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简单说了一下东四头条至十条,应网友的要求、今儿来聊聊西四各条。西四的得名与东四一脉相承:皇城西边儿十字路口、四个方向建了四座牌楼,故名“西、四牌楼” (这才是正确叫法儿)。甚至有人将之简称为“四牌楼”,像我小时候还总能听到老人这么说:“您干吗去呀?”“啊、我去趟四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后来牌楼没有了,就慢慢把牌楼省略了,变成西四、东四了。 众所周知,西四的条没有东四多,东四一共十四条、西四只有八条,但西四的条多了个“北”字。西四北头条东起西四北大街、西至赵登禹路,明代称驴肉胡同,属鸣玉坊。清代划为正红旗地界,1911年谐音为礼路胡同;后因其为西四北大街路西平行排列的数条胡同中、由南向北数的第一条胡同,故此在1965年整顿地名儿时改为今称,并将南井儿胡同并入。和珅的祖宅就在此胡同中(他发迹之后才在什刹海边儿上盖豪宅,即今恭王府,赶明儿咱再细聊),解放后多为普通民宅,无甚重要单位。 西四北二条起止与明清属地同头条,明代称西帅府胡同。不过这个帅府不是真的元帅府,因为它是皇帝建的。明武宗正德皇帝酷爱打仗,南征时自封为威武大将军、太师镇国公,并在此设立大帅府;而皇帝根本不可能到此办公,因此帅府徒有其名。后人讹传为西元帅府,故称此街为西帅府胡同。清代称帅府胡同,雍正、乾隆初期的重臣鄂尔泰在此居住。1965年改作今称,西城烟酒公司、糖业烟酒公司西城分公司、茶叶总公司西城分公司等单位在此胡同。58号为北京四十一中,民国时为萃文、萃真教会学校校址;1921年,教育家、历史学家陈垣(后来当过北师大校长)创办的平民学校由育幼胡同迁到此处。 西四北三条:起止与明清属地同上,明朝称箔子胡同,清代讹传为雹子胡同、报子胡同,1965年定今名。39号为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故居,11号和19号四合院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号为明代隆长寺旧址,山门、残殿尚存。解放后西城教育局、劳动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单位选址于此胡同。 西四北四条:起止与明清属地同上,明代叫熟皮胡同,因有熟皮作坊而得名,这项工艺产生的气味难闻,故又称臭皮胡同。清末光绪年间,八旗学校“正红旗官学”由阜成门内迁到报子胡同,今已改为西四北四条小学。1911年雅化为受壁胡同,1965年改为现名。其内曾有北京自来水公司劳动服务公司等单位,余为平房住宅。 西四北五条:起止与明清属地同上,明代称石老娘胡同,因石姓稳婆住在此地而得名(注:稳婆即产婆,俗称接生婆,为古代三姑六婆之一,常由年长妇女担任,被人们尊称为老娘)。清朝沿称,1965年定今名。西城区教育学会、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西城离退休老教师协会、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等单位(曾)位于此胡同。 西四北六条:起止与明清属地同上。明朝叫燕山卫胡同,皇家亲军二十六卫中的“燕山前卫”衙署位于此处、故名。清代演变为卫衣胡同、卫儿胡同、魏儿胡同,1911年为与南草厂街东侧的魏儿胡同相区分,故此改称南魏胡同(那条改为北魏胡同)、亦写作南卫胡同。23号四合院保存完好,为市级文化保护单位;胡同内曾建西城婴幼儿保教实验院、西城区电化教育馆等单位。 西四北七条:起止与明清属地同上。明朝称为泰宁侯胡同,因为泰宁侯陈珪的府第位于此巷,陈珪的后代子孙有十三人承袭此爵位,九代十三侯均居住在这里。清代为避宣宗、即道光旻宁的圣讳,改称泰安侯胡同、或太安侯胡同。解放后西城图书馆建在七条,后搬走,1965年改作今名儿。 西四北八条:起止与明清属地同上。明朝时此胡同内也有一座侯爵府,为武安侯郑亨的家,故称武安侯胡同。清代讹传为五王侯胡同,1911年又演变为武王侯胡同,1965年改称西四北八条。胡同内(曾)有燕京造纸厂、石油化工科研装备服务公司、北京造纸包装工业研究所等单位,余为平房住宅。实际西四各条、几乎每一个单拿出来都值得讲一讲,所以今天依旧是“浅谈”而已。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06 , Processed in 1.10488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