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克林德碑”前世今生

2021-11-24 09:34|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邓超超|来自: 旧京图说

摘要: ▲1903年1月18日,清朝官员及八国联军在东单路口为克林德碑举行落成典礼,清政府命醇亲王载沣前往致祭。▲德国公使克林德一战胜利以后,北京市民拆毁了耻辱的象征——克林德碑。克林德碑被拆成废墟。190年4月,正在 ...


▲1903年1月18日,清朝官员及八国联军在东单路口为克林德碑举行落成典礼,清政府命醇亲王载沣前往致祭。


▲德国公使克林德

一战胜利以后,北京市民拆毁了耻辱的象征——克林德碑。

克林德碑被拆成废墟。

190年4月,正在修建中的公理战胜坊搭满脚手架。

在中山公园南门,有一座高大的石碑坊,上书“保卫和平”四个大字。而今这座“保卫和平”坊已是中山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不过,始建时这座石碑坊叫“克林德碑”,坐落在东四南大街西总布胡同西口。当年,京城老百姓们对这个名字都很“硌硬”,所以大家都叫它“石头牌坊”。它是为了纪念被打死的德国公使克林德而建的。

1900年6月,义和团已经把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包围了。使馆区的各国大使们乱了营。6月19日,各国使节接到清政府的照会,“限二十四点钟内各国一切人等均需离京”。可是没人保护,洋人们根本不敢踏出东交民巷半步。于是,各国公使向清廷提出,延缓离京日期。到了20日上午9点半,清政府还没有答复,暴脾气的德国公使克林德决定自己和翻译去总理衙门讨说法。各国公使眼看着克林德和翻译坐着两顶礼轿出了东交民巷。看外面的形势,大家都替他们捏把汗。

轿子走到东四南大街西总布胡同西口,正好碰上了巡逻至此的清军神机营队长恩海。

恩海到底是怎么打死克林德的?一百多年来史学界始终莫衷一是。在中国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恩海开始让克林德一行停下,可克林德却从轿子里开了枪。出于自卫,恩海将克林德击毙。与克林德同行的翻译侥幸活着跑回了东交民巷。

克林德被杀后,京城形势更加紧张。没过多久,八国联军就从天津杀到了北京城。不到三个月,恩海被捕,并在克林德身亡处被斩首。

恩海虽然死了,但事情还不算完。正如德国弗莱堡大学学者柏恩德·马丁所说:“不管怎样,克林德遇刺初始并不带任何政治色彩,随后德国政府将它渲染为政治事件。”占领北京城后,德国政府利用克林德被杀的事,向清政府不断施压。已经惶惶不可终日的清政府向德国递交国书,表示对克林德之死“弥深惋惜”,希望德国政府“尽捐嫌隙”,“和局早日定议”。

《辛丑条约》第一条就是让清政府为“克大臣”在其遇难处建立牌坊一座,并让醇亲王载沣亲赴德国为此事“代表大清国大皇帝暨国家惋惜之意”。光绪二十七年五月初十(1901年6月25日),克林德碑动工修建,经过一年零七个月后竣工。整座碑坊采用中国传统的四柱三间七楼式的牌坊形制,宽约4.7丈,高约2丈,东西横跨繁华的东单北大街。当时碑坊上面还用拉丁、德、汉3种文字,刻书着以光绪皇帝名义颁布的“惋惜凶事之旨”。在铭文中,光绪要求看到此碑的人都要“睹物思人”,然而当时每个走过石牌坊的中国人都抬不起头来,心中只有愤怒和耻辱。

1918年11月11日,一战结束,德国成了战败国,中国成了战胜国中的一员。消息传来,北京上下一片欢腾,中国人可算扬眉吐气了一回。第二年,被视为国耻的克林德碑被拆除,移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当时,协约国战后的宣传口号是“公理战胜,强权失败”,石碑坊遂被改名为“公理战胜坊”。

1953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举行,为了表达与会国家广大人民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愿望,大会决定将“公理战胜坊”改称为“保卫和平坊”。 

本版照片由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Fotoe、中山公园管理处提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老北京的色彩下一篇:王朝终结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9:13 , Processed in 1.09882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