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贝德禄和吉尔1877年那次不成功的尝试之后,照相机在长江上游的活动记录出现了一个大约十二年的断档,直到本文最开始提到的A·E·普拉特1889年带着相机来到四川,才又有了摄影活动的明确记录,并且开始有夔州府(今重庆奉节县)以西川渝地区的影像保留下来。普拉特的故事也很有趣,我将在下一篇里写他,这一篇先写一个比他名头大得多、后来也拍得更多,只是初次进入三峡拍照的时间稍微有点不太确定的人。 对摄影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玩相机是一个很烧钱的爱好,所以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不管专业人士还是业余玩家,大体来说都是不缺钱的。在照相机还十分笨重的年代,那些带着照相机去偏远地区旅行的外国人,除了自己要拥有摄影器材、掌握摄影技术,还要能雇得起一队人马,负担得起包括向导、翻译、轿夫、仆役、有时候还有地方上安排的护卫——这样至少十几人三五个月的花销,所以就如前面所说,那些早期来西部拍照的人,背后一定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大多数探险家/摄影师接受的资金支持都来自外部,比如政府或学术机构、商业公司,在这样的雇佣或合作关系下他们的探险和考察通常都有明确的目标,之后撰写的旅行日志和报告也都尽可能详尽。相对而言那些自己掏钱、完全出于个人兴趣来游览、书写、拍摄中国的人就随性很多,比如早几年约翰·汤姆逊在大江南北一路走一路拍,留下大量观察和评述,却只有很少几个地点有具体的到访日期。本篇要写的这位——立德夫人,也是如此,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可以确定她最早在1887-1889年之间到宜昌上游60公里的牛肝峡拍摄了照片,但具体的时间考证不出来。 立德夫人(Mrs. Archibald Little ,有时也写做Alicia Little,1845–1926)是一名英国作家、社会活动家。为她写简介有点复杂,因为尽管她已经是同时代女性中拥有学识与独立精神的优秀代表,但是说到她在中国的经历、与中国相关的活动和著作,就必须连带着把她丈夫、当时在英国国内名气还不如她的阿奇博德·立德(Archibald John Little,1838-1908)也一并写了。立德的介绍可以很简单:他是一名英国商人,经营一家名叫立德乐洋行(Little & Co.)的贸易公司,早期在上海、九江做进出口。1876年宜昌开埠以后,他便专注于开拓西部市场,并竭力推动长江上游的轮船航运。他是第一个把轮船开到宜昌的人,二十年后又第一个把轮船开到重庆;此外他也旅行、写书,曾短期担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 回头来说立德夫人。她出生于葡萄牙的马德拉岛,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到1886年她与立德结婚时,已经有九部出版作品,这时她41岁,立德48岁。有文章说她父亲是上海工部局官员,两人因此认识,但是我没有找到可信的资料来源,只有几份1840年代的出版物提到了她父亲Calverley Bewicke,那时可能是在马德拉岛经商,并且很可能是当地英国人社区的领袖。立德夫人来中国以后的作品中也几乎没有提起过她之前在英国的生活,所以我们只能从立德的行程来推测也许是在1885年立德返回英国为开拓中国西部商业游说期间两人相识,随后结婚并来到中国居住。她初到中国的时间是1887年5月,这一年立德出资建立了川江航运公司(Upper Yangtse Stream Navigation Company),从苏格兰的克莱德订购了一艘蒸汽明轮船“固陵”号,计划用它来探路宜昌至重庆的航道。这艘船在上海装配完成后,1888年2月驶抵宜昌,由于中国官方不发给航行许可,立德的计划无法进行,这中间又涉及1876年《烟台条约》中关于重庆开埠通商的细节,最后上至总理衙门下至川鄂两省地方加上大清海关,各方参与协商的结果是,海关出大价钱买下“固陵”号和附带的码头设施,立德则保证十年之内不再涉足川江航运,这是1889年12月的事。