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南大桥北侧的清真寺,是沙河镇的穆斯林举行礼拜、宗教功课和宣教等活动的场所,亦称礼拜寺。 《古兰经》:“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们应当祈祷真主,不要祈祷任何物”。唐宋时期清真寺被称为“堂”、“礼堂”、“祀堂”、“礼拜堂”,元代称“回回堂”,“礼拜寺”,明代把伊斯兰教称为“清真教”,遂称“清真寺”至今。 南大桥这所清真寺,沙河人习惯称之为南一村清真寺,其实,应该称沙河镇清真寺,因为这所清真寺并非单一为南一村回民服务,而是为整个沙河镇周边的回民服务。包括西二村、老牛湾、定福黄庄、小辛庄等地的回民。 这所清真寺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座西朝东,寺内分三层院落,最后一层院落正中为礼拜殿,大殿后有窟殿,整个寺院内有房三十八间,三层院落皆为四合院布局。最外层大门为具有伊斯兰特征的拱门,门正中有汉字“清真寺流芳西域”的匾额以及阿拉伯文的匾额,阿文内容为“真主的清真寺在沙河街”。 二层大门为砖石结构的八角飞檐门楼,门楼两侧各有一座甬门,北甬门外有石碑一座。礼拜殿面开三间,前部两山四脊,勾连两进六间,紧接着是一脊两山五间,和前部接为一体。除礼拜殿外,寺内还有讲堂,沐浴室,办公室、储藏室等。礼拜殿前的左右檐柱上对联为:“认主独一造化天地万物,命人行好明辨是非曲直”;殿门对联为:“人生价值在求知善举,万物运动乃安拉使然”,这是九十年代重修以后的布局。 图片西贯市村清真寺宣礼楼与未改建前的沙河清真寺结构大致相同 1905年礼拜殿窟殿与现在的窟殿造型做了很大更改,原来殿顶铺设的是灰瓦,现在铺设了琉璃瓦,在封建社会,琉璃瓦的使用是有严格规定的,在清真寺建筑上使用属于逾制。完全是现代人的臆造,画蛇添足。 1958年,昌平县第一次文物普查时,曾经对沙河清真寺建筑进行了测量。清真寺在五十年代曾经悬挂过两个匾,一块在寺内垂花门的门额上,有蓝底金字匾,有“得一真源”四字,是清代顺天府刘敬所书。另一块匾悬挂在礼拜殿的门额上,匾上为“道重清真”四字,是民国二年三月,顺天府北路同知周知沛所书。 据传说,沙河清真寺建于明代,我倾向于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因为在明代嘉靖之前,沙河人烟稀少,土地荒芜,京北大道那个时候还在南榆河村~双塔村一线。 巩华城是在嘉靖十九年才建造的,最初是一座驻军城,直到万历元年,有了南沙河漕运,巩华城才让百姓居住,沙河才开始有了商业发展。万历元年到清代,短短五十年,不可能聚集一定数量的回民定居,加上崇祯末年瘟疫流行,清兵几次入关扫荡北京郊区,沙河早已十室九空,老百姓命悬一线,那有余力建造清真寺呢。康熙十七年,清代内务府毡作房设置在沙河,需要贩运大量的羊毛。阳坊镇紧临明代之前的京北大道,自元代开始,就聚集着大量的回民,从张家口等地贩运牛羊,明代万历年间,京北大道转移到沙河,他们又聚集到沙河,成为贩运羊毛,牛羊的主力军。德胜门外的马甸也是回民聚集地,他们以贩卖牛羊肉为生,马甸清真寺有明确记载,是在清康熙年间建造的,推断沙河清真寺不会早于康熙年间。 1901年的沙河清真寺 沙河清真寺的掌教伊玛目在民国之前是世袭 祖孙传代。 从拍摄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的沙河清真寺老照片上看,当时清真寺的伊玛目是一位年约七十岁的老者,头戴高约一尺半的白色尖顶阿訇帽,身着马褂蓝布袍,神态安详,与途经清真寺的德国人在清真寺大门前合影。老照片显示当时清真寺周边是一片开阔地,有经商的骆驼队和驮轿在此休息。德国人则在清真寺门前摆放的桌椅上休息,周围有许多好奇的村民围观。这种情景也从侧面证明了沙河耆老口中所说的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巩华城期间并没有对沙河居民造成伤害的事实。 沙河清真寺内的伊玛目 解放后清真寺内曾经开办过回民经堂,后又曾被改为回民小学。1960年,因寺内房屋年久失修,面临倒塌的危险,小学被迁出。 搜索 复制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2:27 , Processed in 1.08330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