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古代“老师”都有哪些称谓

2014-1-20 14:01| 发布者: 掌柜 |原作者: 姜安阳 |来自: 北京晚报

摘要: “老师”一词是对在学校中从教者的称谓,“传道、授业、解惑”是其基本职责。“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 ...

  “老师”一词是对在学校中从教者的称谓,“传道、授业、解惑”是其基本职责。“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如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19世纪末,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先生等辛亥革命元老将“西学”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遂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但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将“先生”改称为“老师”,则是从民国时期开始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其实,在“老师”之外,古代对教师的称呼还有很多,而且有些已经相当陌生——

  师长:含有视老师为尊长之义,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

  夫子: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山长:是历代对山中书院的主讲教师的称谓,其出处源于《荆相近事》。五代十国时期,蒋维东隐居衡山讲学,受业者众多,蒋维东被尊称为“山长”。此后,“山长”成为对教师的一种尊称。元代时,各路、州、府都曾建有书院,设山长。明清沿袭元制,乾隆时期曾一度改称院长,清末仍叫山长。废除科举之后,书院改称学校,山长的称呼废止。

  师傅:古时老师的通称。“师傅”一词原本是太师、太傅、少师、少傅等官职的合称,因为这些职位负责教习太子,所以师傅也成为老师的代称。《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师傅这一称谓迄今仍在使用,但一般指工商曲艺戏剧等行业的老师。

  师父:古代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所以也将老师尊称为师父。《吕氏春秋·劝学》:“事师之犹事父也。”

  西席:也称西宾,是对教师的一种尊称。其来源为这样一个典故:汉明帝刘庄当太子时,曾拜桓荣为师,登皇位后,他对桓荣仍十分尊敬,常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听桓荣讲经。汉代席地而坐,室内座次以靠西向东为尊。汉明帝虽贵为皇帝,仍然给桓荣安排坐西面东的座席,表示对启蒙老师的尊敬,此后,“西席”或“西宾”就成了对教师的尊称。

  师保:原为古代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官员,亦师亦保,统称“师保”。《易·系辞下》:“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后来泛指老师。如清代龚自珍《抱小》:“小学者,子弟之学。学之以侍父兄师保之侧,以待父兄师保之顾问者也。”

  宗师:原为掌管宗室子弟训导的官员。《汉书·平帝记》:“其为宗室自太上皇以来族亲,各以世氏、郡国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后逐渐演变为众人所崇仰、堪称师表的人。北宋孔平仲《谈苑》卷三:“石介,字守道,徂徕山人也。文章学术,天下宗师,皆呼为徂徕先生。”

  教授:如今的教授一词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职称,但在古代太学中则是讲学的博士。中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始设教授,元代各路、州、府儒学以及明清两代的府学也都设有教授。

  助教:在国子监任教的教师。西晋咸宁二年立国子学,始设助教,协调国子祭酒、博士传授儒家经学。此后除个别朝代外,国子监中都设经学助教,称国子助教、太学助教、四门助教、广文助教等。

  学博:原为唐代府郡的学官。唐代府郡置经学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学生,后泛称学官为学博。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这人大是不同。不但无学博气,尤其无进士气。”

  讲郎:原为讲授经书的官员。《后汉书·儒林传》:“又诏高才生受《古文尚书》、《毛诗》、《谷梁》、《左氏春秋》,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

  教谕:原为宋代京师小学和武学中的学官名。明清时期,县设“县儒学”作为一县之最高教育机构,内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训导是指辅助教谕的助手。府学教谕多为进士出身,由朝廷直接任命。《明史·职官志四》:“儒学:府,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州,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教谕一人,训导二人,教授、学正、教谕,掌教诲所属生员,训导佐之。”

  先生:“先生”一词的最初含义是先出生的人,引申指长辈、知识丰富的人。《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以及《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其中的“先生”均是称呼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后来,“先生”一词被引申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郑玄注:“先生,老人教学者。”

  中国的教师节有几个?

  周伍豫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先秦时期的《吕氏春秋·劝学》里已有“疾学在于尊师”和“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荀子·大略》里也有“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强调尊师重教对于国家强盛的重要性。唐代思想家韩愈《韩昌黎集·师说》中的名句“古之学者必有师”以及北宋教育家李觏在其《广潜书》中所说的“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等,更阐发了尊师重教对于社会和谐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古代,虽然没有明确出现“教师节”三个字,但是孔子诞辰之日由于历朝历代都要举行祭孔大典,因而这位中国古代教育先驱的生日一直被视为古代的“教师节”。

  现在每年9月10日的教师节始于28年前。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确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的教师节。当时的国家主席李先念向全国教师发出慰问信祝贺节日,同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共青团中央、全国教育工会等单位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集会,庆祝教师节。

  然而,除了中国大陆如今每年9月10日的教师节外,历史上还有多个教师节——

  “六·六”教师节

  1931年5月,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人,鉴于国难日益严重,教师所负责任艰巨,遂发起联络沪宁杭教育界人士300多人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拟定每年公历6月6日为教师节,并发表《教师节宣言》,提出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增进教师修养三项目标。由于“六·六”教师节是教师自发组织设立的,这个教师节的诞生并未得到当时国民党政府承认。但是,“六·六”教师节在全国各地仍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就连各苏区也曾在6月6日庆祝“教师节”。

  “八·二七”教师节

  1939年,国民党当局决定以中国古代教育先驱孔子的诞辰日八月二十七日为教师节,同时颁布了《教师节危急暂行办法》等纪念教师节的法规。但由于当时处在抗战相持阶段,国家山河破碎,学校迁徙,因而这个教师节未能在全国推行。

  “五·一”教师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1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负责人发表书面谈话,宣布废除以前的两个教师节,将教师节与“五·一”劳动节合并在一起。后来,因无教师节的特点,加上宣传力度不够,全国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个节日,这个教师节便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九·二八”教师节

  除了中国大陆如今每年9月10日的教师节外,台湾也有个教师节,是在每年的9月28日。1952年,台湾的许多学者经过考证推算,确认孔子诞辰的公元前551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为公历9月28日,于是将9月28日定为教师节。直至今日,台湾地区还是以这个日子作为教师节。现在,海峡两岸并存着两个教师节,即中国大陆的9月10日教师节和中国台湾的9月28日教师节。

  最早设立教师节

  的是哪个国家?

  和南文

  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设立有教师节。葡萄牙是最早确定教师节的国家,早在1890年5月18日,葡萄牙亚科莫布大学的毕业生为了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纷纷向老师敬献彩带,老师在彩带上签名后还给学生留作纪念。后来,葡萄牙政府就把这一天定为教师节,每年举行庆祝活动,迄今已有123年的历史。

  此后,许多国家纷纷设立教师节,但日期各不相同。委内瑞拉将每年1月15日、泰国将1月16日、埃及将2月28日、韩国将5月15日、马来西亚将5月16日、徳国将6月12日、新加坡将9月1日、印度将9月5日、波兰将10月14日、越南将11月20日、法国将12月25日定为教师节……此外,每年的10月5日还有个“世界教师日”。1966年10月5日,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审议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由此,教师职业应该是专业性职业的看法逐渐成为共识。“世界教师日”是为纪念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发布《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于1994年设立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8 20:41 , Processed in 1.11008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