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身边却鲜为人知的京城古迹 (28)永泰胡同永泰寺 这次要介绍的古迹在西直门内大街以北,北草厂胡同附近。古代“厂”和“场”是通用的,“草厂”就是“草料场的意思。北京城内以“草厂”命名的胡同和地名很多,且分布广泛。咱们就先来探究一下这种现象的原由。 元大都大多数城墙是夯土筑成的土城墙,雨季时因雨水冲刷损毁比较严重。元朝初年皇帝采纳王姓大臣的建议,将芦苇编成帘子,像蓑衣一样自下而上一层层覆盖在城墙上,以减少雨水冲刷对土城墙的损害,被称作“以苇蓑城”。大都城墙长度超过20公里,“以苇蓑城”消耗芦苇巨大,而且还需要定期更换。据说当时文明门(大致相当于现在崇文门)外有大片苇塘,每年要收割芦苇上百万担,京城内也就遍布草厂。元代中期以后发现这种方法效果并不理想,且干燥时节又容易引起火灾,加之时局动荡,统治者怕“烧苇以夺城”,就取消了“以苇蓑城”的做法。而到了清代注重骑兵,马队众多,且前期战事频繁,草料需求量很大,这也是城内草厂遍布的重要原因。 如今西直门内大街以北的西直门至新街口地区(见图1示意),经过大规模危改建设,建成许多居住小区、商厦和写字楼后,街巷面貌彻底改观。原来的胡同有些只剩下地图上的名字,另一些连名字都没有留下。过去这一带有不少遗存古迹,现在再去寻找已非易事。 永泰寺位于北草厂胡同中段东侧的永泰胡同西端(再说门牌已经毫无意义了),位置见图2示意。据史料记载,永泰寺建在元朝一座废弃寺庙的遗址上,因此也可以说始建于元代。该寺由明初高官于正统八年重建,历时15年建成,并由明英宗赐名“永泰”。永泰寺规模不小,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祖师殿、讲法堂、僧房等。该寺所在的胡同也因其得名永泰胡同。另外,永泰寺自定名至今未有改变,这在京城的寺院中也不多见。 永泰胡同西端北侧,在住宅小区与一家医院之间有个街心花园。花园不大,东西宽约50米,南北长约70米。永泰寺的南北两处遗存就在此花园的东部(花园和两处遗存的位置示意见图3),由此推测该寺应为坐北朝南而建。两处遗存分别被围墙包围,南北相距四、五十米(图4)。南边的那处房屋状况不算太好,但还有住户居住,老房子周围环绕着后建的棚户(图5-7)。北边那处房子高大,规制较高,已经部分坍塌,保存下来的两间也有半间露天,枋、檩外露(图8-11)。老房子的殿名已不得而知,据老住户讲南边的是前殿,北边的是后殿。另外寺内原有两通石碑记述了重建该寺的过程。 图4、5、8-11为向北拍摄,图6、7为向南拍摄,图12为花园环境。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8 , Processed in 1.118647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