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京韵大鼓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京韵大鼓又叫京音大鼓,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和东北、华东的部分地区。是由河北省河间一带的木板大鼓和清代八旗子弟根据昆曲和高腔的曲调唱法创造出的“清音子弟书”两者全流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起初多演唱长篇,有说有唱。后来主要演唱短篇,只唱不说。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主要唱腔有起板、平腔、快板等。一人演唱,自打鼓、板。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琵琶等。传统曲目《长坂坡》、《大西厢》、《闯江州》等影响较广。

1870年前后,进人北京、天津等地,因其演唱者多带保定、沧州口音,故又名怯大鼓。后来经胡十、宋五、霍明亮等艺人作初步改革,加进三弦、四胡等伴奏乐器,并以小段代替长篇,逐渐发展成为卫调大鼓、京津大鼓又叫京音大鼓。

光绪年间由刘宝全把大鼓中的怯味除掉,全用北京音演唱,又融会了京剧、马头调和石韵书中唱腔韵律等,遂成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腔激越雄壮,给人以格调高雅、气势磅礴的感受。京韵大鼓形成二派,一是白(云鹏)派,以小巧、秀气见长,讲求逐字逐句的韵味,主要曲目《黛玉焚稿》《宝玉娶亲》《哭黛玉》《探晴雯》,另一是刘(宝全)派,凭着一条好嗓子和京剧中的身段,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以演《三国》《水浒》的段子为拿手。张小轩也闻名一时。

京韵大鼓形成后,原木板大鼓则继续流行于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五四运动时期,票友张云舫编写了新曲目《大劝国民》《孙总理伦敦蒙难》,由白云鹏、崔子明演唱。而崔子明以演唱插科打诨的大鼓,创立了滑稽大鼓,成为京韵大鼓的一个分支。

京韵大鼓良小楼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2 10:26 , Processed in 1.10130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