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外城为什么早不修,晚不修?非要在嘉靖年间修建……

2022-6-27 14:24| 发布者: weiwei |原作者: 赵振华|来自: 旧京图说

摘要: 1900年的外城永定门。北京外城共设有七道城门,据《明世宗实录》记载,除东便门与西便门外,其余五门的名称均由嘉靖帝命名,称“正阳门外名永定,崇文门外名左安,宣武门外名右安,大通桥门名广渠,彰义街门名广宁” ...

1900年的外城永定门。北京外城共设有七道城门,据《明世宗实录》记载,除东便门与西便门外,其余五门的名称均由嘉靖帝命名,称“正阳门外名永定,崇文门外名左安,宣武门外名右安,大通桥门名广渠,彰义街门名广宁”。

上期最后说到根据调查、测量,明朝建设长城12000多华里,万里长城是名不虚传。这期我们接着聊。(此前链接:北京正阳门城楼为何最气派?有个神奇的传说……)

我们知道明朝修建长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抵御蒙古族的骚扰,而在明朝嘉靖年间建设了北京城的外城,也是为了抵御北边的来犯之敌,这就引出了三个问题:

一、都是为了抵御蒙古族的骚扰,为什么对于长城从明朝初年就开始修建了,而对于北京外城为什么早不修,晚不修,非要在嘉靖年间修建?

二、既然是为了抵御北京城北边的来犯之敌,为什么不把外城建在老城的北侧,而把外城建在了原来都城的南侧呢?

三、为什么外城没有按照原来都城的尺寸建设,原来都城的城墙三丈五尺五寸高,而外城的城墙是一丈八尺高,仅有原来城墙的一半多一点儿,外城的七座城门四座角楼也与原来的城楼、角楼相距甚远,这又是为什么?

北京外城西南角楼又称右安门角楼,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单檐歇山顶一层的城楼,灰筒瓦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楼连城台通高16.6米;南侧、东西侧分别面辟两层箭窗,每层三孔。在内城城墙外加建一圈外城,意在增强城池安全,抵御外敌入侵。

我要用几期的时间来详细解释这些问题。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在嘉靖年间修建外城?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要简单回顾一下北京都城的历史。元朝忽必烈在北京建元大都,忽必烈本身就是中国北部的蒙古族,当初的蒙古族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按元朝在北京建都城时候的各大政治集团的军事实力,只有蒙古人有攻击别人的实力,根本没有别人敢来攻北京城的可能,刘秉忠设计的元大都已经是多重保险了,所以没有建外城的必要。

在后来的一百来年,中国大地上,各种军事力量对比,逐渐发生了变化。徐达率领军队进攻元大都时,轮到朱元璋的军队所向披靡,元朝的元顺帝,兵败如山倒,根本来不及建外城,就弃城而逃了。

在明朝成立的头二十几年里,明朝大军还是追着蒙古军队打,而且明朝把国都设立在了南京,所以还是没有在北京建外城的必要。

《京门九衢图》-老北京城门资料用图。北京内城是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修建,1368年把北面城墙缩进五里,1419年把原来的南面城墙往南推展了一里多,这就是现在北京内城的样子,北京外城则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修建。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虽然朱棣把国都迁到了北京,但是那正是明朝风光、强盛的年代。这位朱棣还经常的主动出击,根据历史记载,从永乐八年(1410年)至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亲自率领军队北征的就达5次之多,而且每次都是大获全胜。朱棣是在北征得胜,班师回朝途中因病去世的,死在了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所以在这种形势下,也没有建外城的必要。

但是后来的一百多年里,明朝政府内部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什么问题呢?首先是忠于朝廷,专心治理国家的忠臣良将少了,与此同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官员多了,包括皇上也有了这种现象,这就使国家的军事实力逐渐降低了,有了被动挨打的可能。

北京永定门,是明清北京外城城墙的正门,位于北京中轴线上,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

本来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成祖朱棣,都认为只有“无淫于逸”,“娱乐有度”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才能强大。所以他们是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不但对自己严格要求,而且对皇子皇孙也是这么教育,避免他们沉溺于吃喝玩乐。甚至对全国的老百姓都有这类的要求,明成祖朱棣就向社会上发布过很多娱乐方面的禁令,希望老百姓也能树立起节制娱乐的观念。

天下太平,皇上平时不娱乐,都做什么呢?朱棣有办法,他把战争时候的军事活动变换方式,运用到了日常的生活领域。例如把骑马打仗演变为巡游狩猎和骑马射柳的比赛以及骑马击球的比赛。

明成祖朱棣安排的巡游可不是坐着轿子在城里转一圈,而是无论文官武将,一律骑马,出去一趟也许三、五天,也许十天半月,既要走平坦的阳关大道,也要上山下沟,有时候和打仗时候的急行军差不多。

