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处古迹特别是古建筑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饱经沧桑。其中自然因素有火灾、水灾、风灾、地震等。人为因素则更为错综复杂,比较极端的有佛教建筑经历的数次灭佛兴佛;即使比较平和的年代,历朝历代也会出于自身的考虑,对不同古迹的重视程度有所差异。因此很多古迹都经历过数度兴废。这一点在山西的古迹中尤为突出。 很多山西古迹包含了各个年代的单体古建,甚至在同一单体古建中留下了不同年代维修的痕迹。这种现象说明我们应该以动态的观察方式去看待古迹,分析其历史发展过程。同样,位于西斜街的显应观就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发展过程,从明代规模较大很受重视的敕赐道观,逐渐演变为民国初年的太监居所,进而成为边界四至不清的大杂院。下文将着重介绍显应观的历史沿革,并就古建的规模、格局、和四至范围谈谈个人看法。 ◼ 显应观的历史沿革 显应观位于西斜街东南部,紧邻西单北大街(图1),它也被俗称为“玉皇阁”,不少老地图以此名标注(图2)。道观规模不小,涵盖了如今从58号至74号各院落的全部或局部,这一广泛区域。有关其四至范围将在后面探讨(图3)。正式资料显示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并在清乾隆和同治年间两度重修。有关这方面的记载从不同时期的碑记中都能找到。 道观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是官民合力的产物。那时此地的金水河故道(有关内容请看51集微博正文)还没有干枯,是一片沼泽。先有堪舆人士认为此处为京城龙脉所经之处,不宜裸露,应填埋为平地。进而有鲍姓道长梦中获灵感,应于此处建道观以供奉玉di,而且获得信众响应。填淤建观的举动惊动了嘉靖di,并获其肯定,敕赐显应观而得名。于是朝廷拨款和派官员监工,还批准可提高主要建筑的规制,采用大式做法。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同治十一年(1872)曾两次对显应观进行重修,并增建部分房屋。另外宣统三年(1911)碑文记载过一次修缮过程,究竟指的是同治年间的那次还是另有修缮,还需要进一步分析。民国初年清逊帝出宫后,这里成了安置出宫太监的居所。此后道观逐渐沦为民居。 ◼ 显应观的建筑格局 ● 资料记载中的显应观。显应观院落坐北朝南,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应该是四进院落。由南至北依次有:照壁、山门殿(无存);一进院的前殿、钟鼓楼(无存)、旗杆;二进院的中殿、东西配殿;三进院的玉皇阁、东西配殿均已拆除,位置就在72号院北侧后建的住宅楼处。玉皇阁为二层楼阁。另据老住户描述,三进院玉皇阁以北还有狭长院落。介绍东西跨院的资料较少,推测应该是道观的管理用房和道士的居所等。后来出宫的太监很可能也居住在东西跨院。 ● 显应观遗存。道观遗存主要集中在西斜街72号院(上述二进院落)及附近区域。主要有: ◾️ 影壁,已经成为民居的外墙。 ◾️ 前殿和后殿,均为带斗拱的大式建筑(图4、5),依稀可见彩绘和被损毁的斗拱(图6、7)。 ◾️ 中殿的东西配殿(图8、9)。 ◾️ 二进院中殿东西配殿南侧通往东西跨院的门道(图10、11)。 ◾️ 东跨院房屋(图12)。 ◾️ 前殿南侧的抱杆石,高1.5米,水平截面0.75米见方,重量超过1.5吨(图13、14)。古建中夹杆石的作用有两种,旗杆基座和牌楼立柱的基座(图15、16)。据老住户介绍此夹杆石原有两个为旗杆基座,而且此石未经移动,是分析显应观四至范围的重要参照物。另外还有石香炉桌(图17)和埋藏于72院地下的石碑等文物。 ◼ 显应观的规模和四至范围 由于显应观久为民居,加建改建房屋众多,致使原道观四至范围模糊。不过根据历史资料和对现有遗存的测量分析,还是能大致还原其往日的规模(图3)。其南北长和东西宽均约100米。此分析为个人观点,敬请大家指正。 以下为本人实测的重要定位数据:影壁至南侧西斜街道路约13米,至北侧旗杆约15米;旗杆至前殿南檐墙约6米。二进院较开阔,院子南北净长约24米,东西净宽约19米。 图3为肚里有个杂货铺提供,图15、16源自网络。 原计划本篇还想谈谈个人对西斜街改造的看法,因篇幅所限只能改在下集。 有网友评论:同治和宣统年间都有修缮。李莲英从未在此道观居住过。我也认同此观点。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7 04:57 , Processed in 1.08224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