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平市井--1930年代德国女摄影师镜头中的北京

2013-12-27 12:40| 发布者: 掌柜 |原作者: 李乐乐|来自: 北京日报

摘要:   ▲一支驼队走过北京外城角楼。  书店伙计正在誊写古书。   街边卖烧酒的小贩。小的铁皮酒壶里装的是北方用高粱酿造的浓烈的老白干儿。  农村的妇人从来不闲着。她们利用农闲做小巧的草编玩具。   ▲清晨 ...

  ▲一支驼队走过北京外城角楼。 
 
  书店伙计正在誊写古书。 
 

  街边卖烧酒的小贩。小的铁皮酒壶里装的是北方用高粱酿造的浓烈的老白干儿。 
 
  农村的妇人从来不闲着。她们利用农闲做小巧的草编玩具。 
 

  ▲清晨,老人在练太极推手。这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练习、完善身体平衡的方法。 
 

  画家王清芳是一位天才艺术家。他的山水画创作技法与传统迥然不同。虽有艺术才能,但他只能通过教书养家糊口。 
 
  ▲天安门外卖柿子的小商贩。树影后面隐约可以看见天安门城楼。当时的长安街还是土路。 
 
 

  捡废纸的男孩。捡废纸破烂是最穷的营生之一。凡是可能被再次使用的任何东西都不会被浪费,他们收集的废纸成为制造糙纸的原料。
 
 
  1933年,德国姑娘赫达·哈默受聘出任北平阿东照相馆的专职摄影师。当她从德国起程时,对于中国和北平几乎一无所知。临别时,家人甚至送了把手枪给她防身。然而,当她抵达北平时,立刻被这座古城深深吸引了。一有闲暇,赫达·哈默便会骑上自行车,背上大块头的禄来福来照相机在北平的大街小巷游荡。不论是苦苦讨生活的底层贫民,精明的生意人,还是生活悠游的文化名人,都成为赫达镜头中的主人公。
  上世纪30年代,这座做了几百年都城的城市,已不是中国的首都。1927年北伐成功,国民政府把首都迁往南京,北京改名为北平。此时,脱去政治“外套”的北平,一下子冷清下来,但它独有的文化气度和闲适的生活,却凸显出来。
  作为教育与艺术中心,北平不但汇聚了北大、清华、燕京等一批顶尖学府,还聚集着国立研究院、图书馆等一批文化机构。生活在古都的文化人,给这座城市留下了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典故。在马叙伦的指导下,长美轩饭馆的大厨做出了享誉全城的“马先生汤”;爱好古籍的钱玄同,一有空就往厂甸跑,次次满载而归,一度被戏称为“厂甸巡阅使”;洋派的林语堂没事儿就泡在琉璃厂跟书店老板聊天,不为买书,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古文修养;林徽因的“太太客厅”更是北平顶级的文化沙龙,沈从文、萧乾、徐志摩等文化名流都是座上客。
  在文化中浸淫日久,北平城的市井平民也养成了一副不疾不徐的安闲气度。不论是路边捡废纸的、缝破布的、坐在自家门前晒太阳的,还是牵着驼队运煤块的,这些操持着各种行当的北平人,随时乐意停下手头的事情,成为赫达·哈默照片中的主角。赫达几乎没有被人拒绝过。北平人有的是和气,没有的是火气。他们有足够的耐心来打量地摊儿上的物件,欣赏路边的杂技,偶尔停下来买串冰糖葫芦或油炸果子,听几声路边小贩含混不清的叫卖,甚至围观一场路边的争吵。
  不过在北平充满魅力的生活下面,赫达也体味到沉重的苦难与触目惊心的贫困。捡废纸破布的孩子,挥汗如雨的洋车夫,还有为养鸟人捉蚂蚱的人……这些在生活中苦苦挣扎的底层贫民,常常被人忽视。然而,赫达却被他们的乐观和坚韧不拔所感动。
  赫达·哈默镜头下的北平,既安闲,又艰辛;既雅致,又粗粝;既美丽,又落寞。然而,随着1937年日寇铁蹄的闯入,北平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安闲气度,离乱成为这座城市的底色。 
  本版图片选自《洋镜头里的老北京》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旧京初影下一篇:三九四九冰上走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8 17:12 , Processed in 1.09622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