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子央告宋妈给她买驴打滚。 唱打花鼓的妞子是小英子儿时最好的朋友。 从西山来的骆驼和叮叮当当的驼铃声是英子儿时记忆的底色。 一到天桥,英子就走不动道,吃的,喝的,玩的,看的,样样儿都新鲜。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盂兰节,又是鬼节,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亮回家之路。晚饭后,英子与兰姨娘提着自己糊的西瓜灯去逛灯会。 天桥撂地儿的艺人,虽然每次都能迎来观众的喝彩,但背后的辛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城门是人们出入北京城的必经之路,行人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谁也顾不上欣赏路上的风景。 英子跟着爸爸妈妈去瑞蚨祥买衣料。爸爸要给兰姨娘也挑一块,妈妈绷住脸,满腹不悦。 四个小板凳摆在大树荫底下,宋妈带着几个孩子讲故事。 一个飘着鹅毛大雪的清晨,宋妈骑着小驴儿回家了,小驴儿朝前走,在厚厚雪地上印下一个个清晰的蹄印儿。 如果选一部最能反映老北京南城风貌的文学作品,相信许多人会把这一票投给《城南旧事》。静谧的四合院,胡同中悠扬的叫卖声,西交民巷大街的驴打滚儿,天桥的喧嚣热闹,还有保姆口中低徊婉转的童谣……这是作家林海音儿时的北京南城,也是属于那个时代独有的老北京风情。 如果说通过林海音的文字,人们只能遐想当年的北京城,那么画家关维兴为《城南旧事》画的60余幅水彩插图,则从视觉上再现了那个时代。 据说,当年台湾格林出版社总编辑郝广才为了寻找给《城南旧事》配插图的画家,跑遍了大江南北。当他拿着几位画家的作品给林海音看时,老作家一眼就相中了关维兴的画。关维兴的作品清新、温润,带着淡淡的哀愁。这正是林海音记忆中北京的味道。为了说服关维兴替《城南旧事》画插图,林海音亲自给他写了一封信:“如果您真能为拙著画图,必能为之增添另一种艺术价值,海音何幸也!” 面对老作家的殷切之情,关维兴最终同意了。不过,他从小长在白山黑水间,并不熟悉老北京的味道。为了寻找老北京的影子,当年已52岁的关维兴穿大街走小巷,四处探访。 上世纪九十年代,天桥早已没有了杂耍艺人,走街串巷的挑担小贩也成了过去。他从书中找,与老人聊,想象当年的样貌。 比如《英子逛天桥》一幕,小说中描写城南游艺园内,“大戏场里是雪艳琴的‘梅玉配’,文明戏场里是张笑影的‘锯碗丁’,大鼓书场里是梳辫子的女人唱大鼓,还要吃小有天的冬菜包子。”除此之外,城南游艺园内还有旱冰场、弹子房、杂耍场等。有名的双簧艺人、相声艺人和杂耍演员都会被邀请到这里表演。一些不够格儿进园子里面演出的街头艺人,就在外面占一块空地儿,围观的人群大多也是“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一些做小买卖的看到这里游人众多,便也把生意挪到了城南游艺园周围。可想而知,二十世纪初这里是老北京南城最繁华热闹的所在,但怎么把这种繁华表现在画布上呢?关维兴选择对园子外面进行描绘,并尽可能地把各类景象都集中到一块儿。因此,在这幅画中,既可以看到卖大碗茶的,也可以看到剃头的,既有补鞋的,也有耍绝活儿的。各色市井人物聚集一处,男女老少,场面纷杂。停留在老一辈人记忆中的画面一下子鲜活起来,小说中流露出的那种温暖的、怀旧的、淡淡的乡愁,也仿佛被包拢在插图那流动、明透的色彩里。 《城南旧事》中最打动人的还是老北京人与人之间的温存、和善,还有那不疾不徐的日子。书中小英子在花树藤下听宋妈讲故事,到瑞蚨祥替兰姨娘挑选布料,都是再平常不过的生活场景。这些寻常的生活细节在关维兴的描摹下惟妙惟肖。林海音看完这些插图后,不禁感叹:“(关维兴)完全抓住了我文章的感觉。”其实,这些插画不但抓住了小说的感觉,也抓住了那个时代的感觉,抓住了读者的心。 本版图片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提供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24 , Processed in 1.09218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