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门前游人熙熙攘攘,车来车往。神武门门洞上“故宫博物院”五字为李煜瀛于1925年手书,原为木匾,后改为石匾。门前交叉的“青天白日旗”与“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表明该片拍摄于1928年北伐成功至1937年北平沦陷之间。 逊位后的溥仪(右一)、婉容的弟弟润麒(右二)和师傅庄士敦在故宫中合影。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的国民军将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紫禁城。图为瑜、瑨二太妃的箱笼运出神武门。 1925年筹建故宫博物院时,工作人员整理内阁大库档案的情形。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大会在神武门前举行。故宫门前悬挂着北洋政府时期的国旗——五色旗。 1925年,五卅运动中,为了抗议英日残杀中国同胞,北京市民在故宫的宫墙上贴出“狗与英日人不得进宫”的标语。 1929年故宫博物院接受英国大维德爵士捐款,修缮景阳宫瓷器陈列室。 1933年,日寇的铁蹄步步紧逼华北,故宫博物院决定将故宫中的国宝运往南方。图为工作人员在太和殿前广场为南迁的古物装箱。 今年10月10日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的大日子。加之一个月前隆重开幕的“石渠宝笈”书画特展,公众对故宫的关注度持续升温。据说,观众要看一眼《清明上河图》的真迹,得在武英殿门口排6个小时的队。此等火爆场面,在故宫博物院建院的历史中,恐怕只有90年前开放首日,才能媲美。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皇宫大内,突然要对普通老百姓开放。这个消息在当时的轰动程度,恐怕非今人可以想象。 1924年11月5日,溥仪被鹿钟麟轰出了紫禁城。很快,清室善后委员会就开始了对故宫国宝的点查工作。清王朝覆灭后,故宫中的偷盗行为极为猖獗,几乎发展到无人不偷、无物不可偷的局面。除了太监们顺手牵羊外,溥仪也多次以赏赐溥杰为名把许多珍玩、字画盗运出宫。这些珍宝的流失,使清查工作极为不易。为保安全,善委会制定了一套《点查清宫物件规则》,《规则》规定点查分组进行,每组由执行部和监视部两批人马组成,监视部人员由军警担任。每个小组每天去哪间宫室点查,都由委员长在前一日制定;每组成员不固定,由当天抽签决定。每组人员排定后,需要在办公处签名,并佩戴徽章,全组一起行动。点查物品时,由一人唱念物品名称、件数、附件和需要记录的细节;一人登记在册;一人根据登记编号写好号签,贴在物品上。遇到特别贵重的物品,必要时还要摄影,乃至用显微镜仔细观察,详细记录,以防止今后有人偷梁换柱。物品点查后,必须摆回原位;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得把物品带出室外。还有一人专门负责记录全组的点查情况,包括人员是否更换,哪些物品还没有查之类的杂事。这些规定,即便从今天的角度看,也堪称严密。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开幕式虽然当天下午2时才举行,但是早上8时,神武门前就已人头攒动了。那一天,北京城真正可说万人空巷。在汽车还是稀罕物的当时,北京城竟堵车了。故宫博物院元老吴瀛的车堵在半路上,好几次动弹不得。故宫里面,更是人满为患。吴瀛带着家眷堵在坤宁宫东夹道里,排了两个小时队才进去。当天,那志良被安排在外东路的养性殿照料。这里陈列的是大婚图、南巡图。精美的画面看得观众都挪不动步了。前面的停住不走,后面的不断涌入,展厅里拥挤不堪。那志良扯着嗓子嚷:“门口的人往外走,让后面松动松动。”可是根本没人理他。他记得,不少观众虽然努力伸脖子想看一看,可什么也没瞧见就被人流给挤出去了。幸运的是这么个挤法,故宫的展厅里居然没出什么意外,只有个把栏杆被挤断。 几百年来,近在咫尺却神秘无比的皇家大内向老百姓敞开了大门,普通人从此有机会看到那些巧夺天工、气势磅礴的宫殿楼阁以及技艺精湛、琳琅满目的书画珍藏。从此,故宫也由皇家禁地正式变身为一家专业的博物院。 本文载于2015.10.13《北京日报》20版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09 , Processed in 1.07882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