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历史上的一座水乡石桥——附设耳桥的三里河桥

2022-6-10 10:39|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王锐英|来自: 北京桥梁

摘要: 北京历史上的一座水乡石桥——附设耳桥的三里河桥近年,随着城市环境整治,北京的街道胡同日见新机如画。如前门大街东侧“三里河”重现小桥流水人家,蜿蜒于街巷间,好似江南美景。沿河南下,尚有北桥湾、南桥湾地名 ...
北京历史上的一座水乡石桥——附设耳桥的三里河桥

近年,随着城市环境整治,北京的街道胡同日见新机如画。如前门大街东侧“三里河”重现小桥流水人家,蜿蜒于街巷间,好似江南美景。沿河南下,尚有北桥湾、南桥湾地名,分布于珠市口东大街南北。就在其相交路口处曾经有座东西向的三里河桥。据2012年4月19日新闻报道,因市政管线施工发现了三里河古桥部分遗址,挖出30余块桥梁石材,未及考古研究,马上被就地填埋。颇为遗憾,因为三里河桥很是特殊,值得考证。其实,早在1953年就曾经发现过一次,位于原珠市口东大街尽开颜理发馆门前,当时也没有详细考证。

三里河地图,明(万历至崇祯年间1573-1628年)明代北京城

三里河地图,清(乾隆十五年1750)清代北京城

三里河地图,民国十年(1921年)新测北京内外城全图

据《明史·河渠志》记载:“城南三里河旧无河源,正统间(1436-1449年)修城壕,恐雨水多溢,乃穿正阳桥东南洼下地,开壕口以泄之,始有三里河名。”因自前门东蜿蜒向南至天坛以北的金鱼池,长度正好三里,这即是三里河的历史来源。若追寻以往,这一带洼下之地,也是古永定河故道。说道三里河桥,《日下旧闻考·卷五十五·外城中城》记载:“重建三里河桥碑,在桥西铁山寺。碑建于正德十二年(1517年),翰林院修撰江阴周叙撰文。”特录《光绪顺天府志十四·京师志十四,坊巷下》中所载《重修三里河桥记》(明·周叙)碑文如下:

“都城迤南有河焉,乃隍水之枝流也。河之上有桥,桥之名曰三里。其始创自天顺间,历岁既久,土崩石泐,而往来乘载者病焉。时有坊间善士戴通者,欲为改作,虑其费不赀,功未易举。因与僧宗洪号铁山者谋之,广为募缘,不数月而集银两千一百七十有奇。撤故桥,降七尺以为基,高十四尺有奇,视旧加四之一;衡二十有四尺,视旧加六之一;纵四十尺,视旧加六之一;益墁石三十尺有奇,视旧加三之一;石栏板视旧加三之一;石栏柱视旧加四之一。桥之西东各窊五尺,增筑砥平,衡皆四十尺有奇。其东之纵三十尺,西之纵六十有二尺。桥之北南作耳桥者三,一瞰乎寺之南泉,一拱乎巷之鞭子,一揖乎街之半边,不惟达是桥之冲路,抑且杀河之势而阏流之洑也。延袤共七百尺有奇,越五月而工成。时正德十二年丁丑某月。”

试译为白话并注解如下:

北京城南部有一条河,是隍水即护城河(城隍之水)的支流。河上有座桥,桥名“三里”,始建于明代天顺年间(1457-1464年)。历经多年,土崩石裂,桥梁损坏,使得人员车辆往来困难。此时,街坊中有个姓名为戴通的行善居士,有意改建此桥,但顾虑到花费不少,难度很大。因此与号称铁山的出家僧人宗洪共同谋划(与此桥西边的铁山寺有关,可能募缘修桥同时,即于此建祠),两人到处募缘,很快几个月之内就募集到了两千一百七十余两银子。

改建此桥,先是将旧桥拆除,然后下挖七尺修建地基(合今2.24米。明代一尺约为今32厘米)。桥梁高十四尺余(约4.6米,远高于民房),比旧桥增加了四分之一高度(原桥高3.45米);桥宽二十四尺(7.68米,约当今双车道宽),比旧桥加宽了六分之一(原桥宽6.4米);桥长四十尺(12.8米),比旧桥加长了六分之一(原桥长10.67米);桥下铺设墁石三十尺余(约9.8米,稍大于桥梁宽度),比原桥墁石加宽了三分之一;石栏板比旧桥加高了三分之一;石栏柱加高了四分之一。连接桥梁东、西两侧道路比较低洼,深有五尺(1.6米),将其填高取平,铺筑宽度有四十尺余(12.8米,即珠市口东大街最早的宽度),东侧道路铺筑长度三十尺(9.6米),西侧铺筑长度六十二尺(19.84米)。在桥梁两端引道下,贯通南北还建造了三处耳桥,其中一处耳桥之上可俯瞰南泉寺(位于河东),一处横跨窄小的胡同鞭子巷,一处跨过了半边街即半壁街。这样做的原因,一是此桥正当道路要冲,桥梁很高,附设耳桥可方便交通;二是当发洪水之时,便于宣泄河水,避免水流涡旋激荡。桥梁主体加上引桥,总长有七百余尺(约225米),历经五个月建成。时在正德十二年丁丑(距今505年)。

