化成一股浓浓的正气氤氲在京城的时空里,虽无处可寻,但却永不可磨灭,也成了这座日异月殊的城市之中的一个符号,一种情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9 00:55 , Processed in 1.091710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