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赏月的时节,今天除了可以赏天上的月亮,还可以借着照片赏一百多年前的月亮,赞美摄影术! 了解摄影技术发展史的朋友都知道,从银版法到后来的明胶银盐黑白照片,如何缩短曝光时间一直是贯穿这一发展进程的主线。在摄影术诞生的早期,即使在光照充足的白天拍摄也需要现在很难想象的长时间曝光,更别说低亮度的夜间了,因此如何拍摄一张清楚的天体(主要是月亮)成为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好在火棉胶被摄影先驱们引入到摄影过程中,大大算短了照片的曝光时间,使得一些还热衷于天文的科学家可以施展手脚为天体拍照,其中的一位便是英国化学家、天文学家、发明家瓦伦(Warren De La Rue, 1815-1889)。瓦伦的家境非常好,他父亲创办了一家文具公司并经营得风生水起,他从小就衣食无忧,在法国巴黎接受完大学教育后便回到英国进入父亲的公司,按说下半辈子当个富二代妥妥的,但他的兴趣却全在科学,在公司里名义上是大老板的儿子,精力和闲暇时间却全用来研究化学和电学,并在1836-1848年间发表了多篇论文。后来他又把兴趣转向天文学,在得知火棉胶可以大大缩短曝光时间后,他改装了自己在1850年建造的一台13英寸天文望远镜,在目镜的位置安装了一台照相机。望远镜+照相机在现代人看来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比如上次去武汉,在江边偶遇摆天文望远镜提供收费观看天体的一位大叔,他就是用我的手机镜头放在目镜上拍摄的月球照片,非常清晰。但这种“1+1=1”的方式在当时不容易做到,作为机身的木匣子装上玻璃底片会比较重,影响望远镜的平衡,更重要的是,要想得到清晰的像,镜头的位置需要根据镜片的曲度进行精密的计算,总之,不是谁都能干的活儿,但瓦伦干成了,而且效果非常好。 瓦伦站像 瓦伦发明的装有照相机的天文望远镜,保存在伦敦的肯辛顿科学博物馆 正在和助手为天体拍摄照片的版画 伦敦Smith Beck & Beck公司1860年代出版了一套瓦伦的月球摄影作品,6张卡纸上贴着12张照片,装在一个精致的皮套里。这些照片看起来像是立体照片,实际上同一张卡纸上的两张照片是在不同的时间拍摄,只是拍摄的角度一样,当然,身为科学家的瓦伦很严谨地记下了拍摄的日期和时间等信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张照片是第4号,左边这张摄于1858年2月27日,右边这张摄于1859年9月11日。如果不考虑时区的话,1859年的9月11日正好是中国咸丰九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或者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破北京城前一年的中秋节,那时候圆明园、清漪园还完好如初。 现在科学家已经有了共识,中国过去对月亮一些图像化的想象,比如舞袖的嫦娥或者捣药的玉兔实际上是月球上的海被连起来开脑洞的结果,今天我也皮一下,特请家里的P图高手根据海的形状描了一只捣药的兔子。 右边这张月球的照片拍摄于1859年的9月11日 好吧,从照片来看,外国的月亮并没有比中国的圆,天下共此明月,千里共婵娟。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2 , Processed in 1.15392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