三里河桥历史位置推测图

三里河桥和鲜鱼口小桥,清(1900年)京城各国暂分界址全图

三里河桥,清乾隆京师全图

再补充解释如下:

历史文献中未说明此桥有几跨,是梁桥还是拱桥?从桥梁高度约4.6米,桥道总长225米取半计算,上下桥的纵坡度约为4%,不算平缓,比现今城市自行车道路坡度要大。但可看出为什么延袤了七百尺长,完全是为了便于上桥的需要。至于桥梁为什么修建这么高?是因为桥下有通航的要求。据《国朝典故》卷六十七《病逸漫记》(明·陆釴撰)记载:“三里河在天地坛前,去通州五十里,地形高通州一丈九尺,置二闸,可行舟,但有一二处走沙。”关于疏濬三里河至通州张家湾以济漕运输的建议,虽然没有被朝廷采纳,但三里河可行小舟当无疑问。如向北经鲜鱼口,接前门东侧护城河,鲜鱼口即早先的一个码头,亦有鲜鱼口小桥,桥虽小,却甚有名,准确说叫前门外鲜鱼口小桥,东西向。路南曾经有座享誉京城的“天乐园”。天乐园本来是杂耍园子,庚子(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之乱后,号称梨园领袖、艺名响九霄的河北梆子演员田际云,将该园重行扩建,首次上演京剧,后又改名“华乐”,成为北京有名的戏院之一。像梅兰芳、王蕙芳、王凤卿等人都是发迹于“天乐园”的。杨小楼、马连良、高庆奎、王又宸、谭富英和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等,均常在该园公演。我国第一个京剧女子科班“崇雅社”成立于此。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郝寿臣别号“小桥红”,就是因其当年经常在华乐园演出,地处鲜鱼口小桥,观众们就亲切地称郝寿臣为“小桥红”。以后华乐园又改名为华乐戏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大众剧场。北京小吃正明斋文记糕点铺创办于此。

所以,三里河桥修建得如此高大且满足通航的需要,有可能是一座石拱桥。

特别关于“耳桥”需要探讨。顾名思义,如同人之两耳,耳桥一方面是平行附加在主桥两侧且与主桥同跨的桥梁,结构上与主桥同为一体。另一方面也可以是附属主桥的小跨桥梁,与主桥引道相连,或位于引道之下且形式多样。三里河桥的三处耳桥,推测应该位于引道之下,紧邻河道且贯通南北,且均为当地地名。若不结合地名考证,对此耳桥还真是难以准确理解。

第一处,“一瞰乎寺之南泉”,即可俯瞰河东岸的南泉寺。这座南泉寺曾经住过一个历史人物,据《藤阴杂记》:“朱竹垞,康熙戊午(十七年,1678年)入都,舍于三里河桥之南泉寺。”朱竹垞即朱彝尊,清初著名学者,北京历史《日下旧闻》一书的作者,其首次进京就住在南泉寺。

第二处,“一拱乎巷之鞭子”,拱即拱桥,“巷之鞭子”,可理解为细长曲折的小胡同,南桥湾东侧有胡同名为“鞭子巷”。南泉寺和鞭子巷桥跨应该并列于河道东边。鞭子巷头条和三条曾经是梅兰芳初出茅庐和成家、成名住居之地,时间在1909-1916年间,也是其子女夭折令其伤心之地。还有著名的京剧老旦李多奎先生在鞭子巷头条住过。

第三处,“一揖乎街之半邊”,揖即作揖,其意为拱手,比喻桥拱,半边即半边街,位于此桥西南,后来改名为“半壁街”。此耳桥应在河道西侧,接半壁街。半壁街也出过名人,大刀王五的源顺镖局就在此街里,创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是当时闻名京师的著名镖局之一。

不过,无论朱彝尊,还是梅兰芳或大刀王五,他们都没有见过这座三里河桥。早在明末,因河道严重淤积,河水逐渐断流,三里河已基本废弃,偶尔暴雨则为排水沟。如《帝京景物略》记载:“三里河之故道已成陆矣,然时雨则停潦,泱泱然河也。武清侯李公疏之入园中,园遂以水胜,可泛舟……又有沤台、凫楼、船桥、鱼龙亭诸胜。”北桥湾、南桥湾,估计此时成为街巷名,沿河一带形成的多条街巷,不仅名称多与三里河有关,其胡同走向就像众脉归流,都向着三里河桥湾处汇聚,说明胡同的出现时间很早,与三里河的形成同步。到清末民初,三里河完全湮没,尚可在地图上看到河流走向和三里河桥的符号,仅是回忆罢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7 21:47 , Processed in 1.10609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