狩猎就更近似于打仗,既有埋伏,也有追击,刀枪并举、弓弩齐发,真不亚于作战演习。再说骑马射柳和骑马击球这都是朝廷在每年的端午节等各个节日必要举行的大型游艺活动,这些活动是具有比赛的性质的,获胜者将得到皇帝的嘉奖,所以军队中的大部分士兵,在平时就通过锻炼来强壮身体,苦练射箭等各种技能、本领,为的就是要在比赛的时候夺冠,得到皇帝的奖赏和所有人的另眼看待。

朱棣通过这些活动来锻炼士兵,训练军队,这些安排是深谋远虑的,也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

左安门。喜仁龙摄

还有什么呢?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在娱乐方面都喜欢下围棋,这是有历史记载的。为什么朱元璋和朱棣都喜欢下围棋呢?在和平年代,皇上一般很少再调兵遣将,更别说朝廷的其他大臣了,朱元璋、朱棣为了锻炼文臣武将排兵布阵的能力,就在朝廷里提倡、推广下围棋,让大家把兵书战册里的计谋、战例运用到下围棋上来,把战争中的进攻、防守、搏杀、策应都转化成了对围棋的争夺。他们是把下围棋作为锻炼和保持率兵打仗能力的一个方法,按现在的话来说,这也算是寓教于乐吧。

总的来说,朱元璋、朱棣的思路是正确的,效果是显著的,不但在他们的执政时期大明的江山稳固,而且正因为朱棣有了对于国家管理、军队管理的手段并把这些经验,通过传、帮、带,用在了对于他的孙子朱瞻基的教育、培养上,就使朱瞻基从小养成了坚忍不拔、勇敢、刚毅的性格。

朱瞻基当了宣德皇帝之后,他在管理国家的思路、手段上确实在模仿、继承他的爷爷,他时刻思考国家大事,从不贪图安逸享受,这也就在历史上出现了著名的“仁宣之治”。

朱瞻基

在宣德年间,蒙古人也曾多次侵扰大明的疆土,但是都被明朝的守军给击败了。例如在宣德三年(1428),蒙古的兀良哈三卫(简称兀良哈),越过山海关,大肆抢夺物资,欺扰百姓。九月份,明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带领明军出喜峰口,在宽河一带与兀良哈之军激战。明宣宗于阵前亲自张弓,接连射死三名敌将。随即,明军两翼并进,大破三卫军,展现了“仁宣之治”期间的国力,打出了大明的国威。

当然,能够出现“仁宣之治”,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当时在朝廷真正执掌大权的是朱瞻基的母亲张太后,张太后没有任人唯亲,而是任人唯贤,重用栋梁之材。文官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普))还有蹇(减)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于谦、周忱(晨),同时张太后看到了宦官王振的人品有问题,所以一直对王振保持着警惕,有效地打击了王振及其同伙,使得王振在朱瞻基当皇帝期间没干成一件坏事。

朱瞻基真是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可惜命短,27岁当皇上,才37岁就挂了,还没有来得及完全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也没有来得及培养接班人。朱瞻基英年早逝,他的儿子还不足8周岁的朱祁镇继承了皇位改年号为正统。

屋漏偏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小皇帝还不怎么懂事,而认真辅佐皇上的忠臣们又陆续去世了,正统五年,杨荣去世;正统八年,张太皇太后驾崩;正统九年,杨士奇去世;正统十一年,杨溥去世。随着三杨去世,张太皇太后的驾崩,宦官专权问题,开始显现,后来逐渐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在明朝初期,有重用宦官的现象,例如永乐年间朱棣皇上重用太监郑和,还包括正统年间重用太监阮安,但是这都是重用他们的才能,并没有出现宠信宦官、宦官专权问题,可是自从正统八年,张太皇太后驾崩之后, 一肚子坏水的宦官王振就开始兴风作浪了。

在正统皇帝朱祁镇还很小,还不是皇上的时候,王振就哄着宠着这位太子,被朱祁镇亲切的称为王伴伴。正统十年,王振已经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了,英宗对他是言听计从。一时间王振权倾朝野,勾结内外官僚,作威作福。

这就直接导致了土木堡之变朱祁镇皇上被擒,这也标志着明朝的统治在正统十年之后,开始走下坡路。在后来明朝统治的年代里,即使有的皇帝,属于热血青年,有一股安邦定国的雄心壮志,也没能够扭转国家衰败的颓势。

朱祁镇

比如弘治皇帝朱佑樘(撑),那在历史上得到的评价是相当高的,说他:铲除奸佞,重用贤良,待臣宽厚,严管宦官,废除苛法,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力求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等等。在他的领导、管理下,弘治朝还真出现了: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现象。被史家称为"弘治中兴",但是由于弘治皇帝朱佑樘(撑)也是英年早逝,35岁就挂了,所以短暂的"弘治中兴"就此中断,明朝继续朝下坡路走了下去。

刚才说到土木堡之变,正统皇帝朱祁镇被擒是怎么回事呢?下期接着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2 21:48 , Processed in 1.084719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