所以尽管夫妇二人写游记都经常不写具体年份,但刚到中国这几年她应该在宜昌住了不少时间,游览过附近的几处名胜;1887或1888年的冬天他们坐船前往四川,正好在除夕这天路过夔州;然后1888年她随立德去过一次北京。有些文章里说她来中国后就住在重庆,在她的书里其实没有很清晰的记述,能确定的在重庆生活的时间是1892年以后了。 立德夫人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年,直到1907年陪同病重的立德返回英国,次年立德去世。她自己或是协助丈夫出版了十多部跟中国有关的著作,她也是倡导妇女放足的“天足会”的发起人。在中国期间她拍了很多照片,在她自己和立德的书里都有使用,根据书的出版时间和书里的内容,可以推断出一些照片大致的拍摄时间,比如《我的中国农场日记》记录的是1893年6月至10月之间她在重庆郊外一个乡村宅院里的生活,书出版于1894年,所以书中重庆的照片不会晚于1894年;之后出版的书里也用了一些其他摄影师的作品,余下的她自己的作品只有部分能对应上她的行程,比如1897年跟丈夫一起游览峨眉山、打箭炉,1902年在北京住了几个月,还去了一趟张家口。1891至1900年间她可能经常住在重庆,或是在上海-宜昌-重庆这条线上往返,由书里的一些记述和保留下来的一些邮件可知,尽管当时交通很不方便,夫妇俩还是数次入川,有一次还走的是陆路。这时重庆的立德乐洋行已经成立,另外还开了一家利川公司经营保险业务;立德也没有放弃进军川江航运的尝试,1898年夫妇俩一起乘坐利川号小火轮在纤夫的帮助下驶抵重庆,两年后,也是在立德的运作下,肇通号客轮成为第一艘不借助人力穿过三峡到达重庆的轮船。到1901年6月,在利德的记录里,他还在宜昌和万县之间考察三峡夏季水位。因此如果我们假设立德夫人大体上跟她丈夫一起行动,那么她拍摄的照片里与宜昌、三峡、重庆有关的那些就有相当一部分没法确定具体的拍摄时间。当然对于这片地区来说照相机捕捉到的影像在1880或是1890年代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区别,并且在夔州以下的江面上争谁是第二也没有什么意义,不过立德夫人确实可以说是第一个把长江三峡来来回回从头拍到尾的人,她在宜昌上游拍摄的照片里有几张可以确定是1887至1889年之间,很有可能比1889年入川的A·E·普拉特早一点点。 大约就是在立德筹备他的第一艘川江轮“固陵”号的时候,立德夫人开始在宜昌附近拍照。我们也不知道她第一次拍三峡的时候往上游走了多远,她对第一次“长江上游之行”的记述,到夔州就没有下文了;那几张可以确定拍摄于1880年代的照片,最早也不是用在她自己或立德的书里。1890年,英国驻重庆第二任领事亚历山大·霍西(Alexander Hosie,中文名谢立山)出版了他在贵州、四川、云南考察的经历,书中配了一些照片,部分是约翰·汤姆逊的作品,有三张注明来自立德夫人,分别是宜昌西南的文佛山、西陵峡入口以及宜昌上游60多公里的牛肝峡。立德的作品《扁舟过三峡》(Through the Yangtse Gorges)1898年出的第三版也用了这几张照片,但1888年出版的第一版除了一张地图就没有任何配图。更多三峡的照片收录在她1899年出版的《走近中国:我所见到的中国人》(Intimate China: The Chinese as I Have Seen Them)里,考虑到她这些年在三峡上往返的次数,把后面这些照片划归在1890年代大体上没有问题,但是也不排除其中有一些就是1889年之前拍摄的。 宜昌文佛山 三峡里的纤夫 白帝城内 重庆 1893年立德一家在重庆郊外租住的宅院 重庆,嘉陵江边的寺庙 重庆,戏院 重庆,衙门 四川盆地内的乡村景观,大片罂粟花田 峨眉山 大瓦山(1897年)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10 , Processed in 1.21789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