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中国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好日子,民间称之为乞巧节。殊不知京城里有些风物景观与牛郎织女的传说颇有渊源:在天安门东侧菖蒲河上有座“牛郎桥”,西侧南长街有个“织女桥东河沿”,而颐和园昆明湖东侧有铜牛、西侧有耕织图。那么,这些景观与“七夕”有什么关系?背后又有哪些趣闻典故呢? 北京文艺广播《打开文化之门》主持人米夏,邀请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王锐英,和您聊聊北京中轴线上的爱情故事。 牛郎桥和织女桥 牛郎织女如何相会呢?古人专门“想出”了一座桥梁,这就是“鹊桥”。鹊桥是一座桥,不是分为牛郎、织女两座桥的。可是天安门东西两侧就各有一座牛郎桥、织女桥。 大明朝永乐年间修建北京城时,在天安门前挖了一条金水河,而金水桥东西两侧的南池子和南长街旁又各建了一座小桥,分别命名为牛郎桥和织女桥。传说永乐皇帝朱棣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将皇宫比做天宫,将承天门前的金水河比作天河,将金水桥视为“鹊桥”,而承天门两侧自然要建“牛郎”和“织女”桥了,永乐皇帝每年会带着后妃们在七夕节之夜,来到金水桥旁观星游乐,并令嫔妃们在金水河里放灯,说是为牛郎织女相会引路,所以民间有“御河桥畔看河灯”之说。 当然,只是传说而已。皇帝放着皇宫和西苑三海的美丽景致不看、不筹划怎么设计个好看的鹊桥出来,却把金水桥当作鹊桥,再搞出牛郎桥和织女桥,“银河”上一下子冒出三座鹊桥,显然不合理。那么还有什么缘由呢? 牛郎桥、织女桥首见于北京地图即清《乾隆十五年京师全图》(1750年)之中。牛郎桥绘制在皇城东侧南池子券门内的菖蒲河上,即外金水河,南北向石台木板梁桥。织女桥绘制在故宫西侧南长街南端、自南海所出东流的织女河上,也是外金水河,南北向单券拱桥,东侧为社稷坛(今中山公园)。特别注意:织女桥上标注的文字为“鹊桥”二字。 综合《京师坊巷志稿》《日下旧闻考》等信息,织女桥的设置源于礼仪,更可能源于天上的织女星方位;而牛郎桥则为了与织女桥相配,同时源于上天的牵牛星位置。当牵牛和织女一东一西分布在银河两侧时,中间还有一颗星即天津四,西方的天鹅座。这些要素汇总一起,严丝合缝地表达了这样的信念,天上有银河,地上有金水河,天津桥即金水桥居中,天津四两边有牵牛(河鼓二)、织女(织女一),所以金水桥两边就要有牛郎桥、织女桥,织女星在天上偏北,织女桥在地上也稍偏北;牵牛星偏南,故牛郎桥也偏南。这完全是中轴线“象天设都”的一种表现,象天设都,即寻求“象征物”(建筑物,乃至建筑群)与“存在物”(想象中的天体世界)的物物相对。所以牛郎桥、织女桥表现的是夏季星空大三角,也是七夕夜星空的良宵美景。 夏季大三角 历史记载织女桥是略有弧度的拱券石桥,桥大约南北走向,桥下的水是从西北向东南流向,桥面呈长菱形的斜方桥。桥头岸旁原有两株枝繁叶茂的老槐树,树干直径一米多,其树龄在五百年以上。 1918年,将织女桥改建为三孔石桥,长17.2米,宽17.66米。1951年,织女河改为暗河,织女桥被埋入地下;1970年被拆除,只留有地名“织女桥东河沿”。 1913年,打通了南池子大街,把牛郎桥改造为石拱桥。20世纪六十年代菖蒲河也被改为暗河,牛郎桥被填埋。2002年恢复河道水面,建设菖蒲河公园,新建木桥、平桥、拱桥(飞虹桥)、曲桥共四座,只有最靠近南池子大街南口处的桥比较接近历史上的牛郎桥。 真正的鹊桥——周桥 其实有关爱情的桥梁,中轴线上正中央曾经有一座——元大都的周桥,因为源于周文王娶亲的周桥,才是那座真正的鹊桥,推测其位于今端门附近。 周文王娶妻,语出《大雅·大明》: 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如果把周桥和牛郎桥、织女桥联系起来,比较接近夏夜大三角星象格局,中间的天津桥应该是位于故宫太和门广场的内金水桥。由此推测围绕中轴线的牛郎织女意象大致形成于明代,与朱棣可能真有关系。 颐和园——再现牛郎织女景观 另外,北京表现牛郎织女景观的还有颐和园,也就是天安门金水河上上游的昆明湖,东岸有铜牛、西岸有耕织图,这也是农耕文明中男耕女织的巧妙意象营造。 颐和园平面图 《颐和园史话》中评价铜牛与耕织图二景为“镇水、重农和造园艺术三结合”的造景艺术杰作,没有提到爱情。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清漪园时,铜牛身上的金箔被毁坏,后得以修复,而“耕织图”被夷为废墟,慈禧重修颐和园时未能恢复,而在此修了水操学堂。直到2004年才重修重现“耕织图”景观。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29 , Processed in 1.30637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