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金山岭长城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传说修筑这两座敌楼的人是当年随抗倭名将戚继光北上的三千名江浙士兵,由于思念家乡,所以借用镇江大、小金山岛的名字来命名这两座敌楼,以寄托对故土的一片眷恋之情。 金山岭长城地势极为险要,设防严谨,建造艺术精美,像一条巨龙环卧于群山之巅,腾挪跌宕,绵延逶迤,气势磅颉,有"第二八达岭"之称。 金山岭长城位于密云县和河北省滦平县交界处。是古北口长城的东段。古北口西临潮河和卧虎山,东踞蟠龙山,离密云县城60公里,距北京市区125公里。自古是中原北部的重要门户和边关重镇。 春秋战国时期,最早在此筑城设关。北齐文宣帝于天保六年(555),征调180万民工,修筑西起榆林,东至山海关的长城,古北口为重点设防的关口。金、元两代都曾增建。明代自洪武十一年(1378)以来,加修古北口关城、大小关口和烽火台等关塞设施,并在关门加修两道门关,一门设在长城关口处,称“铁门关”,仅容一骑一车通过;一门设在潮河上,称“水门关”。 河水经三门入关,这是万里长城上唯一的水关。明代戚继光、谭纶等曾增修。 清代,古北口是皇帝去承德避暑的皇家御道和重要驿站。 古北口长城“南控幽燕,北捍溯漠”,素称“京师锁钥”。 司马台段被作“中国长城之最”。 金山岭长城以明代长城为主体,全长50华里,建有敌楼、敌台140余座。深沟峡谷和险要山头,大部筑有敌楼。 司马台段建的骑墙敌楼,全为空心敌楼,楼与楼平均相距15—16米。依山势缓急、地形条件,敌楼大小不一,造型各异,高低错落,有方形楼、扁形楼和圆形楼。敌楼墙上设有不同数量的窗孔,有一眼楼,也有六眼楼。楼内构造奇特,有平型顶、船篷顶、四角顶、六角攒尖、八角藻井穹窿顶等。 重点敌楼上均设有砖雕仿木结构的铺房,以瞭望敌情。敌楼一般分上下两层,纵横6条拱道,10个券门,也有三层的大楼。大楼驻兵百人,小楼驻兵10人以上,一般敌楼驻兵30一50人不等。每座敌楼都有名字,如:姊妹楼、黑楼、花楼、大、小金山楼、将军楼、库房楼、老虎岭楼、仙女楼、望京楼等。 据说在这段长城上建有大小金山两座敌楼,故名金山岭长城。   姊妹楼两座奇特的临水敌台,双台并立,高低相依,筑于潮河岸边岩石上,底部为条石垒砌,上部为城砖修建,临水三面开有瞭望孔和券门,另一面与长城墙体相连。原建筑已拆毁,现拟按原样修复。   库房楼敌楼战台,楼下的马道两侧墙上,瞭望孔、箭孔和吐水嘴成百上千。马道上每隔6—7米放置大小不等的石头,见棱见角,据说是古代的“滚木礌石”。   老虎岭楼用城砖直接垒砌于石崖上,楼底座的崖缝中,有3块巨石并立,居中的巨石半腰处有一洞口,洞里有一池清水,称作“天池”。   大、小金山楼小金山楼券门外一条小径与城墙相连,大金山楼分上下两层,中间有石梯相通,楼顶有l间仿木制的砖砌小铺房,供守卒休息用,这是长城上至今保存最好的铺房楼之一。大、小金山楼相传是当年驻扎于此的3000名江南士兵,因怀念家乡,故把镇江大、小金山岛的名字借用于此而命名的。   仙女楼最为险峻,从仙女楼到望京楼,有一段直上直下的城段,只容一身攀登,称之为天梯。两侧是悬崖峭壁和万丈深渊。单边石砌城墙,弓字形排开,单人掩体有墙相隔,与蜀道和栈道同工。 下有窟窿山,山下有洞,直通关里。与此楼相邻,有十余座空心敌楼,楼与栈之间的墙体,有高有低,有宽有窄,还有双层墙,多重墙和障墙。窄墙上密布射击孔,称多孔射击墙。宽墙上设有暗道和暗门,并有射击孔、瞭望孔、通风孔、流水孔和施放滚木礌石的孔道,突出部位筑有炮台。障墙上开有6—9个射击孔。 望京楼古北口长城东部制高点,海拔986米。在楼上可望见蜿蜒起伏的长城,如一巨龙翻腾于云海之中。晴夜观北京,可看到城区的万家灯火。 金山岭长城1989年9月修复开放,辟为游览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25 , Processed in 1.08718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